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09,(12):41-41
<正>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枣树的裂果病导致的枣果浆烂日趋严重,给枣农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河北省林科院科研人员针对枣树裂果病严重的现状,经过10年的刻苦攻关,选育出了  相似文献   

2.
新郑的人工枣林约1.33万公顷,位于郑州市东部,背靠黄河,处以豫西丘陵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枣区年产鲜枣2000万公斤,产蜂蜜100余万公斤,是我国北方有名的红枣产区之一。悠久的栽培历史,培育出甘甜似蜜的新郑枣,有三十多个品种,所产灰枣、鸡心枣以果脆肉厚,核小皮薄,甘甜致密,适于干制而驰名。新郑枣区的人工枣林何时形成?众说纷云。考古学家以枣核的发现,推断该地枣树源远于8000年  相似文献   

3.
<正> 枣锈病俗称“枣雾”,是红枣的主要病害。我国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产枣区发生均很普遍。它主要为害叶片,能引起爆发性的早期落叶落果,常因此病使红枣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如年产枣3,000万斤的河南省内黄枣区,1970年、1976年和1977年都因枣锈病造成严重减产,仅收红枣300—400万斤,且绝大部份为等外枣,严重地影响着国家收购任务和枣  相似文献   

4.
<正> 新郑枣区地处中原,有枣林约18万亩,枣树近360万株。此地栽枣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株,株行距多为4×8米,南北行向占80%,主栽品种为灰枣、鸡心枣,树龄有90—150年生。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结果。新郑红枣,久负盛名,大量出口,誉扬海外。历史最高年产枣量,仅新郑县就达1,000万公斤,1986年为750万公斤。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相差很大。集约和粗放管理的枣树,株产可相差8倍。现将管理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利枣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5.
<正>枣树在盐山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红枣种植面积目前已达24933.4hm2,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85%以上,品种以金丝小枣为主,年产量3万kg。自2007年以来,红枣进入白熟期后的连续降雨,再加上枣农管理技术缺乏及主栽品种结构单一,使盐山县的红枣遭遇巨大的裂果危害,裂果率达60%以上,给枣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  相似文献   

6.
人工炕枣可以避免红枣浆烂,具有省工、省时、投资少、速度快、质量高等优点,并兼有杀死桃小食心虫的作用。特别是利用闲置民房改装成的小炕房,既经济实用,又简便易行,使用过后再稍加拆除仍然可以作为民房使用。该技术符合农村实际,深受广大枣农的欢迎,近年来在广大枣区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蛋枣是驰名中外的枣树良种,品质居红枣首位,目前产量与供求差距很大。尤其近几年蜜枣大量出口,多创外汇,已促使溆浦县发展鸡蛋枣基地3.5万亩,分布13个乡。这些树大部为幼树,结果的只有1.87万亩,年产鲜枣850万公斤,平均亩产只413公斤。而1979—1987年在各地调查中发现,产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和立地条件有关外,主要是缺乏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为了提高鸡蛋枣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大湾乡牛角冲村建立了速  相似文献   

8.
笔者针对枣裂果原因,提出了选育和推广抗裂果枣树品种、增加鲜食枣品种比重、采用枣树防雨设施栽培技术、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增强枣树抗裂果性、喷施药剂、推广红枣快速烘干和保鲜技术、确定合理的采收时期、裂果枣的深加工应用技术8项枣树防裂果技术,以期为减少枣树裂果、增加枣树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枣裂果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中国主要的果树树种,裂果是枣树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经常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严重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笔者通过查阅与枣裂果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枣裂果的原因、部位、时期、方式和裂果率,综述了枣果的形态特征、遗传因素、组织结构、生理特性和矿质元素等影响因子与裂果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枣裂果机理和防治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雪枣是近几年才发现的枣树珍稀变异品种。大雪枣采用无性繁殖,一_般的育苗方法为利用普通枣树或野生酸枣为砧本进行嫁接,另外也可用组织_培养(包括脱毒技术)进行_育苗。由于组织培养技术要求比较高,投资较大,一般农户没有条件。所以,培育大雪枣砧术进行嫁接是大雪枣育苗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嫁接大雪枣用的砧木可采用普通枣树苗或野生酸枣苗,现介绍其培育方法:1普通枣苗的培育有种植经验的枣农都知道,由于枣树种子发育差,并且繁育后大多数表现比母本差,一般不用普通枣的种子繁育砧木,而采用断根法繁育根蘖苗,但此种方…  相似文献   

