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小鹿 《河北农业》2013,(11):22-22
目前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不少菇农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促进发菌、过早撑袋等,急于取得收益。针对这些误区,本文进行了粗浅解析,望对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栽培香菇过程中,菇农经常发现一些香菇出菇异常,香菇菌筒长出的不是香菇,而是长出有柄无盖的“假”香菇,“假菇”的发生有不少菇农误认为是菌种质量问题或是菌种型号出错所致,放弃了对菌筒的管理,有的甚至把菌筒当作废料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菇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本人就香菇“假菇”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为广大菇农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武乡县食用菌产业起步较晚,2012年开始种植双孢蘑菇,2013年至2015年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建有双孢蘑菇棚500栋,其中韩北乡40栋,蟠龙乡100栋,监漳乡50栋,贾豁乡40栋,故县乡70栋,丰州镇140栋,石北乡30栋,故城镇30栋,栽培面积达15万平方米,能解决15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内双孢蘑菇栽培棚都为简易季节性菇棚,所用原料主要为玉米芯、牛粪,菌种多在外地购买,聘请外地技术员。2015年秋季大量出菇期菇价下跌,再加上技术问题,大部分菇农收入未达预期目标。2016年大量菇农弃种,只有80栋棚进行了种植,而且由于信心不足而带来技术与精力投入不足,有三分之一的菇农亏损,三分之一的菇农持平,三分之一的菇农盈利。  相似文献   

4.
元旦前后连续接到河北、江苏、广西以及山东的德州、聊城、荷泽、潍坊等地菇农的咨询电话,反映他们种植的蘑菇出了问题,多次用药仍不能奏效。经仔细了解,大部分属于生理性原因。因此,提醒菇农,  相似文献   

5.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许多地方的菇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以下九种土法施肥,会有很好的增产效果,请广大菇农在实践中不妨选用。  相似文献   

6.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蘑菇产量是菇农增收的关键。福建省龙海市菇农利用种草菇后的废草料代替新鲜稻草栽培蘑菇,不仅可以降低蘑菇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该项技术在龙海市已推广多年,每年栽培面积都在20万平方米以上。现将具体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菇农的技术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菇农的生产效率,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0省(市)700份菇农的微观调查数据,从菇农家庭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食用菌种植过程中,菇农的资本禀赋、人力资源禀赋和物质禀赋以及技术认知对菇农制棒出菇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1)71.43%的菇农采用自行制棒出菇的生产模式,可见自行制棒出菇仍是当下菇农主要的生产方式。但大规模菇农购买专业菌棒的比例更高。(2)农户家庭资源禀赋中的家庭年收入、受教育年限、专业技能以及交通条件均对菇农制棒出菇方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技术认知中技术适用性和技术有效性对菇农专业制棒出菇方式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不同规模农户制棒出菇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均存在差异,不同规模菇农家庭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的差异是导致制棒出菇选择偏向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大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支持与投入以及对菇农的教育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菇农食用菌种植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每年的春节后约15~30天左右一段时间内,各种食用菌价格均偏低,一般年份只是成本价水平,但为了不让鲜菇烂在家里,菇农大多选择低价“出手”,个别年份甚至不及成本价的50%,令人心痛。为了帮助菇农解决该问题,我们将于近期连续刊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曹德宾同志关于食用菌加工增值的实用技术文章.希望能对菇农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广东一些草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草菇周年生产的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产品销售管理比较规范,其经验值得借鉴。现将广东菇农的草菇快速栽培新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技术,本地菇农称为“通天接”。该项技术由于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男女老幼皆宜,省时省工,改变了传统接种方式接种慢、毒副作用大、成活率低等缺点,普遍被广大菇农朋友所欢迎,是食用菌接种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1.
王志军 《新农业》2011,(2):54-54
食用菌生产中,有些农户出现接种后菌丝发育缓慢,杂菌感染率高,成品率低,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有人误以为是菌种质量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本地区菇农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菇农忽视了pH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菇农在春季和夏初种植平菇时所用的原材料,不少是去年留下来的,时常带有螨类。螨类取食平菇菌丝和子实体,造成平菇减产,严重者失收。目前气温逐渐回升,非常适合螨类生长发育,繁殖加快,菇农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3.
竹荪是我市食用菌创收的主要菌类之一,每年5月下旬暴雨洪涝天气常给我市竹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大量的病原菌及害虫滋生,菇农纷纷电询有关防治技术,现将水灾后竹荪地常易发生的病原菌:黏菌、烟灰菌,害虫:蛞蝓、白蚁、螨类等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平菇生产发展极其迅速,许多菇农先后向笔者提出了菌丝生长良好但不出菇、推迟出菇、长高脚菇等疑问。现笔者将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一、用的是不育菌种。食用菌菌种制备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然而有许多单位及菇农看到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有利可图,也办起了菌...  相似文献   

15.
袋栽香菇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广大菇农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在不少地方。产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本文对此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省食用菌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不少食用菌专业户,不少农民以此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菇户以赔钱而告终,由此带来了我省日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菇农栽培失败,不仅自己洗手不干,而且还影响周围人不敢干,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省食用菌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一个食用菌业户如何取得经济效益,并能发展壮大。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与生活经验,并同菇农广泛接触,总结了几条经验,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现向菇农朋友介绍几种巧治食用菌虫害的方法,供菇农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们时常听到菇农反映:种蘑菇效益不稳定,去年赚、今年赚,说不定明年就赔了。经过长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除了市场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菇农朋友的生产思路及其生产技术问题。比如,大部分人仍把食用菌生产看作是“冬季的副业”,基本模式就是“忙完三秋种蘑菇、  相似文献   

19.
射阳:协会服务为菇农 去年,江苏省射阳县食用菌总产量26万吨,总产值10亿元以上,菇农实现收入5.4亿元,户均纯收入4万~6万元。射阳县食朋菌产业的良好发展与该县食用菌协会所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10,(1):36-36
2009年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了一批种植食用菌用的机械,实现菇农了机械化种植食用菌。 汤城村有菇房800多座,种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是永春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村。一直以来,当地菇农都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