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正逐步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对许多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即使是一些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通过人工调控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2.
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江黄颡鱼。俗称嘎子、呀子、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等。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水系,是长江和珠江及其支流的重要经济鱼类。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1998年开展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1999年人工繁殖获得初步成功,以后该鱼的人工繁殖地点和规模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大力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并使黄颡鱼成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解决苗种依靠外调的被动局面,我们于2003年-2004年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项目,200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4年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现将2年来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大力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并使黄颡鱼成为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解决苗种依靠外调的被动局面,我们于2003年~2004年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项目,200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4年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现将2年来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云 《内陆水产》2001,26(4):19-19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分类学上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为我国江河常见的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肌间细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不少地区一些养殖户对黄颡鱼的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是市场前景甚好,二是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但因其天然苗种来源不足,制约着生产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亲鱼收集和培育 1.1亲鱼收集 初次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亲鱼可从农贸市场收集,时间应在头年冬季。选…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属小型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的捕捞,天然产量逐年减少。而市场需求却在增加,这极大地刺激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黄颡鱼的苗种生产已由采捕天然苗种向全人工繁殖过渡,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日趋成熟,针对这一养殖现状,通过对选择优质亲本,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生长快速、抗病、味美、安全的转基因黄颡鱼新品种,对提高黄颡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嘎牙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目前市场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但由于酷捕滥捞、水质污染等原因,其资源量日趋下降,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开始受到重视。但由于黄颡鱼苗种供应的严重不足,制约了黄颡鱼人工养殖的发展。为了解决黄颡鱼人工养殖的苗种问题,我们于2000年6月至7月,在肇东市合居乡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也称嘎牙子,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近年来,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黄颡鱼鱼苗培育是黄颡鱼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技术要求要高于常规鱼类。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2005,30(4):45-46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售价高而坚挺。但由于野生数量有限,人工养殖也还主要局限于池塘套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攻克,苗种供应有了初步保障.特别是常规鱼类的市场价格剧下滑.养殖利润逐渐趋于微利,从而使价格相对较高的黄颡鱼养殖逐步兴起,池塘主养、网箱养殖黄颡鱼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河北省黄颡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黄颡鱼产业发展.2009年4月10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石家庄举办了黄颡鱼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大连水产学院赵兴文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种类.其肉嫩味鲜无细刺,深受消费者欢迎,并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具有广阔的人工养殖前景.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1999~2001年,我们连续三年从长江收集野生瓦氏黄颡鱼作亲本,繁殖出大批苗种供推广养殖;2002年,首次用自繁自育的二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了全人工繁殖初步研究;2003~2004年,继续用这批亲鱼在三个基地进行人工繁殖,不断研究完善全人工繁殖技术,现将近两年的繁殖生产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颡隶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20世纪末我国将黄颡作为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进行推广,许多学者在黄颡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突破了黄颡人工繁殖的难题,实现了黄颡全价人工饲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俗称嘎鱼,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在我国淡水水域广有分布.我国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成鱼养殖工作,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特别是1~3cm阶段死亡率相当高,是黄颡鱼养殖死谷,成为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关专家普遍认为该阶段是黄颡鱼的食性转化阶段,死亡原因是因为过渡饵料和过渡方法不当所致,但始终无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许多水产工作者一直在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6.
孔雀鱼的友好邻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王卫民[1]报道了黄颡鱼规模人工繁殖后,南北各地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报道相继涌现[2~6]],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开始走向生产,其中尤以张国强等[4]繁殖工作较详细,以后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得以普遍展开[7、8].我们也曾连年进行了大规模繁殖及苗种培育生产,综合上述文献及自身工作,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优良养殖品种,可在全国大部分内陆水域推广养殖。近年来,由于江河天然捕捞逐年减少,因此开展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菌种培育研究意义尤其重要。我县地处长江边上,亲鱼来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近两年来对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反复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总结了黄颡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山东一带土名又称嘎牙。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为小型底栖鱼类。它易养殖、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自然苗种短缺,养殖面积、产量日渐减少。因此,开展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的研究,对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侯勤成 《水产养殖》2010,31(7):20-20
<正>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一般在3×667 m~3~5×667 m~2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ndobagrusfulidraco)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经济鱼类,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以及食性范围广、适应性较强等诸多特点,适合于我国广大地区推广养殖。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00年开始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初步获得成功。2001年取得了技术上的较大突破,并进行了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地点及条件1.1地点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名特苗种繁殖场(原河蟹育苗厂房内)。1.2时间2002年4月20日(提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