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湖南长沙和湖北襄阳2地7个仓库的稻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稻谷粮堆不同位置稻谷的水分活度、脂肪酸值和霉菌量,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稻谷的水分活度与储藏时间没有特定联系;脂肪酸值随储藏时间增加而升高;霉菌量则是先减少后增加;春夏交替季节粮堆上层稻谷的水分活度显著低于中下层),冬季粮堆上层稻谷的水分活度显著高于中下层(除湖南省2016年入库的);粮堆上层稻谷脂肪酸值高于中下层;粮堆上层稻谷霉菌量低于中下层(除湖南省2016年入库的);粮堆不同方位稻谷的水分活度、脂肪酸值、霉菌量均有一定差异;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均与水分活度有一定相关性,霉菌量与脂肪酸值基本上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周旭 《北京农业》2012,(15):10-11
选取不同酸度的无水乙醇,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同一稻谷样品的脂肪酸值,探寻无水乙醇酸度对脂肪酸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无水乙醇的酸度对脂肪酸的提取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以3个不同初始脂肪酸值的碎米为材料,在福建漳州2—4月室温仓储下,分别对其脂肪酸值进行周检,持续监测8周,分析不同初始脂肪酸值碎米的脂肪酸值阶段性变化及仓储温度对其脂肪酸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月仓储期间内,3个碎米材料脂肪酸值检测结果均呈上升趋势,仓储前后增幅为13.73~18.17mg/100g,且均与仓储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763~0.361742。通过初始脂肪酸值与2个月仓储期后脂肪酸值变化量的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初始脂肪酸值与2个月仓储期后脂肪酸值变化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2996。可见,在2个月仓储期内,随着仓储时间的延长,碎米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且与仓储温度呈正相关。初始脂肪酸值越低的碎米,经2个月仓储期,其脂肪酸值变化量越大,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脂肪酸值是谷物贮存品质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准确测定谷物脂肪酸值可以为准确评价粮食品质的好坏提供依据。但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步骤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在测定过程中影响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因素也较多。基于此,介绍影响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因素,以供大家参考。2006年12月1日,国家发布实施《谷物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规则中将脂肪酸值作为谷物贮存品质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准确测定谷物脂肪酸值可以为准确评价粮食品质的好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值测定样品是检验工作的对象,是一批粮油的代表和决定这批粮油质量的依据,因此扦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在抽样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国家标准的规定合理布点。为正确指导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准确评价粮食质量,作者结合近些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对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稻谷脂肪酸值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易发霉变质等仓储问题,获得最佳的稻谷低温储藏条件,在自然冷资源稻谷低温储藏仓的仓储条件下研究含水率和储藏温度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以稻谷为试验材料,选择储藏温度和稻谷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采用2因素3水平全因子试验法进行自然冷资源稻谷低温储藏试验,其中储藏温度分别取5℃、10℃和15℃,稻谷含水率分别取15.0%、16.5%和18.0%,储藏周期为150d,每隔30d检测稻谷的脂肪酸值、发芽率和霉菌总数,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佳的储藏温度和稻谷储藏含水率,应用SPSS软件对各试验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建立自然冷资源低温稻谷储藏仓中稻谷的脂肪酸值、发芽率和霉菌总数变化规律的回归方程,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为期153d的稻谷仓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和稻谷含水率与脂肪酸值和霉菌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发芽率显著负相关(p0.05);在考虑自然冷资源稻谷低温储藏仓的用冰量前提下,利用综合评价法确定在自然冷资源稻谷储藏仓中稻谷的最佳储藏条件为储藏温度10℃、储藏含水率16.5%;经验证试验得到最佳储藏条件下稻谷最终脂肪酸值为18.3mg·(100g)~(-1),发芽率为86.75%,霉菌总数为5.1×10~4CFU·g~(-1),结果表明此储藏方法保证了稻谷的储藏品质。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自然冷资源低温储藏稻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6,(5)
小麦胚中含有脂肪氧化酶等多种活性酶系,可催化麦胚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使麦胚的脂肪酸值大幅度提高,引起麦胚酸败变质,严重限制了小麦胚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脂肪酸值的大小反映了脂肪水解酸败的程度,通过微波处理、蒸气微波混合处理以及红外烘烤处理麦胚研究麦胚脂肪酸值的变化,以其获得对麦胚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玉米脂肪酸值快速、简便、直观、准确的测定方法,以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中手工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为基础,采用盐酸返滴定法,对外观颜色相近的28个玉米样品及外观颜色明显差异的11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脂肪酸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8个外观颜色相近的玉米样品脂肪酸值手工滴定法与盐酸返滴定法的最小差为0.06 mg/100g,最大差为1.98mg/100g(小于2 mg/100g),2种方法测定脂肪酸值结果基本一致;二者的标准差分别在0.03~0.95mg/100g和0.11~0.82 mg/100g,RSD分别在0.22%~4.47%和0.62%~3.16%(RSD均小于5%),方法稳定性好。外观颜色明显差异的11个玉米品种脂肪酸测定值在手工滴定、电位滴定和盐酸返滴定3种方法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93)。盐酸返滴定法测定玉米脂肪酸值其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测定要求,滴定速度快,终点颜色易判断,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电导滴定法快速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了玉米粉脂肪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变化。选取宜存期、轻度不宜存期和重度不宜存期3种玉米,通过国标法和电导滴定法试验测定比较;并用电导滴定法测定玉米粉脂肪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变化。3种样品脂肪酸值分别为39.9、64.2、92.4 mg/100 g,和国标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玉米粉脂肪酸值新磨时为39.9 mg/100 g,1个月后增加了近1.0倍,2个月后约增加了1.5倍。电导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玉米粉储存不宜超过1个月。  相似文献   

