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ry8Ea2蛋白是一种新型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通过穿梭载体pSXY422b将cry8Ea2导入Bt无晶体突变菌株中,获得工程菌HD8Ea2。Cry8Ea2蛋白在工程菌中获得表达。通过分子筛层析,成功获得纯化的130 kDa活性毒素蛋白。用改进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进行Cry8Ea2蛋白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一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测定,LC50分别为0.267 9μg/mL和0.071 9μg/mL。研究首次发现Cry8Ea2蛋白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具有较高毒力,拓展了该蛋白的杀虫谱,为转基因工程提供了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1979—1983年在河北省54个县调查了地下害虫的地理分布和危害程度.从采集的大量昆虫标本中,已初步定出了60个虫种,其中包括金龟子50种,金针虫4种,缕蛄2种,拟地甲2种及麦根蝽象等.根据害虫危害程度和生态条件将全省划分为六个自然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优势虫种.目前,地下害虫发生趋势是:蛴螬十分严重,如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在某些地区具有发展趋势;蝼蛄危害减轻,例如华北蝼蛄.作者认为,河北省低平原区仍是重要防治区,在麦田主要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在玉米田要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黄褐鳃金龟等,在花生田防治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  相似文献   

3.
鞘翅目害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生化技术,研究了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围食膜的基本结构和表面形态,初步分析了围食膜蛋白质的种类,蛋白质和糖的含量,测定了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对围食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表面平滑致密,富有弹性,但与多数昆虫围食膜相比韧性较差,主要由蛋白质、糖和几丁 质组成,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36.25%,糖的含量约为8.9l%,其他为几丁质等;经SDS-PAGE测定,围食膜的蛋白质种类较多,有28条多肽比较清晰,分子量多在17.6-320.3 kDa.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不能降解华北大黑鳃金龟围食膜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比较了供试杀虫剂对两种试虫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对两种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差异较小,其它各类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显著高于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毒力。其中新烟碱类药剂对两种试虫毒力差异最大,如啶虫脒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高于华北大黑鳃金龟159.61倍,另外,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两种试虫毒力也相差了85.73倍。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绿僵菌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生真菌是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本文从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Holotrichia oblita (Fald.)分离出一株,并采用浸渍法初步研究了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虫生真菌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随金龟子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升高, 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2.1×104、1.9×105、2.2×106、2.0×107、1.8×108个孢子/ml时,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0 %、65 %、90 %、100 %和100 %。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 ,TDM) 对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结果说明该菌株对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为研制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的植物源引诱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选取7种植物挥发物单体,筛选各单体最佳引诱浓度并据此设计35个三元配方,通过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触角电位反应试验及进一步的趋势行为反应试验筛选出对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引诱作用较强的配方,并通过笼罩引诱试验测试所筛选配方对成虫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7.
虫生真茵是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从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Holotrichia oblita(Fald.)分离出一株真菌,并采用浸渍法初步研究了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虫生真菌为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随金龟子绿僵茵孢子浓度的升高,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孢子浓度为2.1x104、1.9×105、2.2×106、2.0×107、1.8×108个/ml时,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0%、65%、90%、100%和100%.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结果说明该菌株对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正>为探明黑绒鳃金龟成虫在葡萄上的日消长规律和年消长规律,明确黑绒鳃金龟成虫数量的消长与葡萄受害程度、葡萄物候期的关系,进而确定黑绒鳃金龟成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于2013年在河北省怀来县中法葡萄酒庄园内研究了黑绒鳃金龟发生规律,以及黑绒鳃金龟成虫数量消长、危害程度与葡萄物候期的关系。调查品种包括赤霞珠和霞多丽。试验黑绒鳃金龟日消长规律调查  相似文献   

9.
