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重在总结不同种植方式,对于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且了解其表现的差异性效果,其中涉及到置种方式主要有胚面向上、向下、斜向上、斜向下及果柄向上、向下,一共六种置种方法,针对玉米种子平均发芽率、发展势及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证实其中种植效果最好的方式为胚面向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玉米品质育种进程,在作物育种中往往将种子横切为两半,用带胚的半粒种子进行繁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于品质分析,便于优质品种选育.研究以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将部分种子横切,以整粒玉米种子及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分别为对照1(CK1)和对照2(CK2),对半粒种子分别覆砂1cm,2cm,3cm,4cm,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等发芽特性,研究覆砂厚度对半粒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最高;半粒玉米种子覆砂1cm的各项发芽特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覆砂3cm以上,发芽特性明显降低.说明采用玉米半粒种子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为了保证出苗率,覆砂不宜过厚.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种子的发芽率,测出种子的发芽潜力,进而估测它的播种价值。种子的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出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增收。因此,做好发芽试验、掌握种子的发芽率对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用种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如何做好玉米种子的发芽试验,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BP纸床发芽法中种胚朝向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育10号和通吉100两个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BP纸床发芽法中不同种胚朝向对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P发芽法中两玉米品种种胚向下放置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高于种胚向上放置的结果。在此试验条件下,选取种胚向下进行发芽试验可以获得更好的发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玉米品质育种进程,在作物育种中往往将种子横切为两半,用带胚的半粒种子进行繁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于品质分析,便于优质品种选育。研究以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将部分种子横切,以整粒玉米种子及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分别为对照1(CK 1)和对照2(CK2),对半粒种子分别覆砂1cm,2cm,3cm,4cm,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等发芽特性,研究覆砂厚度对半粒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最高;半粒玉米种子覆砂1cm的各项发芽特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覆砂3cm以上,发芽特性明显降低。说明采用玉米半粒种子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为了保证出苗率,覆砂不宜过厚。  相似文献   

6.
发芽率及发芽势是检验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种子分级的重要依据。不同发芽条件是种子发芽试验成败和试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关键。目前在蔬菜种子检验中仍采用普通发芽试验,(即培养皿发芽),此法发芽效果不佳,且时间较长,占有的空间大。尤其茄子、芹菜、甜椒发芽率较低,不便于管理和观察,为探索简便易行的方法,经几年的试验认为蔬菜作物采用滤纸卷发芽试验快,效果好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以饲料油菜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进行不同浓度CuSO4胁迫下种子发芽试验(浓度梯度设0、20、40、80、160、320 mg/L),测定胚根长、胚鲜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脂肪酶活性等,研究铜胁迫对饲料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0、40 mg/L)铜处理能促进饲料油菜种子的萌发,种子胚根长、胚鲜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脂肪酶活性等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20 mg/L处理差异显著;但随着铜浓度的进一步增大,种子发芽性能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低浓度铜刺激对饲料油菜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铜胁迫对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纪亚君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41-14642
[目的]确定燕麦种子的最适储藏时间。[方法]以燕麦品种青引1号为试材,选取2003~2008年各个年份存贮的饱满种子,分别采用3种发芽方法(培养皿法、土埋法和砂粒法)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储藏时间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结果]燕麦种子储藏时间对种子发芽力有极显著影响。贮存第1—2年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年提高,且贮存第2年的达最大,分别为96.5%、78.5%和41.3%,当年种子由于处于休眠阶段,上述3个测定值均最低,分别为76%、62.7%和33.4%。贮存3年后,发芽率逐年降低约5%~6%。3种发芽方法中,砂粒法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培养皿法和土埋法。[结论]燕麦种子的最适储藏时间为1—3年,存放8—9年的燕麦种子则失去发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出适于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蓝盆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其对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纸间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没有种子发芽且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结论]蓝盆花种子发芽适宜的浸种温度为40℃,纸间为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测定和高温催芽试验3种活力测定方法,并将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标、低温发芽10 d的发芽率和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与田间成苗率相关系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催芽法可以作为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期找出适于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其繁殖效率,更为进一步制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发芽床类型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上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肋柱花种子适宜发芽条件为浸种温度为40℃,砂上为种子发芽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2.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0+9256
[目的]研究浸种温度及时间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适合其发芽的温度和用水浸种的时间。[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皿发芽法。浸泡温度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在8、14、22、26℃下用蒸馏水浸泡40 min;浸泡时间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分别于22℃下用蒸馏水浸泡10、20、30、40、50、60 min,不浸泡种子为对照(CK)。[结果]影响小根蒜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14℃有利于小根蒜种子发芽,低于或高于14℃均不利于其种发芽。浸种20 min以上都能提高小根蒜种子的发芽率,而浸种40 min的小根蒜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结论]在14℃下用蒸馏水浸种40 min后小根蒜种子发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用常规发芽皿法和培养基法对常温保存了2年至20年的2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实生种子进行了种子萌发等试验,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移栽成活率等常规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保存的马铃薯种子在15年内基本上具有正常的萌发及生长活力。培养基上的辅助发芽能增强种子萌发能力及促进幼苗健壮与发育。  相似文献   

14.
白蜡种子发芽能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胚法和四唑染色法分别测定了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种子的生活力,并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测定了该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为66.0%,离体胚法测定的生活力为70.5%。发芽率测定中,清水浸种21 d或用200 mg.L-1赤霉素浸种60 h后白蜡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分别为60.5%和59.5%。采用相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分别浸种36、48 h后,发芽率分别为49.25%和53.5%,远低于前2个处理的发芽率结果。同批种子采用浸种1 d、再去除果翅的方法测得的发芽率仅为22%。从种子发芽能力各测定法历时天数来看,四唑染色法所需时间最短,约为8 d;清水浸种需要时间最长,为34 d;而离体胚法和赤霉素浸种60 h的处理分别需要15.0、17.5 d。可见,某些单位采用清水浸种1 d即进行发芽试验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赤霉素处理是白蜡种子发芽率测定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16.
垂盆草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垂盆草2~4 mm带腋芽茎段作为包埋外植体,研究海藻酸钠浓度、激素配比、活性炭、离子交换时间及人工种子培养条件对人工种子成型、萌发及成苗的影响,探索适合垂盆草的人工种子制作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滴珠法,以MS+4%海藻酸钠+1.0 mg·L-1 6-BA+0.1 mg·L-1GA3+0.5 mg·L-1 NAA为人工胚乳,与2% CaCl2水溶液发生离子交换反应15 min后获得的人工种子呈规则的球形、富弹性,在MS培养基中培养20 d萌发率达95%,30 d生根率达90%,在培养皿中催芽成苗率达60%,为制备垂盆草人工种子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独蒜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观察和萌发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独蒜兰种子无菌非共生萌发条件及萌发过程中原球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对独蒜兰种子萌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独蒜兰种子的发育过程中,种胚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胚转绿后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另一种是胚还未转绿时就突破种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百日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室内模拟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a2SO4(0、50、100、150、200、250mmol/L)和Na2CO3(0、30、60、90、120、150mmol/L)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生长的反应,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单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和活力指  相似文献   

19.
以早熟梨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胚龄大小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早熟梨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诱导新梨7号胚萌发和子叶转绿方面与White培养基相似,而在培养后期促进生根和成苗率方面优于White培养基;适宜培养基激素浓度比例为2.0 mg/L 6-BA+0.1 mg/L NAA;以胚龄85 d以后的幼胚培养较易成功。低温预处理对促进65 d和75 d胚龄的幼胚萌发和成苗效果优于85 d以后梨胚,且低温处理对胚萌发、子叶转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根率和成苗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