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有效防控烟草黑胫病。【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烟草种子中分离筛选拮抗烟草疫霉的内生菌,并通过发酵液抑菌、室内发芽、温室盆栽及漂浮育苗试验测定拮抗菌株对烟草幼苗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从烟草种子中共计分离得到34株内生细菌,筛选出4株对烟草疫霉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以YN201716的抑菌带最宽,YN201728的抑菌谱最广;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N201728菌株发酵液灌根处理后,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达58.84%。此外,YN201728菌株还促进种子萌发及烟草幼苗植株生长,与无菌水对照相比,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绿素、最大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23.4%、83.3%、176.4%、124.6%、97.10%、487.8%和196.8%。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试、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的结果,YN201709、YN201728菌株为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YN201702菌株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YN201716菌株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结论】烟草种子内生菌YN201728菌株对烟草具有较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和菌肥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汪莹  李小松  胡建新  马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426-6427,6669
[目的]研究烟草内生细菌Itb57和Itb295的促生与抑菌作用,以探讨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内生细菌Itb57和Itb295菌悬液对烟草幼苗的促生作用;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内生细菌Itb57和Itb295菌悬液对烟草黑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烟草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内生细菌Itb57和Itb295菌悬液对烟草幼苗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能显著提高地上部的鲜重和干重,以浸种+喷雾灌根处理方式的促生效果最好;菌株Itb57对烟草黑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烟草灰霉病菌3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菌株Itb295仅对烟草黑胫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烟草内生细菌Itb57和Itb295在烟草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为寻找防治烟草黑胫病新途径,2001至2003年,从湖南永州和宁乡等地烟草黑胫病发病严重的田块采集健株,共分离到内生细菌株120株,经测定,8株内生细菌菌株在室内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这8株内生细菌与烟草黑胫病菌共培结果显示,55y,NN-3,YN-4和YN-10对烟草黑胫病菌抑茵效果均在66%以上.根据内生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状,初步鉴定内生细菌55y为假单胞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NN-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YN-4,YN-10为芽孢杆菌属凝结芽孢杆菌,且这4菌株均为烟草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河南省洛阳地区烟株体内的内生细菌功能菌株,以期开发优良生防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烟株各生育时期内生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株产生IAA的水平。对筛选出的功能内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对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株内生菌株的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7株,沙福芽孢杆菌(B.safensis)4株,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1株。芽孢杆菌属占菌株总数的91.67%,其中菌株LYYY63-1、LYRY39-1、LYSX141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88.10%、84.55%和73.33%;沙福芽孢杆菌菌株LYYY61-2、LYYY117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62.10%、64.72%;奇异变形杆菌菌株LYRY45产IAA水平达11.06 mg/L,具有较高的产IAA水平。12株细菌对烟草7种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对烟草种子根长和总长均有显著的促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常规分离方法、平板对峙培养法从健康烟株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27株,从中筛选出8株菌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明显抗性,并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温室盆栽试验和发酵液浸种、灌根试验,结果表明:8个菌株培养液滤液中存在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活性成分。以菌株wy11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最好,防效为51.7%。菌株wy2发酵液浸种对烟草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能显著提高地上部分鲜重、茎围、根长、叶长、叶宽。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及时获得大量健壮的无菌苗是后续实验的基础.研究种子的灭菌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及随后的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烟草和拟南芥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次氯酸钠(NaClO)灭菌后用无水乙醇或/和灭菌水单独或交替处理的效果,研究其对拟南芥粘液质种子和烟草无粘液质种子的萌发和无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无水乙醇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萌发率、幼苗根长和株高等均显著降低;无水乙醇短时间处理能促进拟南芥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数的增多,而无水乙醇长时间处理只能促进拟南芥主根的伸长.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状况,10; NaClO处理4min后用灭菌水润洗对烟草种子灭菌效果最好;10; NaClO处理4 min后,先无水乙醇润洗2次,再灭菌水润洗3次对拟南芥种子灭菌效果最好.[结论]烟草和拟南芥均属于小种子类型,但二者最佳灭菌方法显著不同,为两种转基因模式植物烟草和拟南芥种子的灭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细菌LSN02和LLGJ04菌株对烟草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根部和茎杆,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探讨了烟草内生菌LSN02菌株和烟草根际细菌LLGJ04菌株单独灌根处理和与有机肥混施对烟草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菌灌根处理防治烟草土传病害的效果明显优于与有机肥混施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紫茎泽兰对烟草的化感作用,本试验以云烟85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提取液处理烟草种子,测定处理后的出苗率、幼苗株高、根长、叶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浓度为0.2g/m L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对烟草种子出苗抑制作用最大,说明不同浓度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对烟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具有生防价值的拮抗烟草青枯雷尔氏菌的内生细菌,从湖南长沙、永州、郴州烟草青枯病发病区的健康烟株采集茎秆,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获得150个内生菌株.抑菌结果表明,21个内生菌株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2316菌株有拮抗效果,占总菌株数的14.0%.拮抗菌株中,F1菌株24 h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株2316抑菌圈直径达6.5...  相似文献   

10.