果园间作小麦对黑绒鳃金龟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是一种多寄主害虫,但是伴随着剧毒农药禁用,已经成为果园的一种重要害虫。由于黑绒鳃金龟昼伏夜出的生物学特性,喷雾防治很难收到好的防治效果。为有效控制果园黑绒鳃金龟,同时达到农药减用的效果。本研究以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 spp.)、桃(Prunus persica)、樱桃(Prunus species)和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寄主,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通过室内选择和田间趋避试验研究了小麦对黑绒鳃金龟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果树枝条和小麦之间进行选择时,黑绒鳃金龟对每种果树枝条的选择率都≥90%,而对小麦的选择率都<10%;不同果树枝条与小麦混合放入同一容器后,黑绒鳃金龟对混合物的选择率明显低于对单一果树枝条的选择率;小麦同时存在于H型嗅觉仪两臂时黑绒鳃金龟的选择行为明显受到影响,两臂之间的选择率差异不明显,且黑绒鳃金龟的不选择率最高达到了25%;田间间作试验发现无间作物的樱桃园、梨园、苹果园3种果树上黑绒鳃金龟的虫口数量分别达到了18.4、17.6、18.9头/株。而间作小麦后黑绒鳃金龟的虫口数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樱桃上黑绒鳃金龟虫口数量最大,仅为4头/株;同时发现间作小麦后3种果树的叶片受害率相对于没有间作物的果园明显降低;距离试验表明,距小麦0.5、2 m的梨树叶片被黑绒鳃金龟为害率分别为8%、9%,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距小麦6 m时梨树的叶片的受害率上升为35%,明显高于距离0.5 m时(P<0.05),而在距离8 m时梨树叶片的受害率73%,明显高出0.5 m时8倍(P<0.05)。这些结果表明,小麦严重干扰了黑绒鳃金龟的寄主选择行为。在樱桃园、梨园和苹果园间作小麦对黑绒鳃金龟具有较好的趋避防治效果,在间作果园当梨树与小麦距离在2 m以内对黑绒鳃金龟的趋避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有机兔眼蓝莓园金龟子种类及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有机生产模式下,贵州省黔东南州有机蓝莓园金龟子昆虫的种类,于2013-2014年,对黔东南有机蓝莓园金龟子类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黔东南有机蓝莓园金龟子类害虫有3科13属26种。3科为丽金龟科、鳃金龟科和花金龟科科。13属为弧丽金龟属、彩丽金龟属、异丽金龟属、喙丽金龟属、毛丽金龟属、齿爪鳃金龟属、云鳃金龟属、绢金龟属、等鳃金龟属、青花金龟属、星花金龟属、罗花金龟属和锈花金龟属。其中丽金龟科有中华弧丽金龟、曲带弧丽金龟和琉璃弧丽金龟等14种;鳃金龟科有暗黑鳃金龟、江南大黑鳃金龟和华脊鳃金龟等6种;花金龟科有斑青花金龟、小青花金龟和凸星花金龟等6种。丽金龟科的喙丽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棉弧丽金龟,鳃金龟科的暗黑鳃金龟和黑绒鳃金龟,花金龟科的小青花金龟和白星花金龟等7种为优势种。结合黔东南有机蓝莓园金龟子种类、危害特点及GB/T19630-2011的规定,建议对黔东南有机蓝莓金龟子危害防治,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下,采取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叶绿体表达系统的特点及其转化方法,重点阐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应用。针对本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一新型低毒且受四环素负调控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克隆了大肠杆菌XL1-BLUE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和拟南芥热激因子基因Athsf1a缺失片段AtHSFC157,将两基因融合获得TetR:AtHSFC157融合片段作为四环素调控系统转录激活子,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XNSC2020中,成功构建了四环素负调控系统p35SC157-Om35Sgus。采用冻融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烟草叶片瞬间表达,以组织化学法检测GUS基因表达活性;结果在不加四环素处理条件下组织化学法检测到很强的GUS活性,而在含有1mg/L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却没有检测到GUS活性;结论表明该技术所构建的新型四环素调控系统具有典型的受四环素负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洋葱表皮和生长7d的小麦连体叶片为材料,采用HeliosTM基因枪将35S-sGFP-TYG-NOS (pUC19)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使其瞬时表达,摸索出一整套适合于小麦连体叶片高效瞬时表达体系的各项参数,包括:氦气压力、金粒子直径、PVP浓度、每次轰击的质粒DNA以及金粉用量等。并指出选用合适的质粒DNA浓度和多片小麦叶片同时轰击可有效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asured real time state acquisition from the process with predictive process for the fature state is used to predicate the variable tendency for process state. This method is useful to avoid delay and enhance real time ability of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of the expert system. Also a described knowledge and structure of real time process state are proposed. This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kind of practice systems with slow time variable, uncertainty and delay.  相似文献   

15.
