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稳产高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投喂 夏季水温在25℃~28℃时鱼群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这时进行强度投喂。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可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鱼类养殖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养殖稳产高产,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饲养夏季水温在20~28℃,特别是25~28℃之间时,鱼类生长最贬,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以保证实现高产。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鲜活贝类等动物饵料每天投喂一次。投饵数量可根据如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1)池鱼摄食情况。精饲料以投下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动物性饵料以下次投  相似文献   

3.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养殖高产,应注意以下事项。1.加强投喂夏季水温在20~28℃时,鱼群生长最旺,应进行强度投喂。一般每天投喂精饲料2次,青饲料1~2次,鲜活贝类1次。精饲料以投下后半小时内吃完,青饲料以当天吃完,贝类以下  相似文献   

4.
1.仔鱼的培育刚孵化出来的仔鱼在塑料大盆中依靠卵黄囊供给营养,3~4天后开始摄食水蚤及卤虫等浮游动物,所以,孵化出来4天的仔鱼开始投喂丰年虫,每天1~2次,每天换水一次,喂丰年虫后2~3天,即可把鱼苗放入培育池培育.  相似文献   

5.
夏季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肠炎病。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腹部胀大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肠道充血发红。防治方法:①每667m~2用韭菜2.5kg,切碎加食盐200g,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②每1kg 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30g或大蒜素0.02g、食盐2g,拌人饲料中配制成药饵,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③呋喃唑酮(痢特灵),每1kg 鱼每天用25~75mg,拌料投喂,连用10~15  相似文献   

6.
(续第2期第18页) 三、常见疾病防治 1.赤皮病该病一年四季发生,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症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全身,尾鳍、胸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并溃烂,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游动迟缓,不摄食,随后死亡.防治:①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有效氯30%)1克对水全池泼洒,4~6个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3克磨碎后开水浸泡);②每公斤鳅体重用诺氟沙星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③每公斤鳅体重用氟苯尼考粉或甲砜霉素粉5~15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④每公斤鳅体重用复方新诺明50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首次量加倍.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箱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初始体质量为(137±1)g的点带石斑鱼生长,食物利用及饲料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分别按每天4次(4.00 meal.d-1)、每天2次(2.00 meal.d-1)、每天1次(1,00meal.d-1)、2天1次(0.50 meal.d-1)和4天1次(0.25 meal.d-1)的频率投喂冰鲜杂鱼.结果表明:将投喂频率从0.25 meal.d-1增加到1.00 meal.d-1,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系数和饲料氮、磷排放量升高,但饲料氯、磷储积效率下降;将投喂频率从1.00 meal.d-1增加到4.00 meal.d-1,鱼摄食率,增质量,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和排放量无显著变化;改变投喂频率对条件系数、肝质量指数和鱼体组成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杂鱼饲养点带石斑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1.00 meal.d-1,在此投喂频率下,经过109 d生长后增质量可达253 g,饲料系数为1.1,饲料氮、磷储积效率分别为22%和24%,每kg鱼产量饲料氮、磷废物排放量分别为108 g和24 g.  相似文献   

8.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鱼的食欲渐趋旺盛.做好成鱼池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成鱼高产的重要环节.1注意投饵施肥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根据鱼的生理特点,春季成鱼池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的方法是先投喂精饲料,以后逐渐投喂人工栽培的青饲料和鲜嫩草.饲料要投喂在固定的食台上,每天上午投喂1次或上、下午各投喂1次.  相似文献   

9.
随着池养革胡鲶的迅猛发展,广大养殖户对革胡子鲶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养殖户对苗种的需求,现将有关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1.亲鱼选择雌雄亲鱼的主要区别是:雌鱼的外生殖突呈短圆形,后缘游离很小,常充血呈浅红色,泄殖孔位于生殖突的中央偏后处;雄鱼后缘游离度较大,生殖季节浅红色,泄殖孔位于最末端.   2.亲鱼培育在繁殖前1个月,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亲鱼进行强化培育.投喂按鱼粉10%、豆粕30%、酵母15%、麸皮25%、次粉10%加工而成的颗粒饲料.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为亲鱼总量的5%,每天冲水2次,每次1小时左右,每1~2周投喂1次新鲜的鸡肠子.   3.亲鱼催产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催产剂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释放激素(LRH-A2).每公斤雌亲鱼注射HCG剂量为1000国际单位 LRH-A22微克.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注射时间选择在下午4点左右,雌、雄配比为1∶1.   注射催产剂后将亲鱼放入消毒好的产卵池中,并采用微流水冲水刺激.采用消毒好的棕片作为卵巢,以防鱼卵粘在池底和池壁上.水温保持在21℃左右,12~18小时即可产卵.亲鱼产完卵后及时将卵巢移出放入孵化池中,以防亲鱼吃卵.   4.孵化放卵密度为2万~3万粒/平方米,孵化池水深保持在25~30厘米,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要充足.孵化池上面要铺设苇席,以防阳光直射.水温在22℃左右3天即可出苗.   5.鱼苗培育采用原池培育,放苗密度为5000尾/平方米.刚孵出的鱼苗腹部有膨大的卵黄囊,身体似小蝌蚪.卵黄囊消失后投喂蛋黄,每天投喂3次,每次每万尾投1个蛋黄,4~5天后泼豆浆并投喂轮虫、枝角类.经过15~20天的培育,即可达到乌仔规格.   6.鱼种培育鱼种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面积60~80平方米,水深0.6~1米,放养前消好毒,放养密度为2000尾/平方米.投喂绞碎的鸡肠子,每天投喂3次,每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经过45天培育即可达到5~6厘米.  相似文献   

