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溪县水栀子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栀子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其果实有天然的黄色色素,在食品、医药及化工工业中用途广泛。作为提取天然色素的原料水栀子,市场需求量以每年20—30%速度递增,尤其是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水栀原料、市场行情看涨,而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因此,人工栽培水栀子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栀子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栀子Gardennia jasminoides Eills又名山栀子、黄栀子、黄枝子等,以果实入药,味苦、性寒,具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除药用外,栀子还是天然色素的良好原料,利用其提取的栀子黄色素、蓝色素广泛应用于饮料、糕点、酒等食品添加剂,市场前景广阔.栀子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平原、丘陵、山地皆可种植,且3 a可投产,收益期达20~25 a,是富农惠民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栀子,常绿灌木。黄栀子不仅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是1种常用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镇痛、降温和降低血压等功效,更重要的是黄栀子可以提炼天然色素,它色价高、性能稳  相似文献   

4.
黄栀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栀子 (GardaniajasminoidesEllis) ,果内主要成分含栀子皂甙、甾醇等 ,具泄热利湿、凉血散瘀、泻火解毒等作用。栀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 ,果中所含黄色素是提取食用色素添加剂“黄色素”天然优质原料 ;其色素色泽鲜艳 ,具有无毒、无副作用 ,以及营养物质含量高等特点。栀果和从  相似文献   

5.
黄栀子丰产栽培与产业开发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溪县是江西省黄栀子的主要产地,为了保护和发展该县黄栀子地理标志性产品,创建品牌,做大做强黄栀子产业,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黄栀子药材与栀子色素的需求,2005年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了"金溪县黄栀子丰产栽培与产业开发示范区"项目。通过3年多的项目实施,系统地总结了有关黄栀子的选地与整地、类型与品种选择、苗木繁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采收与加工、干果质量要求等7个方面的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科学集约经营和规范黄栀子生产等环节的技术指标,制订出金溪县黄栀子丰产栽培与产业开发的地方技术标准,这不仅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标椎的黄栀子药材和黄栀子食用色素,而且栽植黄栀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地方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栀子丰产栽培与产业开发标准化项目示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项目示范生产基地,总结出黄栀子的选地与整地、类型与品种选择、苗木繁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栀子采收与加工和黄栀子干果质量地方技术标准等7项技术。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科学集约经营和规范黄栀子生产的各项技术环节,制订出黄栀子丰产栽培与产业开发地方标准化技术,并推广应用于全市黄栀子的生产与产业开发,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大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黄栀子药材和符合绿色食品原料的黄栀子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7.
从栀子果实中提取的黄色素,与铁、铜、锡、铝等金属离子进行反应,结果表明:铁、铜离子可导致栀子黄色素褪色,使其稳定性减弱;锡、铝离子不使栀子黄色素褪色,也不改变其吸收峰波长,且增加了其吸光度,使其保存鲜艳黄色,说明铁、铜对栀子黄素色素有不良影响,应在生产、贮存、包装、运输中避免接触;而锡、铝对其不产生不良影响,宜作为栀子黄色素生产、贮存、包装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栀子及其一伪品水栀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为常用中药。曾发现同科同属的水栀子做正品栀子用。现将二者从来源、性状、理化、显微鉴别的区别点分述如下。1来源1 .1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栀子(Gardeniajasmi noidesEllisVar .radicansMakino)的干燥成熟果实。1 .2水  相似文献   

9.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为茜草科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常绿灌木,广泛分布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2];作为优质的天然于长江以南各省区[1],它是重要的森林食品及药材色素,其提取物常添加在面条、糖果等食品中[3-4];资源。其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因其果肉含有抗癌作用的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苦红  相似文献   

