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1年1胎。  相似文献   

4.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等措施,使其恢复性机能。1临床表现形式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  相似文献   

5.
饲养奶牛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做好及时配种。奶牛产后第一次排卵在13~15d,这次发情为隐性发情,之后间隔21d又出现第二次发情,即产后第30~35d。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可尝试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改变过去产后两个月配种的习惯,从而缩短产犊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饲养奶牛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做好及时配种.奶牛产后第一次排卵在13~15d,这次发情为隐性发情,之后间隔21d又出现第二次发情,即产后第30~35d.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可尝试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改变过去产后两个月配种的习惯,从而缩短产犊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期是指从奶牛胎衣排出后开始到生殖器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止.在此期间,奶牛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卵巢无周期性机能活动,称为产后乏情.为了能够及时给产后的奶牛进行配种,缩短产犊间隔,要特别注意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奶牛产犊后,需要经过卵巢功能、子宫形态、子宫和内分泌机能等恢复过程,才会出现发情.奶牛产犊后第一次发情时间,通常在产后20~60 d.如果产后90 d还没有出现发情,就视为产后乏情.在奶牛生产实践中,其经济效益主要受奶牛产犊和产奶量的影响,要提高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就是缩短产犊间隔.为了能达到奶牛1年1胎的目的,就要在产后75~85 d范围内受胎,不能超过90 d.一般认为在产后40~60 d发情配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正>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 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卵巢疾病导致不发情奶牛的症状及诊断要点1.1奶牛不发情的外部症状  相似文献   

9.
奶牛不发情是指奶牛在预定发情的时间内不出现发情的一种异常现象,正常发情是妊娠的前提和基础,不发情母牛不能在产后最佳生理期配种受胎,最后可能导致长期不孕,造成奶牛繁殖率降低,饲养成本增高,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及时准确地识别奶牛是否发情,对提高奶牛配种率极其关键.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发情不正常奶牛的病因和治疗方案,以及发情配种时间的鉴定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奶牛人工授精员的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发情是指产后长时间不出现发情,在奶牛饲养过程比较常见。奶牛发生产后乏情的原因复杂,常见的是哺乳、营养以及疾病因素,以上都会影响机体产后乏情期长短。另外,如品种、公牛的影响、应激、胎衣不下、难产、双胎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产后乏情。奶牛发生产后乏情,会导致机体无法及时进行配种,延长产犊间隔时间,繁殖率降低,影响正常泌乳,严重损害养牛场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配种、妊娠与分娩配种母牛在15~18周龄,体重370千克左右参加配种。母牛发情表现兴奋不安,生殖道潮红肿胀,分泌粘液,接受爬跨。选优质冻精配种。产后40~60天注意观察产后第一次发情,及时配种,产后70天不发情者应及时检查,治疗。妊娠牛不出现发情,少数可出现假发情。妊娠后阴道黏膜由粉红变为苍白,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初期生殖机能发生较大变化.在产后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其生殖机能才能恢复到正常稳定状态,开始正常的发情活动.及时配种受孕。而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主要指卵巢与子宫机能的恢复.通过对产后奶牛卵巢与子宫活动的监测.以便为适时配种繁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查哈阳农场太阳湖分场场区繁育点1997年配种年度奶牛产后配种记录的整理,调查和分析了568头奶牛产后配种记录,情期受胎率为51.7%。1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568头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为85.7天,情期受胎率为51.7%。详见表1。表1奶牛产后第三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从表1看出,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除少于50天者,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产后50天以内情期受胎率较低,产后70~89天情期受胎率较高,这时期是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的理想时间。对产后3个月以上不发情奶牛应进行检查,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使奶牛产后尽快…  相似文献   

15.
44.抓住奶牛发情时机,做到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包括:育成母牛配种年龄要适时;母牛发情持续期内配种要适时;母牛产后配种时间要适时;配种季节要适时。实践证明,凡是奶牛配种做到四个适时的奶牛场(户)都会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配种率下降,进而降低牧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中药、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的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的较常见。奶牛不发情时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它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残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繁殖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牧场主要效益来源于奶牛产奶,母牛产犊后才能产奶。因此,牧场要将奶牛配种率提上去,提高配种率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通过发情鉴定,不但可以判断奶牛发情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奶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时间,从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饲养人员对14月龄以上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