10.
加洲鲈的治种培育可用水泥池或士池。鱼苗孵出后约2~3天开始摄食,即需投喂生物饵料,如轮虫或丰年幼虫。每天投喂5~8次,每次投喂量视池中剩余量而定。经2~3天,当鱼苗长到1厘米左右时,可以开始投喂小型蚤类;当鱼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可投喂大型蚤类:长到2厘米时,可喂水蚯蚓。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鳜鱼配合饲料适宜投喂频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进而促进鳜鱼养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试验设置5种投喂频次(分别为每天1次、2次、3次、4次、5次),研究不同鳜鱼配合饲料投喂频次对鳜鱼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鳜鱼配合饲料投喂频次显著影响鳜鱼体重增加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均在每天投喂3次和4次时取得最大值。鳜鱼肌肉品质指标中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整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则随着投喂频次的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综上,在鳜鱼养殖中,投喂频次每天3次和4次是鳜鱼配合饲料最适宜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12.
2.投饵管理龙虾是杂食性的,尤喜食水生动物性饲料。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皤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每天投喂饲料2次,分别在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因小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下午喂2/3。5~10月份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量的5%~8%,可根据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春季和晚秋水温低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一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3.
正1.合理投喂饲料小暑到大暑,水温多在25~30℃,是鱼、虾、蟹摄食旺季,生长速度也快,要抓紧时机,增加饲料的投喂量,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每天投喂量和次数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投喂次数以上、下午各一次为宜。当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时,应多投;当天气闷热或下雨,或水质恶化、水中氧气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续第3期第32页)6.种养管理泥鳅的饵料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谷糠、瓜果、蔬菜和颗粒配合饵料等。饵料要青、粗、精结合,搭配投喂。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3%~5%。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每次投喂的饵料量,以1小时吃完为宜。超过1小时应减少投喂量。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不投喂。投喂地点选在鱼沟和鱼溜内,每天2次,上午和傍晚各1次。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河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希望能吃上“大、清、满“的河蟹.要想养出大规格、高品质的商品蟹,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四定投饵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尤喜动物性饲料.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搞好饲料搭配与组合.日常投饵要做到(1)定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全天量的20%~30%;下午4~6时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全天量的70%~80%.(2)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品种要多样化,避免投喂单一的饲料,一年里的前、中、后期总的原则是要做到“两头精,中间青“,使河蟹能够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3)定量:日投饵量为河蟹体重的5%~10%,具体可根据气候、水温、河蟹摄食等情况灵活调整.(4)定点:一般每口池塘可以固定4~8个投饵点,便于及时观察、检查河蟹摄食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1.合理投喂秋季前期水温适中,是鱼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数量,每天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池鱼重量的3%~5%,同时饲料质量也要相对提高。进入10月以后,随着水温逐渐降低,可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日投饵1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特别是一些鱼种池,晚停食是晚秋管理应强调的  相似文献   

17.
一、细菌性病池塘水深1米,用仙鹤草5公斤/亩,加入适量的水,在锅中煮沸腾10~15分钟,连渣带汁拌入麸皮捏成团,冷却后投喂。每天分上、下午投喂2次,连续3~5天。  相似文献   

18.
1.鸡蛋4个,打碎,花生仁250克,加水煮熟喂猪,每天2次,连喂2天. 2.将大豆煮熟,加适量动物油喂猪,每天l~2次,连喂2~3天. 3.用海带250克,泡涨切碎,加动物油100克.煮汤,每天早、晚各喂1次,连喂2~3天.  相似文献   

19.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为了保证养殖稳产、高产,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饲养管理夏季水温在20~28℃、特别是25~28℃时,鱼类生长最旺,饵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投喂,以保证实现高产。饵料每天投喂3次、青饵料1~2次。投饵量可根据  相似文献   

20.
投喂模式对吉富罗非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的投喂水平(100%、90%、80%、70%、60%、50%饱食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不同的投喂频率(每天分别投喂1、2、3、4次)但日投喂总量(100%饱食投喂量)相同、分别投喂吉富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不同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性能、白肌生化组成及相关摄食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水平较高或较低均会导致饲料系数和下丘脑NPY mRNA转录水平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CCK1 mRNA转录水平降低,白肌生化成分中只有粗脂肪含量受投喂水平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投喂频率对罗非鱼生长各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可观察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投喂频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吉富罗非鱼的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下丘脑NPY mRNA转录水平升高,白肌各种生化成分含量随投喂频率的增加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全脑CCK1mRNA转录水平则逐渐降低,全脑Orexin mRNA转录水平逐渐升高。综合分析各种指标,吉富罗非鱼的最适投喂水平为80%饱食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