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思懿  汤辉 《广东园林》2021,43(5):46-51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园林的表意与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借助符号学相关理论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装饰图案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总结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差异及形成机制。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表意手法的解读,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人们对岭南私家园林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为当代园林设计的传统文化传承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社会情境概念进行解析,论述了西方园林史研究范式的变革;针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结合当代国际上的新观点、新动向,探讨了基于社会情境研究园林的构想,旨在为岭南传统私家园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经济水平的逐步上升和海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岭南园林在技艺、审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开放灵活,于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与时代的需求使行商庭园大势崛起,成为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重要例证。与此同时,广州花地亦涌现出大量兼具观赏和售卖花木之用的私家园林。以醉观园为例,其颇具规模的水池、建筑半围绕布局并有亭、桥、廊联通的线性游径是对行商庭园构景手法的承袭;而园中水形盘曲、花木丰盈、叠石奇巧又呈现出岭南传统水石景的精粹。作为城市历史景观,醉观园于空间营造与意蕴表达之间触发地域文化感知,随之而来的山水审美体验也极富粤中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以及岭南私家园林。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园特征。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都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特色,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中的书房空间更是造园者藉以展示自身人格理想与身份地位的绝佳场所。以岭南与江南两地传统私家园林中9处书房空间为例,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测绘结果,借助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手段,运用UCL Depth Map软件从可行层、可视层对书房空间整合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岭南私家园林书房空间在园中的可达性与可视性显著高于江南私家园林的结果。探讨两者差异成因,实现以量化综合分析手段把握不同地域园林空间特征及空间建构意图,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岭南是我国南岭的五座山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以南地区的统称,地域范围从秦汉至唐朝大致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大部。北宋以后岭南地域不再包括越南,沿袭至今,含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省(区)全境,与华南政区的地理版图一致。"岭南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1962年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的开幕讲话中,后被业界广泛采用。岭南园林是中国岭南地区风景园林的概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义上讲,它泛指发生在岭南地区的风景园林营造活动及相关作品;狭义而论,它代称在岭南地区营造的具有岭南文化与自然特色的风景园林实体。其英文译名,宜为"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SCLA)。岭南园林可作为地带园林学研究的特定类型,是中国热带园林营造的传统形式之一。明确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对于促进岭南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规训空间视角下的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具有社会性,近代岭南私家园林作为一个家庭生活空间,有着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从社会学视角开展对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空间的认知,分析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及与空间载体的依托关系,介绍近代岭南私家园林内文化规训的文字型载体和图像型载体2种主要表达形式,总结出"求学之道""立志抒怀""为人处世""收族睦家"4种文字型载体的内容主题,并进一步分析官宦、文人和商人以及华侨不同身份造园主体文化规训内容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享誉世界。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北方皇家园林一脉相承。其兼容并蓄、精巧秀丽、经济务实、时代性强,是为中国园林的奇葩,尤其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岭南园林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但也出现部分缺失中国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劣品。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岭南园林精髓,拓展风景园林设计交流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北疗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共同的特点是追求形式美与意境美的有机结合。近代则实现了传统园林向公园的转型,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居住与休闲分开。当代园林也基本上以公园性质为主。然而当代园林的建造,许多只注重仿景缩景,诸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之类,缺乏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庄园是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及新农村建设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产物,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明德花椒庄园规划的实例研究,总结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设计理念,尝试能够指导现代农业庄园的规划设计,为现代农业庄园的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岭南地域文化是岭南传统园林形成的文化诱因,也是其虽源流于中华汉文化艺术体系但独具特色之根本。通过寻流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与溯源岭南地域文化,分析广东地区传统名园"能主之人"的生平经历及造园写意手法,探求其审美风格与意境,揭示了岭南士人通过建庭构园欲求人格独立与完善的士人情怀与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三镇鼎立,龟蛇两山夹江对峙,湖泊棋布,山丘起伏。唐宋时,出现黄鹤楼,古琴台等园林实体;元末明初,相继建立出现了一些王府花园。直至晚清,传统武汉园林基本包含了依托天然的山水风景中点缀亭台楼阁,寺观园林,直至武汉近代私家园林出现了以人工与自然相互借景,中西合璧、多元共存联系的整体格局。近代武汉私家园林主动的吸收汲取西方园林要素,一改被动、被侵略的引进形式,反映了不同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共存、碰撞与不同艺术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庄园”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文章阐述了“庄园”经济的概念、主要特征和经营方针,归纳分析了“庄园”经济的组织型式和主要经营模式,提出了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两广为研究对象,对岭南地区(重点是广西)三十年来公园绿地建设态势与走向作了分析,认为岭南新园林的建设与发展须借鉴传统"岭南园林"的人文风格和艺术特点,使之适应新时期大众化的需求,又不失文化艺术品位,要质量并重,走精品园林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岭南园林特色概述与“现代岭南园林”的探索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宝章 《广东园林》2012,34(6):20-23
中国园林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相比中国的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其"疏朗通透,兼蓄秀茂"的特色独树一帜。而作为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园林在世俗务实、以人为本,以及包容性、实践性、创新性等方面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这也让岭南园林在探索现代地域景观的道路上远远领先于其他的传统园林。奥雅中信红树湾住宅区的景观设计是奥雅公司探索"现代岭南"景观的一个成功案例,它不仅传承了岭南园林的自然之美和传统意境,还在现代功能上进行了创新,让人们找回高密度公寓居住区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放松的户外环境里享受邻里般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18.
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手法。文章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