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泉佚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120-121,125
选择了90%乙草胺乳油、60%滴丁.辛酰溴乳油、48%氟乐灵乳油、48%仲丁灵乳油、12%烯草酮乳油、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等6种除草剂,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其对白三叶草种萌发、根伸长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48%仲丁灵乳油、48%氟乐灵乳油、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对草种发芽抑制作用较弱,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对根伸长抑制作用较弱,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12%烯草酮乳油对鲜重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仲丁灵乳油     
《农技服务》2009,26(2):96-96
<正>1仲丁灵简介又名地乐胺、比达宁、硝苯胺灵、双丁乐灵、止芽素、A~820、Amchem70-25、AmchemA-820,TAMEX。对人畜低毒,主要有48%、36%乳油2种剂型。1.1特点仲丁灵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其作用与氟乐灵相似,药剂进入植物体后,主要抑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幼芽及幼根生长。亦可作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生产上黄芪田除草难的问题。[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5种芽前封闭除草剂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选用无药害除草剂进行田间杂草防控试验。[结果]330 g/L二甲戊灵、48%仲丁灵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无影响,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5.00%、72.78%,且黄芪幼苗无药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 d,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和仲丁灵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50 d,综合防效均在70%以上,且2种药剂均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防效在80%以上;而高浓度的仲丁灵(4 530 m L/hm2)对黄芪的株高及鲜重有一定影响。[结论]黄芪田防除杂草可施用二甲戊灵及仲丁灵,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 650~1 950、2 250~3 000 m L/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抑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5—6月分别在抚州市宜黄、乐安、广昌、资溪4个产烟县开展了12.5%氟节胺乳油(控打)、40%氟节胺散粒剂(芽毕)、37.3%仲丁灵乳油(芽畏)3种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7.3%仲丁灵乳油的抑芽效果略好于氟节胺,40%氟节胺散粒剂250倍液略好于12.5%氟节胺乳油,12.5%氟节胺乳油稀释250倍略好于稀释300倍,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化学抑芽剂均可有效抑制烟草腋芽生长,施药后首次出现腋芽时间较清水对照均有推迟,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氟节胺可以替代二甲戊灵、仲丁灵等常用化学抑芽剂,以达到控制农药残留、保障烟叶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48%仲丁灵这一芽前除草剂在麦套玉米也及水稻田间进行除草试验,证实除草效果明显、用药成本低,并有促进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48%仲丁灵乳油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苯胺类除草剂48%仲丁灵乳油在北方移栽水稻田应用的可行性,2008年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药剂的杀草谱、除草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7 d施用48%仲丁灵乳油3000~3750 g.hm-2(有效成分1440~1800 g.hm-2),对移栽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具有较高的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野慈姑具有明显的兼治作用,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85团9连连续2年将仲丁灵用于打瓜田中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8%仲丁灵乳油对稗草、狗尾草、灰藜等1年生禾本科及部分小粒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具有成本低、防效高、安全性好的特点,现已在当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化学抑制剂仲丁灵的抑芽机制,为西瓜省力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稀释70倍的37.3%仲丁灵乳油对西瓜腋芽进行涂抹,研究仲丁灵对西瓜腋芽细胞膜通透性、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通过使用化学抑芽剂仲丁灵,西瓜腋芽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了改变,施药后7 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鲜质量)达到最大值,为5 441.09 U/(g·min),SOD活性(鲜质量)在施药后14 d也达到峰值,为140.49 U/g,PPO、PAL活性(鲜质量)分别在施药后21、14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96.60 U/(g·min)、86.83 U/(g·h)。4种防御酶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的不同时间,使西瓜腋芽生长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由结果可知,防御酶的活性和细胞膜通透性可作为研究仲丁灵抑制西瓜腋芽生长机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25-828
为明确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田普45%微囊悬浮剂·二甲戊灵乳油1.950 kg/hm~2和48%仲丁灵乳油3.375 L/hm~2这2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对总杂草株防除效果也较好,而且相应小区花生产量与人工除草小区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小区,且对花生及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无药害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化学药剂对苗圃杂草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芽前喷施仲丁灵对禾本科杂草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阔叶类杂草抑制效果不大;苗期除草以农富757的效果最好。使用除草剂除草可以节省除草时间,缓解农忙时的用工困难。  相似文献   

