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特性,寻找培养过程的异质性指标。【方法】供试菌株为黄瓜尖孢镰刀菌F-H.6.5-030318-J2和花生尖孢镰刀菌F-P.5.0-030710,培养基采用PSA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250ml,接菌量从培养7d的平板上打取3个6mm的菌片,培养温度为25±1℃,摇床转速为110r/min,培养10d,观察测定发酵液颜色、OD值、pH值、菌丝干重变化,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生长阶段。【结果】在培养过程中,尖孢镰刀菌发酵液的颜色、OD值、pH值和菌丝干重都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之间在颜色和OD值变化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pH值和菌丝干重变化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来自黄瓜和花生的尖孢镰刀菌菌株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1 ̄2d为适应阶段,3 ̄5d为对数生长阶段,6 ̄10d为稳定阶段。【结论】尖孢镰刀菌在培养过程的色素变异和OD值的变化可作为菌株培养的表征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致病性及其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浸胚根法和浸根法对京欣一号西瓜种壳分离得到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接种后发病幼苗上分离得到的分离物与最初接种所用的镰刀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等性状基本相同,采用相同的引物对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说明这二者为同一种菌,从而证明西瓜种子上所携带的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其中发芽势下降了16.7%~29.0%,发芽率下降了14.4%~22.3%,发芽指数下降了19.1%~37.1%,说明培养滤液和粗毒素提取物可影响西瓜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3.
对黄瓜和瓠瓜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寄主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株瓠瓜不同部位分离的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差异不大,分别为21.8233U、22.1663U、21.4573U和17.587U。黄瓜不同部位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差异较大,分别为23.907U、22.0983U、35.736U和34.5323U。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范围为10.21830U~39.82230U,其变化依次为:西瓜>黄瓜>瓠瓜>甜瓜>豇豆>辣椒。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沈阳、锦州、朝阳、丹东、大连采集典型黄瓜枯萎病株标样197个,对单孢分离获得的5个代表菌株 Co13、Co17、Co39、Co56、Co76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及观察鉴定。结果分离出尖孢镰刀菌占74.7%,木贼镰刀菌占8.6%,茄病镰刀菌占6.9%,半裸镰刀菌占0.8%,串珠镰刀菌占4.7%。其中以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是优势菌株,致病性最强。证明辽宁省黄瓜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t.sp.Cucumerinum)。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的抗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6株供试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对马铃薯土传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有较强拮抗性的高效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生防放线菌菌株;采用搭片法研究6株强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菌丝的溶解作用;放线菌发酵液浸种方法研究9株强拮抗放线菌发酵液的促生作用。【结果】①供试26株拮抗放线菌中,拮抗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放线菌分别为25,24和17株。②球孢链霉菌(S.globisporus)、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均可溶解2株供试镰刀菌菌丝。③9株强拮抗放线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均能抑制3株马铃薯病原菌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的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菌率为45.1%~100.0%。④9株强拮抗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在适宜浓度下均可促进甜瓜种子胚根、胚轴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可使甜瓜种子胚根、胚轴长度较对照分别增加26.7%~67.0%和62.1%~104.5%。【结论】筛选出的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及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兼具抗病促生作用,可作为马铃薯黑痣病及干腐病的生防放线菌,其实际的生防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盆栽及田间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6.
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明显差别,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范围为8.7477-21.8007 U。各种瓜类作物尖孢镰刀菌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差异较大;非瓜类作物的尖孢镰刀菌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依次为斑兜>番茄>豌豆>辣椒。从瓜类作物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平均值为13.8199 U)比非瓜类作物的高(平均值为9.6132 U)。  相似文献   

7.
