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辽宁省5个主要玉米品种于2010-2011年不同地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利用AMMI模型检验各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先玉335的平均产量最高,丰产性和稳定性也最高;丹玉39丰产性较高,但稳定性却较差,沈玉21与之趋势相同;郑单958和辽单565丰产性均较差,但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辽宁三点不同熟期主栽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玉39、郑单958及辽单565为试材,比较3个不同熟期品种的产量。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郑单958除了在铁岭点的产量略低于晚熟品种丹玉39外,在其他2点的产量均居首位。中熟品种辽单565在3点产量均最低。由此推测在辽宁生育期足够长的地区,中晚熟品种更具高产潜力,是未来玉米产量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PEG胁迫后,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抗旱萌发指数和萌发胁迫指数为依据,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和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济玉901、郑单958、登海605、屯玉808、鲁单818、先玉047和先玉335归类为抗旱品种,农华101、豫玉22和创玉358归类为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4.
辽西半干旱区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玉米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辽西半干旱区应用的春玉米品种,在2007~2008年开展了田间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地受品种影响,在统计学上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丹玉39相比,郑单958、东单90、辽单565的产量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辽单565、郑单958与对照的WUE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结果表明,郑单958和辽单565两个品种的应用能够实现获得高产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适宜于东北半干旱区推广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5.
玉米萌发幼苗期的抗旱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PEG-6000水溶液模拟4个玉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对18个玉米生产主推品种进行萌发幼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在4个萌发环境条件下,京科968、京科665、农华101、联科96、京农科728、京单38、京单68和旺禾8号相对发芽率(培养后8d萌发率)相对较高;郑单958、先玉335和辽单565等品种中等;农大108、中单28、浚单20和纪元1号较低。(2)相对幼苗高度、相对幼苗鲜重、相对幼苗干重、相对根系鲜重、相对根系干重、相对根系长度和相对根系条数在4个干旱环境条件下均小于对照;不同品种间降幅不同,其中春播品种京科968、京科665、农华101等和夏播品种京农科728、京单58、京单68降幅较小。春播品种农大108、中单28等以及夏播品种浚单20和纪元1号降幅较大。(3)综合分析得出,春播品种京科968、京科665、农华101、先玉335和联科96萌发幼苗期抗旱性强,郑单958、农大108和辽单565萌发幼苗期抗旱性中等,中单28萌发幼苗期抗旱性最差;夏播品种京农科728、京单38、京单68、京单58和京科528萌发幼苗期抗旱性强,京单28、纪元1号和旺禾8号萌发幼苗期抗旱性中等,浚单20萌发幼苗期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以14个玉米杂交种(京科308、四单19、辽单565、吉单261、京科25、京单28、京科508、郑单958、京科516、DH3719、丹玉39、中丹808、农大108、京玉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苗期反复干旱对玉米株高、干物质积累、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反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杂交种幼苗存活率与株高、干物质积累、POD含量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和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的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鉴定玉米苗期抗旱性以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吉林省半干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采用抗旱指数和D值为评价参数,对吉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及新选育的26个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的一些形态指标、光合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抗旱指数法和D值法的结果,26个玉米品种中,‘利民33’、‘郑单958’、‘吉单558’、‘吉单27’的抗旱性较强;‘双合1号’、‘耘单208C’、‘盛单219’、‘凤田9’、‘吉单47’的抗旱性较弱;而‘银河32’、‘耘单208A’、‘吉单631’、‘良玉11’、‘信玉9’的抗旱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余品种为中等抗旱性品种。通过抗旱品种筛选,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时品种选择及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以8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豫单998、超越1号、浚单20、中科4号、洛玉4号、农大10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渗透胁迫对玉米萌发状况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发芽率降低,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其中发芽率和胚根干重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胚根长、胚芽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胚芽干重与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显著,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以萌发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26份主推玉米杂交种的苗期耐盐碱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吉林省26个主推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适宜耐盐碱筛选的2个浓度水平(25mmol/L的Na_2CO_3、100mmol/,L的NaCl)下,利用沙培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试验,分别测定发芽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适宜耐盐碱筛选的5项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上述杂交种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材料间耐盐碱能力差异显著;②在28个玉米杂交种(包括2个对照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中,耐盐碱性前五位依次为郑单958、先玉335、吉单35、四单19、吉单27;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杂交种的区域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0,(8)
为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本实验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河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37个玉米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分析幼苗株高、根长、根鲜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性状的差异性,对供试品种进行抗旱性分级,并检验胁迫处理对幼苗根系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EG胁迫后各品种间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学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7个品种依据抗旱水平被划分为5级,其中宽玉1101、农大372、京农科728、郑单958和豫单9953等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较强,而先玉1140、强盛368和LS 838等抗旱能力较弱。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经干旱胁迫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要高于抗旱性较弱的玉米品种,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幅度小于抗旱性较弱的玉米品种。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田间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