10.
超滤法栀子黄精制和浓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超滤膜在栀子黄的精制和浓缩工序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测定了具不同孔径分布的膜对色素渗透通量及截留性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评述了减少膜污染和恢复膜通量的三种清洗方法等。试验结果表明,将超滤法用于栀子黄的生产,不但技术上完全可行,产品完全符合GB 7912—87标准,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木本药材栀子规范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为药材植物,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产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详细阐述了栀子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种质特性、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包装储藏及运输等规范化生产技术环节,为栀子的引种与推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给栀子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6种叶果型栀子植株(共60株)的叶片、果实形态参数,果实内部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进行了观测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栽培群体下栀子植株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间差异显著,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75%~5.60%、0.33%~4.05%,大果型和中、小果型其栀子苷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栀子苷与果实纵径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280),而与西红花苷含量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482),其它形态参数与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植株样本两年内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均稳定,而少数植株的含量却突增。同一栽培群体中的栀子植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内部栀子苷、西红花苷含量受遗传分化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3.
栀子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测定了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多糖对3种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栀子多糖具有比较广谱的抑瘤效应,土豆碟法测定栀子多糖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C58诱导植物根瘤的最高抑制率为68.4%(1.258mg/mL栀子多糖),MTT法测定栀子多糖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无毒剂量约为0.4ug/mL,低毒剂量约为14.33ug/mL,半致死剂量约为62.61ug/mL,100ug/mL栀子多糖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抑制率为63.2%,实体瘤称重法测定栀子多糖对小鼠腹水肝癌Hca-f实体瘤的抑制情况表明,栀子多糖口服给药效果优于注射给药的效果,500ug/(kg.d)的栀子多糖口服对小鼠肝癌实体瘤的抑制率达49%。  相似文献   

14.
黄栀子 (GardeniajasminoidesEllis) ,又称黄栀或栀子 ,茜草科常绿灌木。黄栀子果实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除烦、凉血散瘀作用。果实中含有大量黄色素 ,是提取食用黄色素的主要原料。黄栀子中提取的黄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 ,具有无毒、无副作用、营养物质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报道了河南引种栽培栀子的研究结果。主要介绍了栀子的5个自然类型,即:(1)栀子,(2)大花栀子,(3)小果栀子,(4)红果栀子,(5)兰紫果栀子。  相似文献   

16.
栀子灰蝶(Artipe eryx)是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及其变种大叶重瓣栀子(G.jasminoides var.fortuniana)、小叶重瓣栀子(G.jasminoides var.radicans)的花蕾和果实害虫,以幼虫蛀害花蕾、果实,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可严重影响栀子花的观赏价值和花、果产量。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对栀子灰蝶在丽水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栀子灰蝶在丽水地区一年发生6代,10月下旬起以幼虫或蛹在被害栀子果内或枯枝残叶下越冬,次年2、3月间化蛹,4月成虫羽化。通过冬季清园、保护天敌和适时喷药可控制栀子灰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黄栀子栽培技术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阐明了黄栀子生长发育特性、生境条件、栽培与管理技术及其加工利用途径,指出黄栀子品种、产地、年龄、栽植密度及经营水平是影响其丰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天然采种与人工栽培试验进行黄栀子产量、种质性状和果实色泽等指标的对比分析,选出3个优良种群即丰栀子1号、大果2号和密粒3号。针对当前有些黄栀子林丰产期短、丰产稳产甚至栀园过早衰败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栀子黄色素与金属离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果实中提取的黄色素与铁、铜、锡和铝等金属离子的效应。研究表明,栀子黄色素与铁、铜离子反应后,色素的共轭双键发色基团破坏,栀子黄色素退色;与锡、铝离子反应后,生成黄色络合物,增加了吸光度,保持鲜艳黄色。这在提制和使用栀子黄色素时,应注意它们的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苏丹红”事件,使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红色胆战心惊,甚至有人不再食用红颜色的食品。人工合成色素“苏丹红”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世界各国纷纷禁止苏丹红等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使用,并希望用天然色素来取代。实际上,在150多年前。即在人工合成第一种苯胺染料之前,人们所用的颜料均取于自然,而胭脂红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黄栀子,学名,别名山黄栀、黄枝花、山黄枝、山栀、栀子花等,属茜草科,栀子属,为草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分布在中国、日本、越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黄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树,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