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该瓜的主要特点: 1.生长快。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20多天,平均每天生长6~8厘米。试验记录:授粉后幼瓜生长20天,长度130厘  相似文献   

2.
砍瓜,顾名思义,不用等瓜成熟后才摘下食用,在生长期可以随意砍着食,食多少砍多少,天天食鲜瓜,被砍的截面梳出的瓜汁3分钟后即凝结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砍瓜一般长130厘米左右,单瓜重6~9公斤,亩栽300株,亩产10000公斤,产值达万元,可根据市场  相似文献   

3.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具有随砍随长的特性,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生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瓜长圆柱形,瓜色先绿后黄色,长130厘米左右,最长可迭150厘米,直径12—15厘米。砍瓜的主要特点:①愈合快。被砍的截面,其伤口迅速愈合,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②生长快。从开花授粉至成熟仅20多天,平均每天生长6—8  相似文献   

4.
<正> 砍瓜是一种瓜类新品种。顾名思义,这种瓜可以边生长,边砍部分食用,并且不影响其继续生长。砍瓜具有生长快(每天平均长6~8厘米)、产量高(株产达30千克)、瓜期长(可达7个月)、营养丰富(含可溶性固形物4.7%、碳水化合物4.34%、蛋白质1.01%、粗纤维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基质对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根系体积与驯化时间长短正相关,驯化后期苗脱水对其茎粗和鲜重生长变化不利,基质刨花和水苔对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锯末。建议在攀枝花市干热河谷区选用刨花作为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基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砍瓜是南瓜的一个品种,在生长期可边生长边砍着吃,吃多少,砍多少,被砍的截面伤口能愈合,并不影响瓜的继续生长而得名,堪称"天下奇瓜"。它集食用和观赏于一身,适应性强,对自然环境、土壤等要求不严,管理简单,生长快,产量高,瓜期长,皮薄肉厚,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中国各地均可在露地和保护地及房前屋后的空地、庭院种植。砍瓜既可凉拌也可炒食,还可腌制、拌馅、制作瓜干、瓜粉,特别是做汤,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7.
砍瓜是菜食类瓜中具有诸多优良性状的瓜,在生长期间砍掉一块后继续生长,顾名"砍瓜".砍瓜营养丰富,香糯可口,细腻、鲜嫩、皮薄,可馅食、炒菜、汤食.砍瓜的生长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砍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砍着吃的一个蔬菜新品种,其被砍的截面伤口愈合快,不影响瓜的正常是生长。一、主要特性 1.生长快。该瓜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需要20~25天,平均每天生长5~10厘米。  相似文献   

9.
李苹  李畅  姚芳 《农家致富》2007,(5):27-27
砍瓜是通过杂交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雄花着生在茎基20厘米处,雌花着生在茎基130厘米处,主蔓结瓜为主。瓜为长圆柱形,瓜色先由绿后变金黄色。每株结瓜13~15条,瓜长一般90~130厘米,直径12~15厘米,单瓜重6~9公斤。在生长期的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砍瓜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新型绿色保健蔬菜新品种,以其品质优良和独特的生长性能而堪称“天下奇瓜”,其独特之处在于可随砍随长,被砍截面的伤口可迅速愈合并继续生长,成熟后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储存期长达180天以上。该瓜皮薄肉嫩,肉质致密、甜脆而香糯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药剂处理对黑枸杞扦插根茎发育的促进效果,本文选择3种不同的药剂处理(A:维瑞玛+海绿素,B:阿迈速+生根龙,C:润苗+利姆)为试验组,以清水扦插为对照,对黑枸杞扦插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直径及叶片长度、叶片表面积、扦插萌芽率、新梢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根龙(500倍)+阿迈速(500倍)药剂配施对扦插萌芽率及扦插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较清水处理扦插萌芽率提高21.63%,新梢生长量较清水处理高17.42%。同时,对黑枸杞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径、根系体积、叶片总长、叶面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别提高了159%、57.05%、54.26%、142%、51.31%和35.54%。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苜蓿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苜蓿不同部位茎段和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中部茎段插穗生根能力最好,其生根率(85.4%)、根系效果指数(0.77)和根干重(0.0287 g)均高于其他茎段;中部茎段插穗的生根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茎段,根系总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茎段;但中部茎段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基部茎段,不同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以劈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94.7%)、根系效果指数(1.21)和根干重(0.0382g)均高于其他处理;生根数、根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处理;扦插生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个处理;但劈插处理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斜口处理,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明显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减少主茎高度和主茎干重,增加主茎粗度、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同时可影响分枝的生长发育,培育出相对较低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和较短分枝位长,促进分枝数、分枝平均长度和分枝干重明显增加。就扦插苗打顶时间而言,扦插时打顶处理明显要优于插后1周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调控技术对板栗根系构型的影响和对板栗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培育高质量板栗苗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板栗苗木为对象进行切根(切根深度分别为12、8、4 cm、CK)及不同形态氮素(尿素、硝酸钠、CK)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苗高生长量最大的处理为X2N2,地径生长量最大的处理为X4N1,不同处理苗木地径生长量差异性不显著;在同样切根深度的处理下,施用尿素的苗木在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上均大于施用硝酸钠的苗木,也即NH^+4较NO^-3对板栗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X1N1、X2N1、X2N3处理在不同径级侧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上分别达到最高,差异性显著(P<0.05)。综合考虑苗木根系指标和形态指标,X2N1即切根深度8 cm结合施用尿素为板栗苗木根系的最佳调控处理。  相似文献   

