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油茶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高山及丘陵地带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是与油棕、橄榄、椰子齐名的世界四大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中的关键病害,也是制约当前油茶稳产、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炭疽病可以引起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甚至整株衰亡,一般为害造成减产达10%~30%,重病区减产50%以上甚至可达100%,因此,  相似文献   

2.
油茶的种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杰 《种子》2005,24(1):90-92
1 油茶的经济价值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是南方重要的食用油,同时可作为工业和医药原料.油茶种子含油率25.22 %~33.50 %,种仁含油率37.96 %~52.52 %.茶油是一种不干性油,色清味香,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可作为机器润滑油、燃油和医药等.茶枯可炼汽油,也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要使油茶实现产业化经营,效益是关键.要提高效益,就必须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保持高的技术起点.  相似文献   

3.
<正>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属山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储藏,是优质食用油。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油棕、油橄榄、椰子和油茶)之一,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树适应性强,是一种长寿树种,能耐干旱贫瘠土壤,素有"瘠土明珠"之称,丘陵、山地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具  相似文献   

4.
油茶为中国特有油料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油茶对胁迫因子响应机制上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胁迫因子对油茶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油茶自身也可对胁迫因子产生协同响应以缓解不利影响,且不同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未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可着眼于:油茶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不同地区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多因子协同耦合机制及模拟不同因子间的变动趋势、油茶胁迫因子调控基因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油茶象甲成虫对油茶寄主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茶象甲对油茶寄主的选择性趋性,为中国油茶抗虫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室内测定又分为强迫性和选择性取食、产卵以及嗅觉反应测定的方法,测定油茶象甲成虫对不同油茶树种、品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油茶象甲对油茶2个树种、3个品系均能造成危害,导致采果前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虫为害所致;6月份,该虫对其他1个树种、3个品系的取食、产卵趋性均大于广宁红花油茶;该虫在油茶叶片上不产卵,当果皮厚度大于其能蛀入最大值时不产卵;雌成虫出土初期对油茶嫩芽的趋性大于果实和成叶,交配产卵期对油茶果实的趋性大于嫩芽和成叶。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木本油料植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对油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为了系统地阐述油茶基础研究进展,从6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油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包括油茶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油茶的遗传转化体系和DNA甲基化、油茶的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油茶的转录组学、油茶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利用这些分子手段结合传统育种,能有效提高育种的目标定向性和中间材料的筛选效率,最后提出了油茶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油茶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育种和栽培管理等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敖礼林 《科学种养》2010,(10):55-55
<正>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常见于低丘陵,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植物。长期以来,老百姓不大重视油茶果实的科学采收和茶籽的储存技术,严重影响其果实的含油量和茶籽的油质。现将油茶果实的采收和茶籽的储存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ISSR标记的海南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在中国广泛种植。中国油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不同地区油茶存在遗传上的显著多样性。为了掌握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海南、广西、江西共55份油茶资源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分析各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10条DNA条带,多态性条带107条,多态率达97.3%。(2)当相似系数为0.612时,广西(5株),江西(4株)油茶品种与海南品种(46株)具有遗传的亲缘关系,但是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3)海南品种油茶在亲缘系数为0.676时可分为7个居群,但主要是澄迈、省农科院、琼海聚类的居群占优,说明海南种虽然亲缘性较高,但仍有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思南县的重要经济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结合实践对思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为思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玉屏油茶是我国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玉屏油茶树种用途多样,包含生态、观赏、用材、医药、工业等,我国对玉屏油茶的生产和繁殖也十分重视。对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油茶良种果实的形状、相关性及主要成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利用MISA软件从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和叶转录组测序获得的25 297条Unigenes中共搜索挖掘出30 899个SSR标记。在这些SSR标记中,除单核酸苷酸(36.02%)外,主要重复类型是二核苷酸重复(45.79%),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16.37%),四以上核苷酸重复占1.81%。Unigenes功能注释中,共648条涉及调控油茶油脂合成和脂肪酸形成积累、产量、花芽分化、生长发育及抗病虫害等目的性状,从这些Unigenes中共搜索挖掘到163个SSR标记,以民玉1号油茶基因组DNA为模板对这些SSR标记的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共筛选出56对具有清晰扩增条带的SSR标记。以选取的5份二倍体油茶种质为材料,对初筛的56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48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引物。这些基于高通量数据新开发的油茶目的基因SSR标记可为油茶的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对于油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油茶是我国常见的油料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种植技术管理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致使油茶的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油茶生长特性与种植效益,总结了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策略,以期有效提升我国油茶种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油茶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施肥对油茶高产、高效经营的影响,叙述了油茶主要施肥技术——肥料种类、施肥方式、施肥时期、配方施肥、营养诊断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施肥对油茶的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为进一步推进油茶高效、低碳和可持续经营,加强油茶专用肥和缓控释肥料的研制是今后油茶肥料的研究重点;开展油茶水肥耦合技术研究、建立油茶营养诊断技术体系和科学施肥系统是指导油茶科学合理施肥的重要措施和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油茶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施肥是实现油茶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施肥可以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从而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提高产量。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用N和P肥可以提高叶片P浓度、N矿质化速率、森林地表的养分供应和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树木生长;油茶肥料主要有基肥和追肥, 主要通过沟施和叶面喷施施用,春季和初夏为有效的施肥季节。油茶施肥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使肥料效应函数法变的简单实用,将以3S技术为支撑的林木营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油茶施肥,研究和生产油茶的专用肥和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15.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油茶系指采用优良杂交品系,通过采取良种壮苗、高标准整地栽植及精细管护等技术,促进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丰产、高产的油茶。江西省丰城市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拥有传统油茶林50余万亩,但平均每亩产茶油仅2.5—5千克。从1998年开始,该市在白土镇岗霞村引种栽培高产油茶,投产后平均每亩产茶油达50千克,是传统油茶产量的15倍。  相似文献   

