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硝化抑制剂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营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 2∶3 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2.
磷、钾和不同氮源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磷、钾和不同氮源(NO3--N、NH4 -N)对小白菜产量的形成对其主要品质的影响,为小白菜生产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利用416-B混合最优设计和SAS分析,建立不同氮源、磷、钾与小白菜产量、Vc含量和硝酸盐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氮源、磷、钾的浓度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是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氮素是形成产量的重要因素;硝态含量与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的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铵态氮则能增加小白菜产量,降低其硝酸盐积累。磷、钾能明显地改善小白菜的品质。适宜的不同氮源、磷和钾浓度及相互比例,有利于小白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本试验推荐的理论配方,硝态氮、磷、钾和铵态氮的浓度分别是:7.94 mmo/L、1.12 mmol/L、5.51 mmol/L和2.08 mmol/L。  相似文献   

3.
通过营养液配制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为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16-B混合最优设计,利用SAS软件建立不同氮源(NO3^--N,NH4^+-N)、磷、钾与保护地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最主要原因,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铵态氮则可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磷、钾也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降低。不同氮源、磷、钾之间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营养液中的不同氮源、磷、钾的数量及相互比例,可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培的方法,对不同营养液配方种植的小白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浓度为4 ̄8mmol/L时,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小白菜鲜重和硝酸盐含量,但维生素C含量反而减少。提高营养液配方中磷、钾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增加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提高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建议小白菜无土栽培基质种植氮浓度为8mmol/L以上,磷、钾浓度也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利用基质培方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萝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磷>钾,对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无土栽培萝卜时最佳营养液组合方案为N 132~241mg/kg、P2O5 89~129mg/kg、K2O 367~533mg/kg;在保证硝酸盐含量较低(<785mg/kg)的情况下,获得最高产量(920g/株)时氮、磷、钾三者的水平分别为N 294mg/kg、R2O5 85 mg/kg、K2O 329mg/kg,三者之间的比例为NP2O5K2O=11.8311.6.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叶片硝酸盐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 ,配施足量的磷、钾肥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 ;配施适量的氯化钠 ,其增产效果与氯化钾相近。故在蔬菜生产中 ,可适量施用人粪尿 ,这对于缓解我国钾肥紧张的状况和提高蔬菜产量有一定意义。小白菜叶片的硝酸盐和钠离子含量苗期 >旺长期 >成熟期 ;磷、钾含量成熟期 >旺长期 >苗期 ;全氮含量各生育期相似。所以 ,从减少硝酸盐和增加矿质元素的摄入的角度看 ,食用成熟蔬菜优于幼嫩蔬菜。施用磷、钾、钠一般能提高小白菜叶片的磷、钾、钠含量 ,但在旺盛生长的蔬菜叶片内 ,磷、钾出现稀释效应 ;营养不良和生长受到抑制时 ,磷、钾出现浓缩效应。此外 ,蔬菜叶片的硝酸盐与钾、有机态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与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所以 ,为了降低蔬菜硝酸盐和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方便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成熟时采收 ,提倡施用磷、钾肥 ,防止钠离子过度积累  相似文献   

8.
通过氮、磷、钾3种肥料互作,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基础肥力为5 333.33 kg/hm2,相对产量74.0%,表明该试验地肥力中等;施氮对小麦产量影响明显,而土壤供磷、钾能力较高,3种肥料的作用大小顺序为氮>磷>钾;施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素花党参干物质量、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42.8%;缺氮和缺钾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氮磷。在整个生育期,党参茎叶、根部干物质累积量先升高后降低,施肥处理以NPK干物质累积量最高,NK次之,NP最低。随着生育期推进,党参根部氮、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规律,磷含量表现为降低-升高-升高,整个生育期内党参根部氮、磷、钾含量为氮钾磷。因此,素花党参苗期需肥不多,可适当少施,盛花期吸收量剧增,应适当补施氮、磷、钾肥以满足根部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温室不同形态氮素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和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两种叶菜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小白菜和茼蒿体内的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各个时期的硝酸盐含量均表现为施用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不施氮肥,整体上各形态氮素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硝酸盐含量变化呈正相关,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则无明显的规律性。2种叶菜硝酸盐累积量表现为小白菜大于茼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萝芙木配方施肥试验,探讨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萝芙木药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萝芙木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施用腐熟猪粪12000 kg/hm2的基础上,加施纯氮(N)150 kg/hm2、纯钾(K2O)60 kg/hm2为最适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2.
沼肥综合施肥模式对小白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年3茬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施肥模式(即不施肥、施纯化肥、化肥和猪粪配合施用(其中化肥N占80%,有机肥N占20%)、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其中化肥N占80%,有机肥N占20%)对小白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20%的沼肥综合施肥模式(即化肥和沼肥配合施用)可极显著提高小白菜的生物学产量,增产(165.13±2.63)%,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小白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与施用纯化肥相比,极显著地降低了硝酸盐的积累.因此,沼肥综合施肥模式可以在武汉地区的小白菜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长日型洋葱各生长时期氮、磷、钾在其组织内的积累分析与研究,探讨了长日型洋葱主要养分的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2560kg/667m2洋葱鳞茎需氮5 78kg、磷2 02kg、钾10 0kg,其比例为2 86∶1∶4 99。  相似文献   

14.
优质超级稻品种吉粳88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优质超级稻品种吉粳88栽培上5个主要可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吉粳88高产稳产,平均产量效应9101.4kg/hm2,若栽培技术得当,最高产量可达11269.1kg/hm2;②主要栽培措施对吉粳88产量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施氮量>插秧方式>施磷量>插秧苗数>施钾量,其中施氮量对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③预测吉粳88产量达到10000kg/hm2以上时,主要栽培措施为:施氮(N)量220.3~228.0kg/hm2、施磷(P2O5)量102.0~111.5kg/hm2、施钾(K2O)量28.5~38.7kg/hm2、插秧方式(行株距)30cm×(13.6~14.8)cm、插秧苗数5.1~5.8苗/穴。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小区实验下,通过水杨酸比色法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不同磷肥用量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第1次采样施肥后,每隔7d采1次样,第3次采样时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又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最佳氮磷配施用量(氮为375kg/hm2,磷为75k/hm2),此施肥量下黄瓜产量最高,并且硝酸盐累积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自制的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分析了3种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缓释肥料A、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水溶性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当缓释氮肥包膜率为6%~8%时,通过浸泡试验测得的135 d氮养分累积释放量为32.2%~63.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了3种缓释氮肥的小青菜地上部产量均高于不施氮肥对照,增产幅度为244.90%~406.58%,均略高于施用普通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其中缓释肥C处理小青菜产量高,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菜心氯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而全N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收获前的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菜心氯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而全N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收获前的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干旱区棉田相同灌水条件下,不同氮磷施肥配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为棉花高产合理施肥与平衡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饱和实验设计,设计不同氮、磷施肥水平及其组合,共计27个试验小区.[结果]确定了多项式回归的棉花(皮棉)产量(Y)和氮(N)和磷(P)数量的回归方程:Y=206.58 +3.21XN+9.83 XP-0.0035 XN2+ 0.029 Xp2-0.011XNXP,得出最佳施肥量:施氮量260.74 kg/hm2、施磷量120.07kg/hm2时棉花(皮棉)有最高产量Y=1 214.98 kg/hm2.[结论]不同的氮和磷的施肥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同,氮和磷的交互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