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在中式香肠中添加紫色蔬菜汁,以替代硝酸盐、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方法]以猪肉为原料,添加不同花色苷浓度的3种紫色蔬菜汁制作中式香肠,以亚硝酸盐作为阳性对照,研究3种紫色蔬菜汁对中式香肠pH、色泽、过氧化值(POV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影响,选出最佳的花色苷添加浓度,并分析3种紫色蔬菜汁香肠的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果]添加花色苷最佳浓度分别为0.15 mg/mL的紫甘蓝汁、0.10 mg/mL的紫薯汁和0.10 mg/mL的紫苋菜汁,可以改善香肠的品质,使香肠的pH、a*值、POV值和TVB-N值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能达到添加亚硝酸钠香肠的效果。3种紫色蔬菜汁香肠的风味物质主要是醛类,其次是烃类。此外,添加蔬菜汁的香肠中还含有维生素D3。[结论]将紫色蔬菜汁添加到香肠中可达到添加合成亚硝酸盐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传统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的好氧菌总数、厌养菌总数、乳酸菌总数、嗜冷菌总数、酵母和霉菌总数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和分析,为我国传统中式香肠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工艺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替代亚硝酸盐,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色素和包装方式(散装、真空包装)对中式香肠短期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根据使用色素的不同,设以下处理:B组,空白对照,不添加色素;N组,添加100 mg·kg-1亚硝酸钠;G组,添加糖化血红蛋白色素(G-Hb)与异抗坏血酸钠;F组,添加G-Hb与番茄红素.结果显示,G组对中式香肠的色泽有明...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的理化特性、生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的水分活度和水分均在干燥前16 d迅速下降,然后缓慢降低;pH则在干燥前12 d迅速下降,然后缓慢降低;蛋白质、脂肪和滴定酸度均在干燥前12 d迅速升高,然后缓慢上升;N aC l含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一直显著上升;总糖虽然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不明显;色度在干燥前8 d迅速上升,然后快速下降;除非蛋白氮外,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硫代巴比妥酸值、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均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好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嗜冷菌总数、酵母和霉菌总数均在干燥前12 d呈上升趋势,然后迅速下降;乳酸菌总数在干燥前8 d呈上升趋势,然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
施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77-3078
[目的]研究用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复合护色剂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添加量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红曲色素、异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添加量以及贮藏时间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中式香肠发色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异抗坏血酸钠〉贮藏天数〉红曲色素〉亚硝酸钠;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为:红曲色素0.24 g/kg、异抗坏血酸钠0.60 g/kg、亚硝酸钠40mg/kg,在0~5℃下贮藏天数可达60 d。[结论]研究结果为生产出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中式香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32种中草药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淑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61-1362,1366
[目的]研究连翘(FRUCTUS FORSYTHIAE)、黄连(RHIZOMA COPTIDIS)和刺五加(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ACAN-THOPANACTS SENTICOSI)等32味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利用95%乙醇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32种中草药中,虎杖等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连翘等2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连翘和黄连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4和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6和8 mg/ml。[结论]虎杖和连翘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传统发酵干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发酵剂,采用传统中式干发酵香肠制备工艺制备香肠。通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生产干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从香肠中鉴定的挥发性物质有37种,其中酯类占全部挥发性成分含量的42.07%、醛类占31.22%,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8.
刘世旺  徐艳霞  郑永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383-7384,7387
研究连翘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连翘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来研究连翘的抑菌作用特点。结果发现0.01 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0.10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表明,连翘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酵香肠中亚硝酸盐替代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赋予肉制品诱人的色泽,并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可与胺类物质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综述了亚硝酸盐在发酵香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同时对降低发酵香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作了介绍,并对低亚硝发酵香肠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式香肠自然晾挂成熟过程中,好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嗜冷菌总数、酵母和霉菌总数从第1d至第12d逐渐上升,然后下降;乳酸菌总数从第1d至第8d逐渐增加,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11.
"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是由连翘、金银花、黄芩等中药混合提取配制而成的复方制剂。为了筛选最佳工艺和配方,采用杯碟法分别对不同提取工艺和配方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4种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炎毒热清"中药注射剂复方A~复方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复方1~复方6的抑菌作用显著,尤其是复方F的抑菌作用最显著。在复方1~复方6中,复方6的抑菌作用较其他复方显著。全部复方对大肠杆菌效果不明显。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复方F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预选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连翘和板蓝根的致突变作用,以蚕豆和小鼠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连翘和板蓝根水煎液为诱变剂,测定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中药水煎液能诱发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P<0.05或P<0.01),且随处理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剂量下,板蓝根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比连翘高。中药水煎液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等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高剂量的中药水煎液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其中板蓝根的致突变效应比连翘强。  相似文献   

13.
张世涛  刘艳芳  彭雪萍  周冰  操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49-10049,10058
苹果汁生产废渣经70%乙醇提取制得苹果多酚(AP),与BHT(1∶1)复配后,按0.02%的比例加入灌肠,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复配物的灌肠抗氧化性是空白的12.8倍,风味明显改善,抗氧化效果明显,能使得灌肠保鲜期延长半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柏木生长量与树龄的关系、生长率与树龄的关系,提出了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几个简单公式。这些简单公式能比较方便和比较精确地根据树龄测定出柏木的生长量和生长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卢氏县连翘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存在的不足,从选育优良品种、提高连翘非药用价值、规范连翘采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连翘产业的建议,以期为当地连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锋仪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2-11623,11626
中国式景观具备极高的审美意义。在中国式景观构建中,诗歌文化使景观的审美高度上升到精神层面,并创造出由诗像、诗情、诗意、诗境构成的中国式景观感知系统。通过"诗意空间"、"和谐空间"、"联想空间"与"美育空间"所呈现的多维交叉状态使得中国式景观充满神奇、神秘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连翘对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蛋白CaN 转录表达变化,探讨其免疫调控机制。【方法】用含药血清培养鸡脾T淋巴细胞并以OVA和ConA体外干预诱导;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Ca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信号蛋白CaN转录、表达在0.1% OVA的情况下无血清组和正常血清组高于其它实验组,与10%OVA相比差异显著(P<0.05)。0.1%OVA浓度下,抗病毒口服液与复方连翘血清组的CaN表达均有明显降低,但两者之间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别;复方连翘血清组在10%OVA条件下的CaN转录表达,与无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连翘可能通过调节信号转导通路第一个接头蛋白CaN的转录表达来影响Th的分化进而实现对机体的免疫调控,同时也表明复方连翘通过双向调节、多环节、多途径实现的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连翘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连翘对大肠杆菌R质粒的消除作用,使其重新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将大肠杆菌DH5α制备成感受态后,导入含有Ampr基因的质粒,再用连翘作用转化后的大肠杆菌,经培养12h后,挑出亚抑菌浓度的菌落涂于含有Amp的平板上培养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并通过电泳检测是否消除质粒。结果:在含有Amp平板上无大肠杆菌生长,在不含Amp的平板上细菌生长良好,质粒DNA电泳检测结果经中药作用过的大肠杆菌无质粒带,表明连翘对质粒具有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