15.
早实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肖千文  廖运洪  蒲光兰  张丽  韦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5-11836,11855
[目的]为早实核桃的生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春、夏季修剪早实核桃采穗圃,探讨不同的修剪强度对不同品系和树龄的核桃树的修剪效应。[结果]3~5月的重短截可显著促进新枝生长,抽枝基径1.51cm,平均长度93.24cm,满足接穗生产的要求;7~8月修剪的枝条抽生能力差,不能达到接穗的要求。同一品系不同强度修剪后,新枝生长差异显著;重短截对4个核桃品系的新枝长度和基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抽枝基径1.22~1.59cm。中短截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早实核桃新枝的生长,抽枝基径、长度平均达1.42、91.92cm;3年生和5年生早实核桃重短截处理的新枝长度、基径生长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早实核桃春季修剪明显优于夏季修剪。重短截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品系的早实核桃修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生根粉(ABT)对小叶榕小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为小叶榕小枝扦插快速规模化繁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2年8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直径0.8~1.5 cm的两年生小叶榕插穗,分别浸泡于200、400、600、800、100 mg/L的NAA、IBA、ABT溶液中5 min,处理后扦插于不同基质中.2012年10月一次性起苗观察并统计每处理小叶榕插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成活率、平均梢长和平均梢数.[结果]以600 mg/L的NAA和1000 mg/L的ABT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达60.0%和50.0%,IBA处理只有600 mg/L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不同基质处理小叶榕扦插成活率差异明显,壤土最有利于插穗的生长,扦插成活率达45%.[结论]直径0.8~1.5 cm的小叶榕小枝插穗经600 mg/L的NAA处理、在壤土中扦插的繁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种苗智能化快繁的莲雾扦插苗为材料,通过对苗株的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根重、株高、干粗、梢数、梢长、梢叶数等9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探讨莲雾扦插苗质量标准评价性状的选择及其指标分级。结果表明:地上部的株高、干粗性状与其余各性状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两性状可较好反映地上部生长状况;根系性状中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三者间的相关性较差,综合三者性状方可较好地反映苗株根系发达程度。苗株株高、干粗、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可作为莲雾扦插苗株质量标准的评价性状,文中对评价性状进行分级,并制定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8.
影响花楸树嫩枝扦插成活率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花楸树嫩枝扦插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激素、激素浓度以及不同母树年龄对嫩枝插穗成活的影响,测定了生根率以及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鲜根重等根部形态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花楸树嫩枝扦插最优组合为选取3年生母树的嫩枝插穗,在珍珠岩、草炭和蛭石等体积混合的基质中,以2 200 mg/kg的NAA为外源激素采用速蘸扦插可以显著提高生根率,生根率最高达到89.66%,并且该组合对花楸树生根后期的根部的生长发育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常用甜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嫩枝扦插方式,研究IAA、IBA、NAA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吉塞拉6号的成活率、生根率、根粗、根长、须根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管理条件下,采用1 000 mg/L IAA+1 000 mg/L IBA的混合生长调节剂速蘸插条7~8 s后,吉塞拉6号嫩枝扦插效果最佳,其生根率能达到97.87%,平均根粗可以达到2.815 70 mm,平均根长为65.392 80 mm,单个不定根上的最多须根数较多,平均每株带须根的不定根数和平均每株须根数比其他处理多。  相似文献   

20.
采伐强度对落叶松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乌尔其汉林业局和根河林业局的实测资料为依据,研究采伐强度对落叶松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林分直径的生长随彩伐强度的加大而增加;蓄积生长是随采伐强度增加而明显提高,采伐强度大小时林分高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