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36例作为重叠组,以单纯HBV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抗HAV-IgM和抗HCV均为阴性。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HBV-M。结果:重叠组血清HBe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与HEV重叠感染后,HBV的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何姗  龙尧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1):34-34,38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36例作为重叠组,以单纯HBV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抗HAV-IgM和抗HCV均为阴性。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HBV-M。结果:重叠组血清HBs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与HEV重  相似文献   

3.
RT-PCR和核酸探针在IB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了3种毒株(H120株,M41株,HK株)在鸡胚中的繁殖动态及人工感染鸡和自然感鸡气管粘液及肾组织内的IBV.结果表明:在鸡胚中繁殖3种毒株IBV(H120,HK,M41),PCR最早检出时间为20~24h,克隆探针最早检出时间为24~30h;用克隆核酸探针检测人工感染鸡,12h后能从肾脏中检出病毒。对7只就诊鸡的病变肾脏进行杂交检测和PCR扩增,有5只均呈阳性反应。IBV分离株HK株与标准株M41株经PCR扩增、HaeⅢ和HindⅢ酶切及RFLP分析,表明其属同一马萨诸塞血清型。PCR和核酸杂交技术为生产上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和感染鸡组织中快速检测IBV病毒及诊断IBV的新方法,对IBV的血清定型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剂量与高剂量顺铂(DDP)联合5-氟脲嘧啶(5-Fu)、平阳霉素(BLM)(简称PFB方案)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放疗后复发或有远处转移的晚期鼻咽癌38例,随机分为单次高剂量DDP组(HD-DDP组)17例与低剂量DDP连续5d静滴组(LD-DDP组)21例。HD-DDP组予DDP100mg/m2,第1天静脉输入,配合水化;LD-DDP组予DDP20~30mg/m2第1~5天静脉输入,不予水化。两组同时联合5-Fu、BLM,每3~4周重复。结果: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HD-DDP组52.9%,LD-DDP组47.6%(P>0.05)。对不同转移部位有效率以肺转移疗效较好(58.3%、60%),肝转移无效。毒性反应:Ⅱ度以上呕吐发生率HD-DDP组90.4%,明显高于LD-DDP组的48.1%(P<0.001);HD-DDP组与LD-DDP组的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52.3%、33.3%(P>0.05);肾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1%、5.5%(P>0.05)。结论:低剂量DDP连续5d静滴的PFB方案疗效与高剂量DDP的PFB方案疗效接近,毒性反应轻微,应用简便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大学老年知识分子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和98.3%);Ca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和87.5%);蛋白质、Fe、Vc、视黄醇摄入量均超过供给量标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热量构成比例为18.7%、23.6%、57.7%。(2)体格及生化检查表明仅61%的男性和57%女性在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 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 和98.3% );Ca 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 和87.5% );蛋白质、Fe、VC、视黄醇摄入量均超过供给量标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的热量构成比例为18.7% 、23.6% 、57.7% .(2) 体格及生化检查表明仅61% 的男性和57% 女性在正常体重范围内,高脂血症患者36.8% 、高血压26.5% ,常见病为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和胃病.  相似文献   

7.
中药预防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中草药组成方剂(下称抗囊病散),按1%的浓度添加于雏鸡饲料中,自1日龄起连续饲喂至30日龄时,进行人工感染IBDVBC6/85E31050.2mL/只。试验结果表明:在30日龄前,添加抗囊病散组雏鸡成活率高于不添加抗囊病散组,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5).人工感染IBDV后,添加抗囊病散组雏鸡保护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统计分析有极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8.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5.17ELD50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气管内注射10日龄SPF鸡,24h后,重复感染一次,48h后,气管内注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353(018)、120(018)、037(078)、166(078)、0558(02)、536(088)、132(011)和173(026)株,3×10^7CFU/羽,连续观察5d。结果:MPAIV单独感染组死亡率为13.33%各大肠杆菌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3:100.00%、120:60.00%、037:80.00%、166:86.67%、058:10.00%、5336:93.33%、132:86.67%和173:20.00%;MPAIV与上述各分离株的联合感染组死亡率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鸭肝病及肝癌的关系,取鸭肝癌高发地区启东市2年以上鸭114只和低发地区高邮市1.5年以上鸭98只,分别经血清学检测鸭DHBV,逐个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地区带毒率和阳性鸭群与阴性鸭群的病变性质及程度,采用Ridit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推断。发现无论是高邮鸭还是启东鸭,同一地区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鸭群,DHBV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肝病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肝癌检出率无显著差异;高邮阳性鸭群和启东阳性鸭群相比较,胆管增生、淀粉样变和细胞变性及肝癌检出卒等多项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证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病因不同所致。高邮鸭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东方次睾吸虫感染,而启东鸭肝病和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黄曲霉毒素中毒。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与否对两地区鸭群的肝病及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集黑白花奶牛胚胎29枚,选用22枚在乙二醇(EG)、二甲基亚砚(DMSO),添加4mg/mLBSA的D-PBS液,按1:1:2的混合溶液(VS1),以及在上述VS1和PBS-「PBS(+)+4mg/mLBSA」的1:1混合溶液(VS2)中,进行玻璃化冷冻,将冷冻解冷的13株黑白花奶牛胚胎移植于贵州本地受体黄牛,妊娠5头,受胎率38.5%,产出3头犊牛,产犊率23.1%;而采集鼠胚胎90枚,在体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采用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活检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即伴有肾组织HBV阳性)的发病率为47.5%;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78.9%);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2.6%)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1.1%),免疫荧光IgG、C3和C1q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较肾组织HBV阴性组严重(P<0.01);血清免疫学检查发现,乙肝病参相关性肾炎患者血清e抗原阳性率较高(84.2%),而e抗体阳性率较低,肾组织HBV阴性组则相反。