11.
白三叶和高羊茅不同品种对萝卜幼苗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水浸提液进行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比较了白三叶和高羊茅种间及白三叶海发(Haifa)、铺地(Persistent)、威亚(Huia)、瑞德(Rivendai)4个品种和高羊茅威加斯(Vegas)、法恩(Fawn)、巴比伦(Babilan)3个品种间的化感作用差异,并初步探讨了白三叶和高羊茅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机制。结果表明,所用品种的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三叶的抑制作用大于高羊茅,且品种间存在显差异。化感物质进一步的试验表明,白三叶和高羊茅释放的酚类能显抑制萝卜幼苗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9个白三叶品种(海发、惠亚、超级惠亚、碧胜、G18、鄂牧1号、克塞、皮陶、克劳)为试材,分别进行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渗透胁迫种子发芽试验和苗期盆栽干旱–复水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白三叶品种耐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萌发期PEG胁迫抑制了种子萌发,但各品种不同的萌发指标对PEG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受抑制较为明显,发芽势和发芽率受抑制较轻微;萌发期耐旱性评价时权重较高的指标是相对根系体积、相对根系表面积和相对活力指数;苗期各品种对干旱的反应差异较大,大部分品种的根系生长因干旱胁迫而受抑制;苗期权重较高的指标是存活率、相对根系体积、相对地上生物干质量。各品种萌发期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海发、惠亚、超级惠亚、碧胜、G18、鄂牧1号、克塞、皮陶、克劳;苗期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克塞、超级惠亚、克劳、惠亚、鄂牧1号、碧胜、海发、G18、皮陶;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排序间没有相关性。超级惠亚的综合耐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杭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引种适应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高羊茅等19个国外冷季型草坪草品种在杭州地区进行了为期2a的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6个参试的高羊茅品种和2个白三叶品种都有较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其中高羊茅以Montauck,Hounclog5。Bonsai和Vegas表现最优。白三叶以Tahora最好。多年生黑麦草和翦股颖抗热性较差。但可以作为冬季暖地型草坪草混播材料。草地早熟禾观赏性比较好。但有黄绿期。适合作为混播材料。表3参17  相似文献   

14.
采用2种牧草总密度保持不变而组成种比例在0~1变化的替代试验法,设白三叶100%(A)、白三叶75%+狗牙根25%(B)、白三叶50%+狗牙根50%(C)、白三叶25%+狗牙根75%(D)、狗牙根100%(E)5种处理,研究混播组合播种后3年的地上生产力和种间竞争动态.结果表明:建植第1年,3种混播组合的地上生物量高于...  相似文献   

15.
熊刚  籍汝琳  马永甫  熊运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67-15769
[目的]对重庆地区新推广的6个草坪草种进行抗旱性比较。[方法]对试验组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每3d记录草坪外观质量,并参照NTEP9分制评价法分别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草坪外观质量。同时自干旱胁迫开始后,每3d对草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3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6个试验草种的抗旱能力排序为马蹄金〉肯塔基早熟禾〉红三叶〉高羊茅〉紫花苜蓿〉白三叶,马蹄金和肯塔基早熟禾是适宜在重庆地区生长的草种,白三叶不适合种植在重庆地区。[结论]该试验为重庆地区建设抗旱性草坪选择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优良的红三叶品种,对1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6p-2484品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4.0%和72.3%;06p-2426品种生育期较长、绝对高度最矮、小叶长度和宽度均最大、茎秆最细,是一种观赏性极好的坪用型红三叶资源;06p-2134品种绝对高度最高,而自然高度最矮,说明其匍匐性较强;06p-2426品种和06p-2134品种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李北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30-17032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3种改良剂(骨粉、沸石、骨粉+沸石)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形态及形态间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加入改良剂后明显提高了土壤pH值,土壤中重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可交换态降低了37.5%~99.8%。土壤中Cu、Zn、Pb再分配系数接近于1.00,结合强度系数在0.80左右。Cd再分配系数从1.00~1.76,结合强度系数在0.25~0.44。[结论]沸石和骨粉是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的改良剂,两者配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中黑盲蝽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昊  黄晓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11-4612
系统调查三叶草草坪,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黑盲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黑盲蝽种群在三叶草坪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中黑盲蝽本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法提出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成熟度的红三叶种子和种皮呈现不同颜色。由于红三叶开花期较长,收获时同一种批中种子的成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明确红三叶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以红三叶同一种子批中的黄色、黄褐色、褐色以及混色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干旱发芽试验,检测其萌发指标、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紫外吸光值(OD值),综合评价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红三叶种子的萌发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平均发芽天数最少。同时黄色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最小,且显著小于其他颜色种子,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也表明,红三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颜色的红三叶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黄色、褐色、混色、黄褐色种子,试验结果可为红三叶种子的清选加工和适期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