【目的】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研究旨在明确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编码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的FoPLC4在调控分生孢子形成和致病性等方面的功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FoPLC4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FoPLC4结构。基于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基因组数据库,采用特异性引物克隆黄瓜枯萎病菌FoPLC4。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HPH)基因的敲除载体,利用PEG(polyethylene glycol)介导的方法转化原生质体,获得黄瓜枯萎病菌的敲除突变体?FoPLC4和遗传回复突变体?FoPLC4/plc4。转化子经潮霉素B平板筛选后通过PCR和RT-PCR分子验证。在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上测定?FoPLC4生物学性状。利用分生孢子接种黄瓜胚根测定?FoPLC4在黄瓜幼苗上的致病性。【结果】FoPLC4位于尖孢镰刀菌基因组的4号染色体,DNA全长3 282 bp,不含内含子,编码1 093个氨基酸;FoPLC4含有5个结构域,包括EF手形(EF-hand)区、PH(pleckstrin homology)区、C2区和2个催化区,属于PLCδ亚型。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oPLC4菌落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改变,但气生菌丝较疏松;?FoPLC4可以同时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只占孢子总数的12.1%,而野生型菌株在相同条件下只能产生小型分生孢子,?FoPLC4产孢量下降了82.2%。致病性测定表明?FoPLC4在黄瓜幼苗上的萎蔫症状明显减轻,接种10 d后病情指数下降了53.3%。回复突变体?FoPLC4/plc4在菌落生长、产孢和致病性等性状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PLC4全长3 282 bp,不含内含子,编码1 093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相比,?FoPLC4分生孢子的产孢类型明显改变、产孢数量和对黄瓜幼苗的致病性显著降低。FoPLC4在调控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形成和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以及甜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碳酸氢铵杀菌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碳酸氢铵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铵和亚硝酸钠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平板上的生长和土壤中的数量,且抑制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硝酸钠则无影响;培养基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对尖孢镰刀菌生长产生显著影响,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与pH值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pH值;硝化抑制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没有影响,但能够抑制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作用。[结论]碳酸氢铵中的氨可以杀灭尖孢镰刀菌,并且其转化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也能起到一定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八种中草药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4种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茄子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8种中草药的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中,地肤对4种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在70%以上,并与其他植物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鸦胆子的抑菌效果次之,在40%以上。不同溶剂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地肤氯仿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80.29%;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47.92%。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浙江省甜瓜枯萎病的生理小种类型,我们对已经鉴定的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melonis)病原菌TG-5采用蘸根法对甜瓜幼苗进行枯萎病接种试验,并利用甜瓜鉴别寄主确定生理小种。结果表明,Doublon、CM17-187和MR-1均表现为抗性,Charentais T表现为感性,因此,鉴定浙江省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TG-5为0号生理小种。并对12个甜瓜品种和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西州密25、丰登蜜19和丰登蜜25为抗病品种。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为这一地区甜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甜瓜生产栽培品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西瓜与南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大小对瓜类蔬菜萌发期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与千粒重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黄瓜、南瓜中粒种子的发芽势最高。除黄瓜的鲜、干重外,种子大小与三种瓜类的幼苗质量有关的各项指标均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防菌JK-2对尖孢镰刀菌抑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福建省永泰、福清、闽侯等6个县(市)采集西瓜、番茄和豇豆等作物的根际土壤,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到芽孢杆菌58株.采用目标病原菌多重菌株平行测定法,测定这58个菌株对6株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得到拮抗菌株3株,其中菌株JK-2(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的抑菌效果特别显著.