从烟草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细菌118菌株,对烟草黑胫病有很好的防效,实验证明,其防治作用机理包括直接拮抗作用和诱导抗病作用.该菌能抑制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游动孢子游动、萌发;而且具有诱导抗病作用,施菌后,POD,PAL活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同一生态条件下苹果褐斑病的抗感品种的叶面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①不同抗感品种的叶片、感病品种中已感病的叶片、未感病叶片的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和组成不同;②苹果叶面附生微生物由真菌、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及自生固氮菌组成;③在苹果的整个生育期里,真菌中的以Cladosporium、Alternaria、Penicillium等出现频率较高;细菌中Bacillius、Pseudomonas、Xanthomonas等的出现频率较高,放线菌有Streptomyces;酵母菌中Aureobasidium、Cryptoccaceae等的出现频率较高;④在苹果生育期中,苹果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在盛花期有所下降,以后逐渐上升,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了解陈化烟叶细菌多样性,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16S rRNA 克隆文库测序分析技术,鉴定和比较了曲靖烟区陈化时间分别为24、36、48 个月的烤烟烟叶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在陈化24、36、48个月的烟叶上分别鉴定得到55、60、23 个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黄杆菌科的细菌占优势。在不同陈化阶段,菌群的多样性和优势菌有所不同,烟叶上细菌的多样性在陈化后期逐渐减低。研究结果展示了烟叶陈化期间细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发现了一些能够减少烟叶有害物质的细菌,是烟叶上的有益细菌筛选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光合细菌在烟草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以K326为供试烤烟品种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从烟草青枯病防效来看,随着光合细菌菌液浓度的加大,防治效果随之越好,其中施用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75.12%;在烟株农业性状方面,喷施光合细菌菌液的处理烟草株高、叶数、叶长、叶宽、茎围、节距等农艺性状均比空白对照有所提高;产量方面,喷施光合细菌菌液的处理产量均在1 220 kg/hm2以上,比空白对照提高了3.5%~4.5%;喷施光合细菌菌液的处理烟叶的光泽稍亮、油分稍高、厚度也稍厚,表明光合细菌在改善烟叶外观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株烤烟根际解钾细菌的鉴定及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烤烟根际的解钾菌K03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小区试验探讨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K03菌株鉴定为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将该菌制作菌肥,烤烟移栽时施入30 kg·hm-2菌肥,同时减施 20%的K肥,与全量施用K肥相比,可显著提高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细菌数量和解钾菌的数量。降低放线菌的数量和现蕾期真菌的数量,烤烟根际微生物区系以细菌和解钾菌为优势菌群。圆顶期烤烟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除Mg的有效性有所降低外,P,K,Ca,Cu,Zn,Fe和Mn 的有效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K的有效性提高27.08%,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7.38%和5.47%。施用解钾菌肥可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是可持续生产优质、无公害烟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陈化烟叶细菌多样性,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16S rRNA克隆文库测序分析技术,鉴定和比较了曲靖烟区陈化时间分别为24、36、48个月的烤烟烟叶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在陈化24、36、48个月的烟叶上分别鉴定得到55、60、23个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黄杆菌科的细菌占优势.在不同陈化阶段,菌群的多样性和优势菌有所不同,烟叶上细菌的多样性在陈化后期逐渐减低.研究结果展示了烟叶陈化期间细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发现了一些能够减少烟叶有害物质的细菌,是烟叶上的有益细菌筛选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烤烟新品种龙江237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其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原烟质量及栽培技术要点,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烤烟新品种龙江237是采用MSNC89作母本,989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雄性不育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烟叶成熟特征明显,分层落黄好,易烘烤;对TMV免疫,中抗黑胫病和青枯病,中感根结线虫病、赤星病、CMV和PVY;烤后原烟呈橘黄色,结构疏松,色泽较强,油分较多,身份适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质量符合中式卷烟需要;与对照品种NC89相比,烟叶产量提高8.65%,产值提高20.68%,均价提高12.36%,上等烟比例提高8.65个百分点,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均能兼顾的优良新品种。