烟草叶绿体16S启动子的克隆改造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松  张中林 《作物学报》1999,25(5):536-540
设计引物并克隆了烟草叶绿体16SrDNA基因的启动子,并在其下游加入了rbcL基因的SD序列,以使该启动子能有效翻译外源基因;进一步以aadA基因作为外源基因,以psbA基因的3’序列为终止子,构建成aadA基因表达盒;将此表达盒插入烟草叶绿体同源片段trnK-psbA-trnH中,构建成烟草叶绿体转化及表达载体p16T。用基因枪微弹轰击转化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ase)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催化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以及蛋白质分子内谷氨酰胺基水解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纺织等领域。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具有非Ca2+依赖性和底物特异性低等特点,在研究开发中更为引人注目。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基因序列特点、结构特点、酶学特性以及基因表达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维管特异表达启动子BSP的活性和组织特异性,从杨树基因组中克隆得到维管特异表达启动子BSP,利用该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转化烟草叶片,并在高渗培养基上培养过夜,后转移到诱导培养基上(MS+6-BA 0.5 mg/L+NAA 0.05 mg/L+Kan 100 mg/L)培养生根并长到一定高度后,剪下已形成维管组织的叶脉和根,制成切片,然后在OLYPUS BX51/BX52型荧光显微镜下用蓝光激发,观察各个组织细胞中的绿色荧光,同时以未转化的烟草材料做为对照。结果表明:BSP启动子所驱动的GFP基因在烟草的维管组织细胞中得到了高水平的表达,而在烟草的其他组织及对照的任何组织中几乎不表达。通过GFP在烟草维管组织中的瞬时表达,表明了该启动子具有维管组织特异性表达活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百合花青素苷合成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克隆百合花青素苷合成酶基因(anthocyanidin synthase, ANS),通过已报道的其他物种的AN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成功克隆得到了百合ANS基因片段,该片段长701 bp,编码233个氨基酸残基。根据蛋白比对结果,百合AN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郁金香、荷兰鸢尾、甜樱桃的一致性分别为86%、81%、77%。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百合花瓣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叶和茎次之,鳞茎中不表达。本研究从百合中分离得到了ANS基因片段,为后续获得基因全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生长点。 本实验用PCR方法, 从丙型肝炎病毒cDNA文库中克隆了非结构NS3区基因片段及核心抗原C区基因片段, 并在两段基因间加入连接肽SPGS的密码子序列, 构建成融合抗原基因NS3-C。 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烟草叶绿体转化及表达载体中,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得到转基因植株。 对N  相似文献   

20.
羽衣甘蓝泛素结合酶ubc7基因分离、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离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自交不亲和系(S13-bS13-b)泛素结合酶7(ubc7)基因,探讨Ubc7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利用CTAB的方法提取羽衣甘蓝柱头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分离ubc7基因,将编码ubc7基因的cDNA序列亚克隆到pET-14b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pLysS中,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Ni2+-NTA树脂进行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重组蛋白。结果表明,获得的Boubc7含有一个长度为50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含有16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BoUbc7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7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35。利用IPTG诱导的细菌蛋白中,SDS-PAGE显示出在分子量大小23 kDa处有蛋白特异性的表达,这与预测的His6融合的BoUbc7蛋白分子量相符;利用Ni2+-NTA树脂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后,成功获得了BoUbc7融合蛋白。该试验分离了羽衣甘蓝ubc7基因,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BoUbc7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