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眼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年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赵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翌年3月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2.
斑鞘豆叶甲Pagria signata Motschulsky危害白三叶草等多种豆科植物,近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绿地、草坪猖獗成灾。一年发生2代,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成虫食叶为害。8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这代幼虫危害至秋后在土中越冬。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敌杀死5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斑鞘豆叶甲PagriasignataMotschulsky危害白三叶草等多种豆科植物,近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绿地、草坪猖獗成灾,一年发生2代,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成虫食叶为害。8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这代幼虫危害至秋后在土中越冬。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故杀死5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枣镰翅小卷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相似文献   

5.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 bijugus 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64.8头  相似文献   

7.
蓝墨天牛生物学及危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墨天牛(Monochmus guerryi Pic)是板栗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禄劝县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成虫外出活动,行补充营养、交尾产卵。成虫选择树皮光滑、干径3~6cm的枝干刻槽产卵,一般每环产卵3~8粒。卵期30~35天,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交界处取食,随着虫龄的增大逐渐钻入木质部向上取食,幼早期最长,危害时间可达20个月之久。该虫危害与栗  相似文献   

8.
古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毒蛾为多种林木和果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在内蒙古赤峰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历期约9个月,第二代卵9天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历期;第一代20-25天。第二代23-27天,蛹历期、雌肾第一代4-010天,第二代3-6;雄肾第一代40天,第二代8-10天。成虫寿命:雌成虫4-15天,雄成虫4-5天。卵产在成虫羽化后的茧壳上面。该虫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无滞育现象,用敌敌畏,苦参素、敌杀死  相似文献   

9.
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Graeser)]在陕西关中平原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7~8月为危害盛期,10月上、中旬化蛹越冬。选用灭幼脲Ⅲ2000倍液防治第2、3代功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11.
昆虫病原线虫11个品系对星天牛控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该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科的Steinernema属10个品系和异杆线虫科的Heterorhabditis属1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的试验结果。通过11个线虫品系对星天牛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 Beijing和S.carpocapsae M.K.为最佳品系,能寄和事,老龄幼虫,蛹及成虫,4-6天幼虫死亡率可达94.4%-100%。  相似文献   

12.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 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3.
樗蚕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生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  相似文献   

14.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5.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主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这一关键期。  相似文献   

16.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flavomarginataMaa危害马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ukutaiMiwaetSonan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germani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7.5%-58.7%,福建省惠安1年3-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5月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生活史,活习性等进行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18.
红云翅斑螟Salebriasemirubela(Scpoli)在鲁东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以幼虫危害柳梢,幼虫一生共转移危害3~4次,取食叶片60~80片。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用25%灭幼脲Ⅲ号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20.
蛞蝓叶蜂Caliroaannulipes(Klug)在浙江西南1年发生3~4代,以预蛹越冬。第1、2代成虫分别于当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上旬出现。幼虫食害栎属树叶,对苗木及幼树可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