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宛花2号(宛9911-7)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用有性杂交方法系统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河南省2009-2010年两年区试荚果比对照增产10.13%,2011年河南省生产试验荚果比对照增产13.64%,丰产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麦2号在3个年度的审定试验中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适应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本研究能够为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2020~2021年福建省优质淀粉1组中鲜薯产量试验数据,对邯薯2号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GG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邯薯2号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比对照增产26.37%和21.96%,位列区组第一和第二;邯薯2号2020年在7个试验点稳定的表现出优于对照品种和平均环境,2021年在福州、宁德、龙岩、南安、莆田和三明等6个试验点丰产性表现最好;理想品种(系)分析显示,2020年邯薯2号是最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2021年邯薯2号是较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2020年邯薯2号在宁德、南平、泉州、福州、三明和漳浦等6个试验点名义产量最高,具有特殊适应性,2021年邯薯2号在南安、宁德和福州试验点最适宜。综上,邯薯2号是兼具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理想品种之一,具有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早熟复播玉米新玉80号丰产性、稳产性好,在新疆南疆复播区试中,2年667米~2平均产量435.02千克,比对照新玉29号增产7.67%,生产试验中667米~2平均产量483.3千克,较对照增产5.48%,增产呈极显著差异。南疆小麦收获后复播生育期86.8天,比对照新玉29号早熟2天。品质优良,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含量9.07%,粗脂肪含量4.3%,粗淀粉含量73.56%,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7.6%。籽粒金黄色、硬粒型,商品性好。耐密植,抗倒伏,耐旱,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
2010年北方春大豆早熟区域品种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试验确定,呼交1926、黑航06-826和合交0599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其适应性、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好;克交07-141和华疆7734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稳产性一般,但华疆7734品质分析结果过低(脂肪19.29%,蛋白质38.21%),不适于推广;其它参试品系与对照比增产不显著或基本相当和减产,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6.
小麦皖西8308与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小麦皖西8308在1988、1989年淮南片区域试验和1990年生产试验中的表现,研究了丰产性、适应型和稳产性问题.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较对照扬麦5号增产5.25%,在生产试验中平均增产14.12%,经差异测验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环境互作效应显示,该品种与对照的适应型基本一致,属中产类型.经稳产性测定,该品种在变化环境中表现比对照稳产.另外,本文还对同时参试的若干品种一并进行了适应性参数的估算.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评估冀麦325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根据2012—2014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017—2019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和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冀麦325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麦325在黄淮北片水地组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6.89%,2013—2014年度比对照良星99增产6.45%,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5.59%;在黄淮北片旱肥组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1.45%,2018—2019年度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60%,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70%。另外,冀麦325产量三要素协调,抗寒性好,抗倒,抗旱。综合分析表明,冀麦325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浚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berhat-Russell模型和高稳系数法,对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种浚单98 3、浚单22、浚单26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770.58 kg/hm2、9424.35kg/hm2、7961.3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2%、13.75%、13.5%,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生态适应性强.3个杂交种在环境指数4500-10500 kg/hm2时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10.
北方春大豆晚熟区品种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3,(6):25-27
通过试验确定,辽08品-28、铁02064-17和中黄45比对照铁丰31增产极显著,其适应性、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好;辽02Q117比对照铁丰31增产显著,但稳产性一般;但铁02064-17品种纯度分析结果过低,不适于推广;晋遗55、晋大78号和中黄37与对照铁丰31比减产或显著减产,稳产性也一般,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厦门市翔安区马铃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利局对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区试,结果表明:区试表现比紫花851对照增产5%以上,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有川芋13号和中薯7号,建议2010年续试并参加生产试验;表现比对照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克200301-22和克新19,建议2010年续试;闽晋0901、绿夏22和克200373-218在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2.
张川  梁金平  吴烨  周美玲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38-1541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龙岩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并在龙岩市龙门镇赤水村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薯7号产量最高达31942.5kg·ha^-1,比对照紫花851增产36.16%,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表现高抗晚疫病;L-97-1和克新19在产量和理论淀粉含量上均高于对照紫花851,且抗病性较好。根据综合表现,中薯7号、L-97-1和克新19均适宜在龙岩市种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试验;福克212、闽晋2号和DE03-34-7可以继续进行筛选试验;闽晋1号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齐征宇  翟西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1-7803
[目的]选育适应性强、高产、稳产、优质青稞新品种。[方法]对现有品种肚里黄的变异株通过系统选育法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并进行品系鉴定试验和品比试验,于2005~2007年参加海西州和青海省区试及生产试验,对其特征特性进行测定。[结果]2005~2006年参加海西州青稞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47.9kg/hm^2,较对照肚里黄平均增产11.1%;2007年参加青海省青稞生产试验,6个试点平均产量6249.5kg/hm2,较第1对照北青6号平均增产49.2%,较第2对照肚里黄平均增产24.5%。柴青1号属中熟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31~135d,株高74.91~85.33cm,每穗粒数40.02~50.22粒、穗粒重1.84~2.60g、单株粒重4.46~5.58g及千粒重49.13~49.39g,蛋白质含量10.58%,耐旱、耐寒、耐湿、耐盐碱性中,抗病性良好。[结论]该中熟青稞品种适宜在海拔2400~3400m、年均温0.2℃以上的中高位山旱地及柴达木盆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黑龙江省马铃薯合理施肥水平,提高其产量,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8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沼渣与化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和化肥配合使用可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使马铃薯的现蕾期提前4~5d,块茎膨大期提前3~4d;马铃薯的生理指标在沼渣施用量15~30t时,随着沼渣施用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沼渣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2.3%~11.8%;配合施肥能够提高马铃薯的品质,使其淀粉提高了0.05%~0.04%,还原糖增加了0.02%~0.03%。  相似文献   

15.
张其安  方凌  董言香  江海坤  严从生  王艳  王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1-12992,13000
[目的]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白茄子新品种。[方法]以E06为母本、E98为父本配制成一代杂种,命名为白茄3号。并进行组合力测定试验、品比试验、安徽省区试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了描述。[结果]组合力测定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茄3号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4.35%和15.90%;区试试验结果表明,2009~1010年白茄3号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70%和19.30%。[结论]白茄3号果肉细嫩、极早熟、抗逆性较好。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高产稳产性及抗逆广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的生产特性,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运旱22-33的高产稳产性、抗逆适应性、产量结构以及品质与对照品种(晋麦47号)的比较分析,证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一个优良旱地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西科麦6号是西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所,利用E?G?S?C选育技术,以抗病、白皮、大粒大穗的绵阳95-325号为母本,南京农业大学引进的具有6V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生态远缘材料92R-135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经多年多地培育成功的集优质、丰产、抗病、籽粒商品性好于一体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四川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增产9.6%、9.7%。2008年9月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以后期易早衰的春光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抗早衰剂对杂交早稻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抗早衰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功能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明显提高早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延缓早稻的衰老,达到增产的效果。在4个不同抗早衰剂配方中,以抗早衰剂4号的效果最好,比喷清水对照增产10.0%,抗早衰剂1号次之,比喷清水对照增产9.0%,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庆薯1号系原庆阳地区农科所以克新2号为母本,86-6-3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耐旱等突出特点。在2001-2002年原庆阳地区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29 943.0 kg/hm2,较对照品种会川161增产25.5%,居参试6个品种之首位;2000-2002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折合产量31 810.5 kg/hm2。适宜在陇东地区旱塬山地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