16.
罗翠莲 《种子科技》2022,(8):103-105
油茶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直接作用。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确保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油茶的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油茶病虫害防控措施,为油茶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叫文官果、崖木瓜、文冠花、木瓜,俗称"北方油茶",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文冠果抗逆性强,树龄可达几百年,又是珍贵的观赏植物。近年来,随着需求量不断扩大,文冠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种子供不应求,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文冠果为落叶小乔木,树高可达2~8m。叶互生,顶生圆锥花序,花  相似文献   

18.
湖南油茶GIS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油茶是湖南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探讨油茶气候适宜种植区域,为油茶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油茶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以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及盛花期降水量3个指标作为油茶气候区划因子,针对不同气象要素采用不同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500 m×500m小网格插值,对插值后小网格的气象数据和气候区划采用等级划分法,进行湖南油茶进行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湖南绝大部分地方为油茶生长的气候最适宜区,仅洞庭湖部分地方为油茶生长的欠适宜或不适宜区;且随着近年湖南气候变暖,油茶最适宜区有所增加,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不同油茶物种在热带气候区的适应性,在泰国清迈省开展引种种植试验并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越南油茶和高州油茶在泰国清迈的适应性最好,不同地点引种的平均保存率分别达92.5%和92.7%,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茶梨、宛田红花油茶、普通油茶的适应性居中,平均保存率分别为40.0%、66.7%和46.6%;广宁红花油茶、毛蕊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的适应性最差,不适于在热带地区种植。此外,在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是影响引种油茶树体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海拔高度引种的油茶成活率、株高、地径以及冠幅、分枝情况差异明显,引种海拔越高,普通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毛蕊红山茶和茶梨的成活率也升高,低海拔地区引种的普通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毛蕊红山茶和茶梨冠幅则相对较小。本研究结果为热带地区油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提出,将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列入重点推广的木本油料树种。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推进,核桃、文冠果、油用牡丹、榛子等管理简便、施肥量和用药量少的树种,被广泛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滩造林绿化及低山丘陵地区发展木本油料林。笔者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结合乔木油料树种与灌木油料树种生长空间的互补性,推出木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