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覆膜可以弥补低温、春涝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是一项减灾增效的有效技术措施。为此,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试验,探讨玉米覆膜栽培的增温效应,以及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以期对春涝年份减灾保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涉县地处太行山深山区,是河北省四大玉米制种基地之一。探索出的土豆——西葫芦 玉米制种生产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每亩收获土豆1600公斤、西葫芦1300公斤、玉米杂交种200公斤。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的春繁制种是玉米制种的一个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好杂交玉米春繁制种栽培技术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制种过程中的不断实践,本文将对通过在杂交玉米的春繁制种的栽培技术上的实践引发的思考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杂交玉米的春繁制种是玉米制种的一个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做好杂交玉米春繁制种栽培技术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制种过程中的不断实践,本文将对通过在杂交玉米的春繁制种的栽培技术上的实践引发的思考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一、覆膜制种促作物早熟玉米覆膜比不覆膜制种早熟10天左右,从而有利于种子早降水、早收购,防止初冬冻害,保证种子芽率。相对种子色泽鲜艳,百粒重高,亩增产可达30%之多。  相似文献   

6.
伊犁地区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了新疆伊犁地区玉米杂交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覆膜栽培边行效应、地块选择不严格、播期选择不当、制种错期方案选择不当、父本密度不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栽培施肥模式对华北旱作玉米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起垄覆膜侧播模式和平作模式下复合肥和缓释肥对春玉米产量、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河北旱作地区春玉米选择栽培方式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耕作模式条件下,缓释肥处理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起垄覆膜处理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平作不覆膜处理。各处理中,以起垄覆膜栽培模式配施缓释肥(RC-SRF)处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最高,产量增幅为5.55%~25.64%,氮肥农学利用率增幅为39.00%~131.60%,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幅为28.11%~80.78%。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同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在春玉米收获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2.80%和15.33%,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18.55%和16.11%。同传统平作不覆膜栽培模式相比,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和缓释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春玉米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效果优于常规春玉米栽培模式,可作为河北旱作地区有效的栽培与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西北旱地春玉米磷肥利用更高效的栽培措施,在覆膜与不覆膜2种栽培方式下分别设置条施聚磷酸铵(LAPP)、撒施过磷酸钙(BSSP)、条施过磷酸钙(LSSP)、对照(不施磷肥,CK)4种不同的施磷措施,研究不同措施对春玉米前期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春玉米生育前期,覆膜栽培措施相较于不覆膜处理提高了耕层土壤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覆膜和露地两种情况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春玉米(Zea mays)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程度,选取富友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等距、双株、三株、三角4种种植方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同一处理不同种植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动态,各阶段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动态;在相同的生育时期,覆膜种植的玉米在干物质积累量及阶段积累速率较大;在覆膜、露地两种处理下,以覆膜三株种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垄作覆膜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前期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地区具有降雨少、分布不均等特点,导致春玉米生长前期易受干旱影响造成减产,通过垄作覆膜可以改善旱作地区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增强期抗旱能力。本试验设置垄作覆膜、起垄覆膜(未播种)、露地平作及撂荒4个种植模式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在播种前、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分析春玉米地上干物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垄作覆膜栽培对春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膜可以改善春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根系水分状况,其中覆膜处理苗期和拔节期0~40 cm及大喇叭口期20~4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均显著高于未覆膜处理(P0.05),且垄作覆膜处理在大喇叭口期40~60 cm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亦显著高于露地平作处理(P0.05);与露地平作比较,播前—大喇叭口期,垄作覆膜水分利用率提高69.48%,干物质量提高27.52%。综合说明垄作覆膜栽培模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缓解旱作地区春玉米早期干旱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为后期增产打下基础,适宜在旱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兴垦3号玉米在土右旗覆膜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兴垦3号玉米在包头市土右旗覆膜制种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1996年至1997年间对西辽河灌区影响覆膜春玉米吨粮田产量的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用量生产因素综合平衡进行研究表明覆膜春玉米亩产吨粮是四项主要生产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亩产春玉米1000kg时,主要生产技术中,理论密度应控制在6000株左右,施用尿素40~50kg,磷二铵22~30kg,硫酸钾5~10kg.以紧凑大穗型玉米掖单13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良种、地膜、灌水、施肥、农机、病虫防治等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效应,实现增产技术措施的综合平衡,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3.
以“苏玉9号”为试材,研究了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植株生长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移栽可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在定额灌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膜和灌水方式对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发展节水、高效制种玉米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半膜平作漫灌(A)、半膜垄作沟灌(B)、全膜垄作沟灌(C)和不覆膜平作漫灌(CK)4种栽培模式,从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热变化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比较了不同栽培技术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制种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依次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漫灌不覆膜平作漫灌,全膜垄作沟灌处理较半膜平作漫灌、半膜垄作沟灌处理分别增产24.5%、9.3%,较不覆膜平作漫灌增产高达34.9%;水分利用效率全膜垄作沟灌处理最高,达1.79 kg/m3,其次为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漫灌、不覆膜平作漫灌。由此可见,全膜垄作沟灌技术是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急需推广的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制种垄体覆膜技术,首先通过覆膜可以提高地温,提前播种,争抢积温,促早熟,提高种子成熟度和子粒饱满度;其次通过覆膜可以提墒保墒,有利于种子萌发,一次性保全苗;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覆膜降低了化肥的挥发、渗漏与流失,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得肥效更持久,延长了玉米生育后期肥效;通过覆膜起到保墒、增温作用,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从而促进土壤养分和化肥的分解和溶解,可发挥土壤养分和肥料的最  相似文献   

16.
北种玉1号玉米制种常规种植产量水平较低,通过覆膜能够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及土壤理化性质对玉米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5年在玉米田间进行了覆膜栽培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覆膜栽培的增产效应,在探讨覆膜对土壤有机质矿化及土壤理化、生化等性状效应的基础上,为覆膜栽培持续高产的机理积累了有关资料。1 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高产的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春玉米高产稳产新途径,笔者于2000~2003年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及理论的探讨.经几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覆膜栽培比露地直播玉米产量高,且增产幅度大,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在高台县灌区对不同覆膜方式下的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垄作全膜栽培折合产量较对照起垄不覆膜增产186.2%,水经济效益较对照提高223.0%,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平作半覆膜栽培的玉米较对照增产180.4%,水经济效益较对照提高206.0%。起垄半覆膜栽培较对照增产156.9%,水经济效益较对照提高177.0%。  相似文献   

20.
以吉单261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膜秋覆膜、顶凌覆膜、春覆膜、露地(对照)4种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在陇西县半干旱区进行玉米双垄沟播优化模式试验,研究在不同的覆膜时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程度,最终筛选出最佳的覆膜时期,为全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