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水稻栽植机械化,这个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尽管我国四大产稻区水稻生产技术各有特点,特别是机械化栽植的切入点会有所差异.但替代人工插秧的机械化种植方向是一致的。经过多年来人们不懈的研究与探索,机械插秧已被多数稻区确认为主流技术。发展机械插秧就有必要了解先进国家插秧机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日本插秧机发展的现状和趋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也是制约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扎实推进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进程。泉州市农机部门从2001年引进第一台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至2005年全市已经拥有了14台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和1台东洋P600高速插秧机,先后在南安、晋江、石狮等市进行试验、示范、推广。2005年全市机械插秧面积达到1360多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机械插秧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达到了“两减”、“两节”、“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亟待破解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迟缓的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双季稻地区的水稻种植将近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但种植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发展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需要确定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流技术、有针对性地攻克双季稻育插秧技术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加强育插秧技术农机与农艺进一步融合;加速研发推出双季稻区适用的插秧机机型。  相似文献   

4.
田兵 《南方农机》2001,(1):17-17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它具有省种、省工、省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解决水稻种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000年绍兴县引进 2台韩国产 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现就使用 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机器外型尺寸 (长×宽×高, mm): 2960× 2010× 1450;机器质量: 550kg;发动机功率…  相似文献   

5.
淮安市从1998年开始进行水稻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经过10年的逐步推进,2007年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088台,形成了楚州、金湖两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市水稻机插秧面积40.86khm^2,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了31%。从此次机插秧技术推广发展轨迹分析,该市机插秧推广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1年,主要是对插秧机进行选型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前夕,江苏省在成功合作开发出人民号系列自走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有效地解决了水稻机械化收获问题之后,毅然把农机化的攻关重点转向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即水稻种植机械化上来。现阶段江苏水稻种植机械化主要有三种模式,即机械抛秧、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根据其应用条件,可初步定义为过渡性技术、区域性技术和广域性技术。本文就1999—2000年江苏省引进的高性能插秧机试验、攻关工作作简要分析回顾。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机插秧服务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对促进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1年,镇江市农机局对目前我省研制和推广的主要几种水稻种植机械进行了比较试验。 1.试验机械种类与方法 1.1.试验机械:(1)韩国产PF455S步行式插秧机。(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共同研制生产的2ZBQ-10型振动射流式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11.
水稻插秧要求质量高、时间紧、劳动强度大,用机械插秧可解决上述问题。水稻插秧有机动、手动插秧机和人工插秧3种方式。随着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的高涨、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对农机化认识的提高,推动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繁重的手工插秧逐步被机械插秧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从检测试验技术浅析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使用水稻插秧机是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并能提高生产率,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本文从水稻插秧机检测试验中发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加速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此,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安徽省芜湖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7万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在秧苗育栽环节。为解决这个难题,芜湖县农机局在安徽省农机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从规格化育秧、插秧机选型、机插、机抛、直播、手插等多方面开展了水稻育栽的试验、示范、对比分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县的机械化育栽模式,即规格化育秧 机械化插秧。机械插秧靠软盘育秧技术或双膜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中小苗进行机械栽插。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水稻种植机械化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属最薄弱环节和最大的难点。文章以福建省邵武市张厝乡黎村为例,通过对黎村水稻示范片机械化插秧技术成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对机耕道、机械重复使用率、土地流转、售后服务、农技农机相结合等几个问题的分析,说明插秧机在山区推广难的现状,指出做好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天长市地处皖东地区,是全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万hm~2以上,作为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50个示范县市之一,全市于2006年实施了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前,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300台,机插秧面积0.3万hm~2。为加快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证明机械化插秧比人工手插秧节本增效和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平江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耕地总面积80.5万亩,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全县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4%,其中机械化收割80%,机械化翻耕70%,机械化插秧3%。2011年以来,平江县全力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到目前为止,全县插秧机达到134台,其中手扶步进式插秧机122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2台,乘坐式插秧机12台,机械化插秧面积8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8%。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总产量为世界的34%,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水稻种植机械化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以机械插秧和机械直播两种方式为主,其中机械直播又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因此,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情况1.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经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苗插秧机,由于机械质量等问题,没有得到推广;到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插秧机、试验工厂化育秧,插秧效果较好,但也因成本太高,不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而没有得到推广;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在黑龙江省和江苏省试验,通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引进与消化再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使用,改变了几千年水稻生产栽植方式,实现了水稻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彻底告别了种植水稻三弯腰的艰苦劳作方式,广大农民挺起腰杆种田。水稻插秧机栽植水稻速度快,轻松省力,密度均匀,节本增效,高产稳产,很快被广大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