对JK-2的抑菌谱调查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桃褐腐丛梗孢(Monilia laxa)和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K-2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热的稳定性较强,对蛋白酶K不敏感;盆栽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JK-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可达83.60%和78.9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西瓜潜隐病毒(Citrullus lanatus cryptic virus,CiLCV)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种传病害,研究旨在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with TaqMan probes,TaqMan-qPCR)检测技术,为开展种子、种苗带毒鉴定和病害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基于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北京西瓜产地发现了CiLCV,并克隆CiLCV的dsRNA1和dsRNA2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RT-PCR和TaqMan-qPCR检测方法。以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d mosaic 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甜瓜内源病毒(Cucumis melo endornavirus)、瓜类褪绿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8种常见病毒为对照进行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对方法灵敏度进行评价;进一步利用TaqMan-qPCR和RT-PCR技术监测我国葫芦科作物主产区的西瓜、黄瓜、甜瓜和南瓜(砧木)种苗带毒情况。【结果】通过分析获得的高质量小RNA数据,发现17条组装的contig与CiLCV基因组有较好同源性。进一步克隆获得CiLCV的dsRNA1和dsRNA2序列全长(分别为1 603和1 466 nt),发现其与河南省鉴定出的CiLCV同源性高达99.4%和99.8%(GenBank number KY081285、KY081284)。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对CiLCV有单一扩增条带;建立的TaqMan-qPCR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灵敏度,且能够检测到最低拷贝数为2×103的病毒,灵敏度是RT-PCR的100倍。同时,发现有1份来自北京的西瓜种苗检出了CiLCV,而其余地区的西瓜、黄瓜、甜瓜和南瓜(砧木)种苗均未检出该病毒,表明我国葫芦科作物主产区种苗带毒情况总体不高。【结论】建立的TaqMan-qPCR检测CiLCV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口岸和实验室开展CiLCV快速检测和精准鉴定。鉴于CiLCV可以通过种子、种苗等传播方式快速扩散,我国应重视种子、种苗的带毒检测,防止带毒种子、种苗流入生产环节进而调运扩散至全国,给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西瓜不同生长阶段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阶段西瓜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为了解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变化和生长活力等情况奠定试验基础。[方法]提取萌芽期、幼苗期、成苗期、子叶分化期和不定芽生长期西瓜种子的过氧化氢酶,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西瓜种子萌芽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成苗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酶活大小依次为萌芽期子叶分化期幼苗期不定芽生长期成苗期。西瓜实生苗在正常生长阶段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在子叶分化后不定芽生长阶段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提供了方法,同时为了解自然环境下生物机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近年来在甜瓜种植中发生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Ps1,Ps2)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寄主范围测定,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发现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除能侵染葫芦科植物西瓜、黄瓜、甜瓜、西葫芦、苦瓜、冬瓜、瓠瓜、丝瓜等外,还能侵染番茄、玉米、茄子、辣椒、菜豆等非葫芦科植物.  相似文献   

16.
于2009 ~ 2013年对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山边村大棚黄瓜病害进行调查及鉴定,结果表明:大棚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靶斑病、霜霉病、疫病、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病毒病与黑星病,其中靶斑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猝倒病、枯萎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7.
瓜类作物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甜瓜、西瓜、黄瓜、番瓜品种和甜瓜杂交F1、F2及回交后代为实验材料,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的瓜类作物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品种之间总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多数甜瓜杂交组合 F1代叶绿素含量呈现中亲值,少数能够表现出杂种优势,F2代和回交后代的分离结果表明甜瓜叶绿素含量由数量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瓜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出适合藏东高海拔(3 000 m左右)地区栽培的黄瓜、西瓜、甜瓜新品种共13个。包括津优4号、津优12号、津优6号、津优20号、津优40号、津优41号、荷兰微型黄瓜戴多星黄瓜;碧龙、蜜龙、瑞龙甜瓜;津花四号、津花一号、津花三号西瓜。  相似文献   

19.
桂系二号是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的中果型无籽西瓜新品种;果实高园形,一般单瓜重3 ̄4kg,表皮墨绿而隐暗花纹,皮厚1.0 ̄1.2cm,果肉鲜红,质嫩脆、汁多,白秕籽少,剖面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皮质坚韧,耐贮运,一般产量39t/hm2。200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证号为“桂审(瓜)2003003”。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适合在上海市金山地区种植西瓜的专用配方肥。[方法]以西瓜早春红玉二号为试验材料,在金山区漕泾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水库基地开展西甜瓜专用配方肥在西瓜上的应用试验,分析西瓜生长、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施用氮、磷、钾含量15-10-17的西甜瓜专用配方肥的西瓜植株长势比其他处理好,产量稍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大。[结论]在西瓜生产上,建议施用西甜瓜专用配方肥(N∶P∶K=15∶1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