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田杂草会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杂草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农田杂草的危害与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农田杂草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农田杂草防治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田杂草会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应该根据农田杂草生物特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杂草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先对农田杂草具备的生物特性进行分析,再对农田杂草的危害与影响、自然环境对农田杂草产生的影响进地研究,最后提出了多种农田杂草防治技术,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 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田杂草防治中的化学用药原则解析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基础地位,从古至今清除杂草也一直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顽固问题,而应对这一问题也有各种解决方法不断出现,尤其是现在农田中化学用药防治杂草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基于此就农田杂草防治中的化学用药原理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中应用到的技术,使得更加专业的进行杂草的防治,从而更推动经济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营养,一直以来都是农民防治的对象,但是近年来部分杂草已经产生抗药性,已经很难去除,本文介绍了利用农田杂草生物学特性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问: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情况咋样?答:内蒙古保护性耕作发展很快,全区实施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在部分作物农田杂草发生密度增大、发生频度增加,防治难度加大,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效益的发挥。农田杂草危害问题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问: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情况咋样?答:内蒙古保护性耕作发展很快,全区实施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在部分作物农田杂草发生密度增大、发生频度增加,防治难度加大,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效益的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杂草危害、演替、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等问题仍相当严重 ,应进一步加强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基础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付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37-137,173
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农业防控技术控制农田杂草,为农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光温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种植,杂草周年为害,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生物因子。目前,广东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在控制农田杂草危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杂草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导致杂草种群演替及抗药性问题突出,除草剂药害问题频发,防治成本增加的同时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适应杂草防控的智能化和机械化手段不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组建产学研联盟,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杂草统防统治及基层从业者培训。  相似文献   

12.
硬茬复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和虫害,大豆平均增产19.4%,玉米平均增产26.2%。  相似文献   

13.
检疫口岸假高粱检出率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疫杂草假高粱可随进口粮食从国外传入我国 ,并造成入侵。对 2 0 0 0~ 2 0 0 2年张家港假高粱的检疫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进口粮食中夹带假高粱非常普遍 ,假高粱的检出率虽在不同的进口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同一地区在年度间、季节间以及批次间的变化不显著。提出了目前应采取的防除措施 ,分别为人工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 ;并提出对进口的夹带假高粱的粮食要实行登记监测。最后提出了提高假高粱检出率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4.
茶园不同控草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不同茶园杂草防控措施的效果,寻找出成本低、效果佳、无污染的除草方式,为防控茶园草害发生及指导茶农科学除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茶树自然生长为对照(CK),设套种绿豆(生物竞争)、人工除草(人工铲除)、剪枝覆盖(物理抑制)及喷施除草醋(化学清除)等4种不同控草处理,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杂草数量、种类及株高等,计算杂草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试验区茶园共滋生杂草13科20属20种,4种不同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种类、数量、密度和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茶园杂草种类减少1~8种,数量减幅16.62%~89.06%,密度抑制幅度4.18%~100.00%,除套种绿豆处理下个别草种株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外,其余处理对茶园杂草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得出茶园杂草防控效果依次为除草醋>剪枝覆盖>人工除草>套种绿豆.[结论]喷施除草醋和剪枝覆盖处理对茶园杂草防控效果表现尤为突出,可在当前茶园生产实际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3~6月开展了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稻草覆盖、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4种措施控制茶园春季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对茶园春季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与化学除草结果相当,对茶园主要杂草的株高也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间种三叶草处理措施对茶园主要杂草数量、生物量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化学除草对茶园各种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以上,主要杂草平均株高仅为3.72 cm;中耕除草对茶园主要杂草防效不及稻草覆盖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6.
铁苋菜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属于旱田难防杂草。采用商品化除草剂硝磺草酮及巴佰金对铁苋菜进行室内防除试验,同时验证与硝磺草酮及巴佰金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对其的防除活性。结果表明,结构类似的除草化合物对铁苋菜的防除活性较为接近;铁苋菜作为新的生测靶标,可应用于化合物除草活性生测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88~1989年,作者在开化、临安、龙泉3县试验点,采用8种除草剂,以不同剂量,混用或单用,对1~3年生杉木幼龄林作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盖灌能除草除灌效果最好。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比,每年可节约费用81.8~101.6元/h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粉剂除草剂(14%乙·苄可湿性粉剂)颗粒表面活性改良后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每公顷用改良后除草剂600 g 15 d后的防效达到88.2%、79.7%,与常规除草剂750 g的防效相当;30 d后,其防效仍为89.1%、88.0%,但常规除草剂750 g/hm2的防效明显下降,仅为64.6%和73.7%.因此,除草剂改良后能显著减少使用量、提高防除效果和延长除草有效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持续关注,生物防治成为目前杂草防治的热点。该文概述了杂草生物防治的定义与方法,分析了我国杂草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选用禾耐斯、金都尔、氟乐灵、丁草胺4种芽前除草剂,对薇菜播孢基质进行除草并对其孢子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禾耐斯、氟乐灵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综合防效可达90%以上,对孢子的萌发虽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生产需要量。金都尔、丁草胺的除草效果低于前2种除草剂,对薇菜孢子萌发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为禾耐斯是薇菜孢子繁殖基质的首选芽前除草剂,氟乐灵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