10.
温湿度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同含水量稻谷的储运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中国是稻谷产销大国,稻谷安全储运至关重要。通过实验室模拟动态温湿度条件,研究动态储运条件下稻谷的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为优化稻谷安全储运条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动态温湿度的实验模拟,采用14%、16%、18%、20%、22%等5种不同水分稻谷进行3个月低温(10℃左右波动)、中温(20℃左右波动)和高温(30℃左右波动)的动态储运,观测微生物生长、质构品质、脂肪酸值和低场核磁共振数据的变化,阐明温度和水分对稻谷储运特性的影响。【结果】细菌总数随着储运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温度和不同水分含量稻谷细菌总数的增加趋势不同;细菌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霉菌数量随着储运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在中、高温下,稻谷霉菌数量显著增加,而且温度越高,霉菌数量上升趋势越明显;初始水分14%和16%的稻谷在低温、中温、高温3个动态模拟条件下,霉菌发生都处于较低水平;初始水分含量18%以上稻谷在中温和高温动态模拟储运15 d时霉菌发生显著高于水分含量为14%和16%的稻谷。稻谷蒸煮硬度和弹性随着储运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初始水分含量越大硬度上升越快(P<0.01),储运过程中硬度与稻谷中的初始水分含量显著负相关,初始水分含量越高,硬度值越小,稻谷质地越好;初始水分含量对稻谷弹性影响显著(P<0.01);黏着性则随着储运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温度和水分对黏着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脂肪酸值与初始水分含量呈正相关(P<0.01),稻谷初始水分含量越高,脂肪酸值增加越明显;温度对高水分稻谷脂肪酸值影响尤为明显,温度越高,脂肪酸值上升越快。低场核磁信号总量(T2w)随储运时间的增加而减小,T2w信号总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核磁共振图像显示,稻谷储运15 d时,水分主要集中在表皮层和糊粉层;储运30 d后,表层水分损失,水分分布更为均匀。【结论】水分含量14%或16%的稻谷短期(15或30 d)储运可以提高稻谷主要质构品质;温湿度动态变化(中温和低温)的长时间储运过程中稻谷初始水分应限定在16%及以下。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种植量的增大、产量的增高,其储存问题日益突出。脂肪酸值是判定玉米储存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能够科学、有效的储藏,本研究就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脂肪酸值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玉米储藏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和操作过程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影响稻谷脂肪酸值检验误差的各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小麦粉脂肪酸值测定的对比实验,证明GB/T 15684-1995法与GB5510-85法存在差异性。分析了实验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测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值是小麦粉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拟对影响小麦粉脂肪酸值测定的因素进行优化,经测定优化条件为:环境温度控制在20℃、振荡时间控制在15min、样液静置时间控制在3min、选择5mL或10 mL量程的滴定管进行滴定所得实验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稻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弱,在烈日暴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和加工大米质量。高温还可导致稻谷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含水量的稻谷在不同的温度下储藏,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米的等级也会明显降低。水分含量与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上升越明显,而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种质耐贮藏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早、中、晚稻共40个品种的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水稻品种在贮藏时期的脂肪酸值的变化,并对较耐贮藏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脂肪酸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增加明显,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早、中、晚季品种贮藏18个月脂肪酸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早稻>晚稻>中稻;并筛选出长谷早占、早占316、Ⅱ优251等较耐贮藏的水稻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利用或用作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7.
张世玺  姚坚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403-1405
为研究常规晚粳稻及杂交稻等不同类型品种稻米品质陈化的差异性,本试验选择12个不同类型晚稻品种,稻谷收获后经室内常温储藏与冷藏,检测稻米的淀粉RVA特征值及直链淀粉、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对冷藏稻谷,常温储藏稻谷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均无明显变化;脂肪酸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不同类型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品种稻米淀粉黏度特征值均有明显的变化,大部分特征值变化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消减值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崩解值下降,且籼粳杂交稻品种的消减值和崩解值变幅明显大于常规晚粳稻。  相似文献   

18.
风鹅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羰基值和双烯值、过氧化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风鹅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点样品的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氧化状况。结果显示,肌间脂肪TBARS峰值出现较早,但风干后期的上升变化远落后于皮下脂肪;肌间脂肪过氧化值检出也早于皮下脂肪且变化较强;肌间脂肪羰基值和双烯值的总体趋势不断升高;风干3d时,风鹅的腊香味已经相当强烈。  相似文献   

19.
低温储藏是现代储藏技术中较常用的一种,主要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素,使粮食处于低温状态,进而增加粮食的稳定性,延缓粮食陈化,更好地保持粮食的品质和新鲜度。低温储藏作为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可靠、合理和最为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防护保鲜技术,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中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是当前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的首选方法。文章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在低温与常温下对同一品种的稻谷脂肪酸值作比较,结果认为,低温储藏对稻谷储藏品质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低温安全环保储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不同分布区毛梾果实形态及脂肪油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源、洛阳、三门峡3个不同分布区的毛梾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脂肪油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3个分布区毛梾果实的纵径、横径和百果质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均为济源>三门峡>洛阳。(2)毛梾果实中的粗脂肪含量高于种子,说明其果皮中含有较高的粗脂肪,且不同产地的毛梾果实及种子之间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果实的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济源>三门峡>洛阳。(3)毛梾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二十碳链以下的直链脂肪酸,主要是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组成成分简单而且集中,但酸值较高,对其后续的生产加工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培育低酸值的毛梾品种意义重大。毛梾果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也可作为食用油原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