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植物已成为基因重组生物制品的重要表达载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综述了亚单位抗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系统、转基因植物生产的重组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植物表达重组抗原蛋白来生产疫苗。作阐述了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植物疫苗的优点,特别是食用疫苗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现代疫苗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在临床应用、表位疫苗学研究和表达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口服免疫(oralimmunization)绿色疫苗(greenvaccine)研究是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方向。对当前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方法、疫苗的作用机理进行介绍,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能够实现外源基因特异整合及高效表达、多基因共表达、外源基因不会随花粉扩散、没有位置效应和基因沉默等.目前已在16种植物中成功获得叶绿体转基因植株,改良了植物的农艺性状,特别是在烟草叶绿体中高效表达了40多种外源蛋白,包括多种抗体和疫苗.尽管如此,这项技术目前...  相似文献   

6.
转H5禽流感病毒M2e基因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禽流感病毒M2e与鸡IgG Fc的融合基因转入烟草植株,利用烟草生产禽流感抗原蛋白,探索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疫苗的可行性。将M2e-Fc融合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与CaMV35s启动子相连,以烟草子叶作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转入烟草中。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RT-PCR分析。结果表明,M2e基因已经导入到烟草中,在转录水平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禽流感疫苗进行了前期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P1全长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马铃薯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主克隆的FMDV P1全长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栽体pB1131上,通过农杆茵介导法转入马铃薯,经PCR及Southem杂交等方法,证明了P1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染色体基因组中。这是国内外将FMDV P1全长基因转到马铃薯中的首次报道,为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FMD疫苗和研制开发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防治植物病害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当前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 6类生物农药的开发研究进展 ,包括微生物杀菌剂、植物弱毒疫苗、农用抗生素、植物源杀菌剂、有机改良剂和抗病基因工程植物等 ,并对生物农药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基因疫苗的特点 ,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口服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了基因疫苗的特点,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口服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已经显示,动物和人体摄取表达抗原的转基因植物能激发机体的血清和黏膜产生特异性抗体,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是当今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亚单位抗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水平及方式、基于植物口服递送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转基因植物疫苗面临的问题等,并展望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Globall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type 1 (HIV-1) is extraordinarily variable, and this diversity poses a major obstacle to AIDS vaccine development. Currently, candidate vaccines are derived from isolates, with the hope that they will be sufficiently cross-reactive to protect against circulating viruses. This may be overly optimistic, however, given that HIV-1 envelope proteins can differ in more than 30% of their amino acids. To contend with the diversity, country-specific vaccines are being considered, but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may be more useful than regional considerations. Consensus or ancestor sequences could be used in vaccine design to minimize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vaccine strains and contemporary isolate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extent of diversity by half.  相似文献   

13.
利用RNAi技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流行,改变当前水稻一旦染毒就无药可治的现状。【方法】采用浸种与喷雾技术使生物疫苗进入稻株体内,通过稻株体内RSV带毒情况和疫苗残留情况室内检测以及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田间调查,确定生物疫苗对RSV表达以及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在疫苗中添加1.0 ‰的B渗透剂是浸种的最适浓度,添加5.0‰的A渗透剂是喷雾的最适浓度;稻株体内疫苗检出率的比例与RSV的降解呈现一致性;浸种处理后疫苗在稻株体内能维持30 d以上,喷雾处理后的残留期为10—20 d。2种处理方式对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均超过了70%。【结论】生物疫苗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用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4.
A new collaborative model of research is needed to increase resources, to prioritize the R (ii) to increase the pace, reduce the overlap, and more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elements of and delivery systems for vaccines; (iii) to use common standards for the prompt comparative testing of vaccine candidates; (iv) to expand resources for manufacturing vaccine candidates to speed their use in human trials; and (v)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fo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and to focus this effort toward quickly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e protection as prototype vaccine candidate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动物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100%,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狂犬病疫苗研发一直是狂犬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进而不断涌现出新型疫苗。本文对近期狂犬病新型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口服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把握狂犬病疫苗研究现状,为研发更为有效的狂犬病新型疫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Glycoconjugate vaccines provide effective prophylaxis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s. To date, however, no commercial vaccine has been available in which the key carbohydrate antigens are produced synthetically. We describe the large-scale synthesis,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conjugate vaccine composed of a synthetic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antigen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 The vaccine was evaluated in clinical trials in Cuba and showed long-term protective antibody titers that compared favorably to licensed products prepared with the Hib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from bacteria. This demonstrates that access to synthetic complex carbohydrate-based vaccines is feasibl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imilar approaches for other human pathogens.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制出了三种鸡葡萄球菌灭活疫苗,即无佐剂灭活疫苗;油包水乳剂疫苗(以下简称单相油乳剂疫苗);油包水-水包油乳剂疫苗(以下简称双相油乳剂疫苗).用油乳剂疫苗对鸡免疫接种一次,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无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三次,才能产生较好免疫力。单相油乳剂疫苗粘性较大,不易注射。三种类型的疫苗相比较,双相油乳剂疫苗优点较多,这种乳剂疫苗稳定,粘性很小,容易注射.免疫保护指数为88.6~94.2。20~25日龄雏鸡免疫接种一次能健康度过葡萄球菌病的严重危害时期。  相似文献   

19.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保鲜剂是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或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保鲜剂,其安全、健康、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生物保鲜剂和复合保鲜剂的定义、保鲜原理及特点。并从植物源性、动物源性、微生物源性、酶类分别介绍了典型生物保鲜剂的国内外应用现状。按照栅栏理论结合不同保鲜剂的特点,提出复合生物保鲜剂保鲜水产品,以及分析了生物保鲜剂与低温、气调保鲜结合的可行性。生物保鲜剂与其他保鲜技术结合,实现协同保鲜作用,将有效地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