结论:血清乙肝病参抗原阳性患者肾组织HBV阳性组与肾组织HBV阴性组在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在缺乏肾活检的情况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B sA 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 C 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114例孕妇和新生儿PBM C涂片中HBV DNA。结果:114例HB sA 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 C 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8.07%(32/114)和32.46%(37/114);HB sA g阳性孕妇与其新生儿之间的PBM C HBV感染存在一致性(K app a=0.52,P<0.01)。结论:证实HB sA g阳性孕妇与其新生儿之间的PBM C HBV感染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HB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的状况,为更好的防治乙型肝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95例健康人群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五项指标阴性者为48.4%,抗-HBs阳性者为44.7%,感染指标阳性者为6.9%,出现10种感染模式:五项指标均阴性;抗-HBs阳性;HBsAg阳性;抗-HBe阳性;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HBsAg、HBeAb两项阳性;HBsAb、HBeAb、HBcAb三项阳性;HBeAb、HBcAb两项阳性和HBsAg、HBcAb两项阳性.结论:健康人群HBV感染近年来明显下降而免疫力明显上升,但尚有近1/2的人缺乏免疫力,并存在少数传染性强的乙型肝炎患者;应提倡健康人群普种乙肝疫苗,即使注射了乙肝疫苗也要注意自身一般性预防,常规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冠心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慢性冠心病74例(冠心病组)与健康人72例(对照组)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G、IgM的抗体滴度.结果两组的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与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72%与100%,其中既往感染率分别为72%与80%,急性感率分别为0%与20%.结论慢性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增高,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常见的嗜肝性病原体,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虽然目前已有预防和治疗HBV的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等问题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感染,新药开发依然迫在眉睫。介绍了HBV的病毒结构、复制和感染过程,对现有治疗药物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对以衣壳蛋白装配为靶点的新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发抗HBV的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expression of a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gene product, encoded by the hepatitis B virus (HBV) genome, has been achieved with a recombinant SV40 expression vector. Antibodies against synthetic peptides representing defined regions of this protein were used to screen cells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virus as well as tissue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HBV. A 24,000-dalton protein (p24) was detected in cells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virus and a 28,000-dalton protein (p28) was detected in tissues infected with HBV. The peptides or recombinant-derived protein were used as antigens to screen sera from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HBV. Specific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predominantly in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presence of p28 in tissues infected with HBV and the appearanc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in infectious sera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of an additional marker for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ELISA法与FQ-PCR对HBV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与评价联合检测乙型肝炎HBeAg和Pre-S1Ag、HBV-DNA等血清免疫标志物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619例疑似或确诊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进行乙肝免疫标志物HBeAg、Pre-S1Ag和HBV-DNA的联合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HbeAg检测为阴性时,不能完全表明患者乙肝病毒复制终止或病毒血症的消失;血清Pre-S1Ag检测结果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也可以作为乙肝病毒DNA复制的指标之一;而FQ—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则有助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血清滴度较低时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庚型肝炎( H G)临床、生化和病理特点。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检测血清 H G V R N A,并对22 例 H G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和7 例肝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 H G 的传播以输血及血制品和注射途径为主;(2)7 例单纯 H G 的临床表现有一定隐匿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 L T)、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 A/ G、和凝血酶原活动度( P T A)的异常程度均明显轻于 H G重叠慢丙肝(9 例)或慢乙肝者(6 例)( P< 0.05);(3)肝组织学示3 例单纯 H G者呈急性轻型肝炎改变,而4 例 H G 合并慢丙肝或慢乙肝者的肝组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动和肝纤维化。结论:单纯 H G V 感染的临床症状和肝损害均较轻、预后良好,而 H G重叠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者则肝功能损害可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裸燕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3个裸燕麦品种不同幼穗长度的离体培养效应。结果表明:(1)幼穗离体培养的适宜长度为1.0~2.0cm,出愈率为74.7%;(2)基因型在幼穗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3个品种的幼穗出愈率有显著的差异;(3)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可以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和绿苗率;(4)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既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也可以通过胚胎发生途径来形成,这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