[结论]该品种适宜我国东北、黄淮烟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几种生防菌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曲靖烟区采摘的健康烟叶中筛选分离出3种生防菌株,分别命名为XGR、SHNA和FXJ,再将这3种菌种混合为复配菌剂,共4种生防菌同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中。在采烤前测量其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赤星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处理D施用复配菌剂,不接种病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分别高13.21%、3.74%、6.15%和8.55%,其他施用生防菌的几个处理农艺性状也优于对照。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的处理C,分别为16.5%和3.55,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的分别是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烟草产量最高的是处理D 2 468.21 kg/hm2,上等烟比例也最高,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也比空白处理高。[结论]这几种生防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抗赤星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固定标准地分季节采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撑×绿杂交竹叶片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数量及种类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群落组成及叶部细菌和微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以上4个指标从病叶和健康叶上着重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杂交竹病叶附生和内生细菌数量的年平均值都大于健康叶;夏、秋两季细菌的类群最多,其中以Bacillus cereus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 s的分离频率较高;无论是健康叶还是病叶,其附生和内生细菌的物种丰富度随季节变化较大,而且季节变化对内生细菌物种的丰富度影响显著;叶片生理指标表明健康叶附生细菌的数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健康叶内生细菌和病叶附生细菌的数量与蛋白质质量分数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用4种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处理备烤烟叶,与对照进行烘烤比较试验。通过对烤后烤烟样品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烘烤前鲜烟匀浆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烘烤条件下4种抑制剂对烤烟多酚含量无明显影响;在不当的烘烤条件下,4种处理样品的多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对烤烟多酚降解抑制作用最强的是NaDiCa,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弱些但无异味,它们可能是防止不当烘烤导致烟叶褐变的有效抑制剂。鲜活烤烟匀浆中4种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NaDiCa,聚乙烯吡咯烷酮,EDTA和硫脲。匀浆酶活性检测结果与整叶烘烤处理后烤烟样品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不同抑制剂在烟叶组织中渗透性不一致引起,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紫外辐射对丽江特色优质烟叶形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用100%(对照),7.6%,62.2%,51.4% 4种不同紫外辐射透过率的透明薄膜进行遮盖,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行紫外辐射滤减后,烤烟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明显。(2)对照比各处理在烤烟生长的前期合成更多的光合色素,但从旺长后期开始其降解速度加快;随着紫外辐射增强,光合速率下降,各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2,2.4,4.1μmol/(m2·s)。(3)随着紫外辐射强度的降低,烟叶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减小,各处理分别减少6.72,10.04,8.84μm和23.46,28.98,22.98μm。对照与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4)一定范围内紫外辐射的增强能促进烟叶糖类化合物的合成,不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对钾和氯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着紫外辐射的滤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总糖分别减少2.75%-6.68%,3.37%-6.13%,0.98%-1.66%;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还原糖分别减少0.42%-2.47%,0.63%-4.22%,3.40%-5.68%;上部叶、中部叶总氮分别增加0.21%-0.71%,0.05%-0.39%,下部叶减少0.07%-0.25%;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碱分别增加0.14%-1.22%,0.05%-0.87%,0.34%-0.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