11.
金丝小枣是沧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小枣栽培面积已达10多万公顷,产量达到3.6亿kg,小枣产业已成为枣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然而,自2004年以来,在小枣成熟、采摘、晒晾期间,沧州市连续几年出现阴雨天气,造成小枣不同程度的浆烂。尤其是2007年,自9月26日后的十多天,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给小枣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灾害,小枣浆烂率达到8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枣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切实提高沧州市小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红枣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对灾情及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对今后的枣业发展思路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沧州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近几年红枣采收期常遇恶劣天气,采收后在自然晾晒过程中,枣果大量霉烂,严重影响枣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建成了"两炉一囱回火升温式"红枣烘干房,应用这一技术,可以经济高效的提高红枣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枣业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既美味可口,又可入药,还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枣树适应性很强,分布很广。我国栽培面积约700万亩,年产鲜枣约8亿公斤。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5省,其枣产量占全国枣总产量的90%左右。 我国有几百种枣树品种,目前主要栽培的名贵品种有:山东省的金丝小枣,河南的灰枣、鸡心枣,山西的稷山板枣,陕西的木枣、油枣等,这些构成我国枣树发展的主导品种。目前栽培的主要方式是枣粮间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榆林市佳县红枣产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佳县70%的枣园处于撂荒状态;红枣单产低、残次枣多,价格低廉;病虫危害严重;已出现个别枣农砍伐枣树改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林的现象。通过分析红枣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红枣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省是全国红枣生产区之一,陕北老区又是我省红枣重要产地。全省有枣树62.78万亩,年产鲜枣5179.4万公斤,陕北老区就有枣树44.0万亩,占全省枣树面积70%以上,年产红枣3630万公斤。枣树在陕北老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洛河、无定河沿岸,以黄河沿岸为最多。以现有分布范围来看,除定边、吴旗外,其余各县均有枣树生长。其中清涧,绥德、佳县、吴堡、延长、延川等县,是我省和陕北老区产红枣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6.
金丝王枣是我市的特色优势品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由于金丝王枣在进入成熟期后,遇雨极易发生裂果腐烂,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裂果病防治,是提高金丝王枣质量、枣农增收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7,(3):31-31
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品种达700多种,分布很广。目前,枣树栽培在全国有700多万亩,其中秦、晋、豫、冀、鲁五大枣区栽培的枣树占总面积的90%。全国栽培的主导枣树品种为制干和加工品种,鲜食型较少。枣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又可人药,枣果的食疗保健功能世人皆知。枣果还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据有关资料介绍,2000年全国枣果总产约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8%。除韩国仅有1.5万亩枣树规模栽培和总产2万吨枣果外,我国几乎是独家生产供应出口国。我国原枣及加工品年出口量9000吨左右,仅占总产量的2%,其中原枣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枣树裂果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红枣裂果问题十分严重。笔者从选育枣树抗裂品种方面介绍了枣树的防裂措施,从灌溉、施肥、套袋、整形修剪4方面介绍了枣树综合栽培防裂措施,从喷施营养液、外源激素、液体保护膜3方面介绍了枣果实防裂试剂的研究,最后介绍了枣树避雨栽培防裂技术,旨在为防治枣树裂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位于黄河沿岸的素达干村.是临县红枣重点产区之一。全村1300口人,耕地3000多亩.现有枣树9000余株,94年以前总产量一直徘徊在9万公斤以下,且属闻名全省的蛆枣窝。由于蛆枣率高达80%以上,使这里的红枣不仅价格低而且拿到市场上卖不出去,枣农守着摇钱树受贫穷。去年4月上旬.吕梁地区红枣综合管理技术现场会在临县召开.会上地委副书记张陆绪、行署副专员郝有亮一致指出:“索达于蛆枣闻名全省全国是吕梁枣区的莫大耻辱,根除不了索达干的蛆枣也是林业部门的失职。”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地、县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来到索达干乡.全面调查了蛆枣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后.分析造成虫果率高的根源为两条:一是缺乏统的功能;二是不搞综合防治。达到共识后决定.以乡政府为首组织人力、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药品、  相似文献   

20.
铃铛枣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枣树嫁接技术进行铃铛枣坐地砧嫁接建园,并应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嫁接苗年高生长节律。分析表明铃铛枣嫁接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一快一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速生期长达45d,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78%。辽西枣区枣农可依此规律抓准生长点,适时安排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嫁接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