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农业考古》编辑部、香港茶人联合会和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于 2 0 0 1年 4月 1日至 3日在广东南海举行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是新世纪海内外茶文化界的第一次盛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大陆 10多个省市的著名茶文化专家、茶艺表演家和茶艺馆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广东省南海市委书记邓耀华出席了开幕式。本次研讨会为期 3天 ,其中心议题是 ,总结中国茶文化和茶艺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近 2 0多年来当代茶艺的成功经验 ,着重探讨茶艺内涵的提升 ,茶艺馆业的规范和创新 ,茶艺人员水准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还举行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研讨会和“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大纲”审定会  相似文献   

2.
1、上海茶艺培训的起步阶段,上海茶艺培训工作起步较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市茶叶学会成立以后,以“茶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意义的茶文化宣传培训工作就已逐步开始。1982年秋,最先意识到茶文化信息春汛的市茶叶学会,即组织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次品尝会,参加茶会的有科学、文艺、教育、茶业等各界代表人士和关心、支持茶文化事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100多人,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1988年7月4日,40年来第一支台湾学术、文化、艺术、工商界所组成的“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7月8日,著名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到上海了解有关茶文化情况,首次与陶艺家许四海先生见面,并与新闻界人士一起研讨台湾茶艺的发展现状,演示了台湾茶艺,经新闻媒体报道后,使众多上海市民了解了台湾茶艺是怎么一回事:1989年6月,市茶叶学会、《劳动报》社在豫园古戏台举办了首届上海茶文化研讨会,品尝了安徽六安名茶“霍山黄芽”的冲泡技巧;1989年9月18日,市茶叶学会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陈沂、谈家桢、峻青、哈华、钱梁等90余人,对宣传茶文化的意义以及上海开展茶文化活动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是上海第一次高层次的、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专题茶文化研讨活动,对上海茶文化包括茶艺的社会大培训实际上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报讯 )石家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茶艺师专业培训部联合举办了石家庄市首次茶艺师技能鉴定考试考核 ,8人参加并通过了理论和技能考试 ,他们将分别获取初级和中级茶艺师资格证书。据介绍 ,虽然茶馆属于老行当 ,但茶艺师却是一个新的职业。 1999年国家劳动部门正式将茶艺师列为我国职业总类中。按照我国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茶艺师和茶艺技师、高级茶艺技师 5个级别 ,明年国家将正式对茶艺进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没有资格证书者将不得从事茶艺行业。目前省会取…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茶文化史和茶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天,新华社向海内外发布消息:盼望已久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颁布实行。中央电视台也播发了新闻和相关的专题。其实,之前的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已经将这……  相似文献   

5.
出镜人物 :谭波 ,女 ,五福茶艺馆总经理、高级茶艺师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茶艺师》资格认证教材编写组成员。做过生意 ,干过房地产销售的谭波最终还是与茶特别有缘 ,1 994年和男友一起创办了北京五福茶艺馆 ,8年的时间 ,谭波由一个不喝茶的人变成了一个对茶和茶艺有着深刻了解和感悟的专家。她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开设了京城第一支茶艺表演队 ,京城第一个茶艺培训班。平时她会负责培训茶艺师的工作 ,给学员们讲课。她的最大心愿就是让中国茶喝出品位 ,重振中华数千年茶文化的雄风。主要工作 :茶艺师在茶艺馆中主要负责茶的冲泡服务 ,在客…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第一个春天的时刻 ,当代茶人在中华茶文化史上树立了两块不朽的里程碑。这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碑 ;是中华茶艺在新世纪之初就翱翔于世界的碑。这两块里程碑是 :一、4月 1~ 3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广东南海市 ,组织了国内、境外、国外的 1 0多位茶学、茶文化、茶道具、茶经营、茶艺术及表演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参加或列席审定了将在不久公布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审定国家委托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余悦主编的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大纲。自此 ,中国有史以来将有第一个以茶艺作为职业资格的标准和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优秀的传统遗产,开展茶艺事业的研究与交流,促进各国茶艺馆业的良性发展,增进各国茶艺界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为把中华茶艺推向世界,中华茶艺国际联合会(筹)与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农业考古》编辑部和敦煌茶艺馆等单位将于2001年三月底四月初在广东省佛山市联合举办“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如果您准备参加这次大会,请填写好“报名表”连同报名费人民币50元,寄往: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邮编:330077,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电话:0791—8509284。收到报名表后,将于明年二月…  相似文献   

8.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艺,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与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的作品编创中,要综合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即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因此,编创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是否紧扣主题和具有审美价值:物质要素(茶的品质特点、水的品质要求、茶具的配套与选择)、意境与主题要素(环境要求、茶席布置、背景音乐)、茶艺程式要素、茶艺师素质要素、茶文化内涵要素。2010年第四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之个人赛冠军作品为《玉茶言德》,现以该作品的编创构思与实践体会实例,谈谈茶艺作品编创表演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读者来电来信希望能够购买《中华茶文化丛书》(10本)、《东方神韵──中国茶艺》光盘和“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邮票纪念封邮购办法,现统一答复如下:一、《中华茶文化丛书》全面展示了数千年中国茶文化精华的风貌,中国茶叶品饮艺术的情趣和具体操作,具有学术性、可读性、实用性。丛书由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研究员任主编,一批长期致力于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撰著。丛书共10本,大32开本,140万字,书前共有彩色图片40页,软精装,全套定价168元。每本书的名称分别为:《茶路历程──中国茶…  相似文献   

10.
寇丹 《农业考古》2001,(2):26-32
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地区使用了中华茶艺这个名词以来不过三十年时间 ,茶艺馆和茶艺表演已遍及国内外的华人区了。江西陈文华先生在他编写的《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详细的发展过程综述和对“茶艺”一词不同理解的辑录 ;世纪之末 ,台湾范增平先生在大陆出版了《中华茶艺学》。但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茶艺活动的主题。现在我来谈它 ,也就杜撰了一个名称叫“主题茶艺”。因为研究茶文化的活动 ,就不能不研究茶与人之间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以及这种结合对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应该说 ,自唐代以来的重大茶会、茶宴都是有…  相似文献   

11.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推广茶道艺术活动、促进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宣传澳门历史建筑群的风貌,澳门中华茶道会策划举办第六届《镜海茶缘》之“荷香茗趣”茶艺文化活动,并邀请两岸著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与本地文人进行一场“赏荷、品荷、颂荷”之茶艺文化雅集。为办好是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陆羽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总结人类茶叶文明史的伟大人物,被后世尊为“茶神”。他在《茶经》这部巨著中,建筑起了中国茶叶文化的基础框架:物质文明方面,总结了当时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精神文明方面,融会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促进了茶德和茶艺的形成,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建立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陆羽《茶经》中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道家美学思想进行初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茶叶大辞典》的首发式 ,我代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向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茶叶大辞典》是我社自 1 991年开始启动的一本列入国家“八五”规划的重点图书 ,是全国二百多名茶学专家和各界学者经过十年努力才得以完成的一本大型专科辞典。它的出版 ,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次梳理与对现代茶叶科研成果的一次总结 ,是我们轻工业出版社向新世纪奉献的一份文化礼品。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种茶与饮茶历史在世界上最悠久 ,中国茶树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十集电视专题片《中华茶文化》,由中央电视台、上海敦煌国际文化艺术公司、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三家联合摄制,于1993年初开机。《中华茶文化》共分《饮茶思源》、《茶路历程》,《名茶飘香》(上下篇)、《茶馆风情》、《茶俗志异》、《茶具琳琅》、《茶艺荟萃》(上下篇)、《茶寿绵延》等十集,每集片长二十分钟,既有茶史探源,又有新茶展望;既有名茶赏评,又有茶俗趣谈、茶艺表演,是一部集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之大成的电视片,融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禅茶》表演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1,(4):285-293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兴起茶文化热潮之后 ,不少热衷于茶艺事业的人士纷纷将各地的饮茶习俗整理、加工、提炼为具有表演性质的茶艺节目 ,在各种大小不等的茶文化活动中演出 ,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丰富茶文化活动内容和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众多的茶艺节目中 ,《禅茶》的整理、编创及其演出都是比较成功的 ,对同行也颇有启迪意义。一、《禅茶》编创、演出及其影响《禅茶》的编导者是江西画报社的陈晓先生 ,当时他正主持“江西茶艺馆”业务 ,对茶艺事业相当关注。早在 1 991年 ,他就帮助过婺源县茶道团…  相似文献   

16.
曾添媛 《农业考古》2007,(5):328-328
随着茶文化、茶艺的兴起,市场对茶艺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适应当今市场需求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旅游饭店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加快培养“双师型”(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获得国家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有一定时间的实践工作经验,具备工程师、经济师、技师、高级工等其它系列的职称或职业资格的教师)专业课骨干教师队伍,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旅游烹饪专业教学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共同举办全国茶艺师教师培训班。专门为全国中、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17.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了。 2002年11月8日,这个足以使人雀跃,让人激动的日子。《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终于颁布了,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经过两年的风雨兼程,终于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18.
星移斗转,岁月飞逝,许多往事成为过眼云烟;流光溢彩,丰碑永存,不朽盛事终载历史篇章。1998年的9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将在这里定格。1998年的9月,世界茶文化的史册将会浓墨重彩。因为在美国洛杉矾举行的“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世纪之交东西方第一次聚首共论茶事,是本世纪茶文化活动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新世纪茶文化进程中动人心魄的前奏曲。茶与美国不解缘美国和中国分处两个半球,相距数万里路,无论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还是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都是截然不同。为什么“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8月 2 5日 ,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东方新天地内 ,一间亚洲超大型的钻石商场———茗山茶艺师在恒信钻石宫殿献艺恒信钻石宫殿隆重开张了。人们惊喜的发现 ,这座装饰豪华典雅、处处珠光宝气的钻石专营场所 ,竟设有六个茶艺休闲区。特邀在广东、福建开设多家茶艺连锁企业的福建安溪茗山茶艺有限公司的茶艺师在此献艺 ,以名茶铁观音招待八方来客。人们对茗山茶艺师精湛的表演及安溪铁观音茶赞口不绝。一位北京的顾客赞叹道 :“钻石固然珍贵 ,茶艺更为高雅 ,把中国的茶文化融入到西方的钻石文化 ,可谓珠联譬合、相得益彰” !…  相似文献   

20.
柏凡 《农业考古》2002,(4):2-10
20 0 2年 1 1月 30日至 1 2月 3日 ,由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与韩国《茶的世界》杂志、国际茶艺交流研究会 (筹 )联合主办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江西婺源绿苑茶叶公司协办的“中韩茶文化交流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又是一次世界性的茶事盛会 ,是国际间茶文化交流进程的又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