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替代日粮中玉米对育肥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大麦替代日粮中玉米对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以5只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绵羊为试验动物,饲喂精粗比为6∶4的日粮,将大麦分别以50%和100%含量等量替代日粮中玉米。试验组分别为玉米组,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结果表明:玉米组、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p H平均值分别为6.15,6.14和6.13,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玉米组相比,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总VFA浓度平均值分别升高了3.7%和5.3%(P0.05),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差异不显著;与玉米组相比,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乙酸浓度平均值分别升高了5.3%和9.1%(P0.05),3组之间乙酸平均浓度差异显著,丙酸和丁酸浓度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大麦-玉米组和大麦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分别升高了4.3%和9.1%;大麦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的平均值显著高于玉米组和大麦-玉米组(P0.05),较之玉米组升高了12.5%,大麦-玉米组和玉米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作为羊的能量类饲料,理论上大麦比玉米具有更好的瘤胃发酵特征,可以替代羊日粮中的部分或全部玉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葵籽饼、菜籽饼、芝麻饼完全代替豆饼饲喂育成蛋鸡。结果表明:育成蛋鸡对豆饼日粮、无豆饼日粮在能量表现利用率、能量真实利用率、蛋白表现利用率、蛋白真实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期总增重、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用明星肉仔鸡420只研究了脱毒菜籽饼-玉米型饲粮的应用问题。试验设置8种饲粮,高能和低能各4种,脱毒菜籽饼代替豆饼的比例为:0,20,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1)脱毒菜籽饼对肉用仔鸡无毒害作用,适口性好,在保持饲粮营养水平一致时,能以任何比例替代饲粮中的豆饼,(2)肉仔鸡饲粮中赖氨酸:精氨酸的比值对饲粮的利用率有较大的影响,脱毒菜籽饼-玉米型肉仔鸡饲粮尤应重视精氨酸的不足;(3)在低能无鱼粉饲粮中,脱毒菜籽饼与豆饼配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京黄肉鸡和京白蛋鸡上应用 Sibbald“鸡真代谢能”快速测定法,测定了脱毒菜籽饼,菜籽饼、豆饼和鱼粉的表观代谢能含量和氨基酸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1)酸法脱毒工艺生产的脱毒菜籽饼与原菜籽饼的表观代谢能含量相近,分别为8.91和9.41MJ/kg(蛋鸡);(2)在13种饲料氨基酸中,脱毒菜籽饼和菜籽饼低于鱼粉和豆饼,各占21.65%,20.41%;(3)脱毒菜籽饼在蛋鸡体内氨基酸的平均消化率为87.73%,比鱼粉或豆饼中氨基酸的平均消化率仅低4.25%或2.36%,但比原菜籽饼高15.32%,说明脱毒工艺提高了菜籽饼中氨基酸的消化率。试验证明,用脱毒菜籽饼代替鸡饲粮中的豆饼是可行的。同时,还测得肉鸡对饲料中能量的利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高于蛋鸡,用四种蛋白质饲料饲喂京黄肉鸡的 AME 值平均比京白蛋鸡高3.74%,氨基酸的消化率京黄肉鸡比京白蛋鸡高5.79%。  相似文献   

5.
试验测定了不同能量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旨在为建立饲料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指导日粮的配制。试验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移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米糠饼、米糠粕、大麦、麦麸和玉米麸质饲料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能量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是不同的。同种能量饲料不同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试验,评估小麦-大麦和玉米浸泡后或干日粮添加植酸酶对植酸含量和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试验1中,小麦和大麦以1:1混合或小麦-大麦-玉米以1:1:2混合后浸泡0、2、4、8和24 h,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中添加1250 FTU/kg植酸酶。结果显示,日粮类型与浸泡时间对植酸盐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植酸盐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小麦-大麦日粮和玉米日粮,植酸降解K值分别为8.7、15.8、24.4和303.4 h。小麦-大麦日粮或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后,植酸盐含量的估计值提高0.17、0.34、0.42和0.5 g/kg,显示出非加性效应。在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时,较单独浸泡的玉米植酸盐的降解高0.15、0.30、0.42和0.49 g/kg。试验2选择24头仔猪,每窝均重为(47±2)kg,猪被关在代谢笼中,饲喂试验1中的4种日粮,为期12 d(5 d预饲期,7 d样品收集期)。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最高,其次是小麦-大麦日粮组、小麦-大麦-玉米日粮组和玉米日粮组(P <0.05)。玉米日粮中磷表观消化率较小麦-大麦混合日粮低27%(P <0.05)。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较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13%(P <0.05)。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较玉米日粮提高14.6%。综上所述,小麦和大麦中存在的植酸酶是非特异性的,其与玉米以1:1:2混合浸泡后可以降解植酸磷。因此,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浸泡后对植酸的降解水平不具有加性效应。用混合日粮饲喂猪,磷表观消化率也无加性效应。因此,在制定猪日粮配方时需要考虑磷消化率值非加性,以保证磷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4.5±2.1)kg的阉公猪,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后按2个5×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豆粕、预榨-浸提菜粕、预榨-浸提菜粕+豆粕、高温压榨菜籽饼+豆饼和低温压榨菜籽饼+豆粕5种试验日粮,以研究采用差减法测定菜籽饼粕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差减法适用于测定适口性较差的菜籽饼粕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且当菜籽饼粕氨基酸对日粮相应氨基酸含量贡献率为50%左右时,即可获得可靠的氨基酸消化率;采用差减法测得高温压榨菜籽饼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低于其它两种榨油方法生产的菜籽饼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谷物类型(玉米或大麦)以及大麦(常规或蜡质)中支链淀粉对瘤胃发酵、消化和瘤胃氨氮的利用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6头牛进行3×3重复拉丁方设计,试验处理分别为(以干物质计):CORN组:40%玉米;NBAR组,30%常用Baronesse大麦,10%玉米;WBAR组:含30%高支链淀粉(蜡质)的Baronesse大麦。谷物经蒸汽碾压制成全混合日粮。NBAR组和WBAR组较CORN组瘤胃氨提高,分别为8.2、7.4和5.6mM。其他瘤胃发酵参数包括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消化率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未受影响。玉米的体外干物质有效降解率(58.2%)较大麦(50.7%)提高62.8%。蜡质大麦的淀粉结晶性能远远高于常规大麦。WBAR组与CORN组和NBAR组相比,全肠道干物质和有机物消化率降低;CORN组与其他大麦试组相比,全肠道淀粉消化率提高,牛奶尿素氮水平降低。本研究中,发现日粮中谷物加工程度是日粮应答的影响因子。蒸汽碾压玉米(加工指数为58.8%)与大麦最低限度的加工(加工指数为79.2%~87.9%)相比,全肠道淀粉消化率降低,瘤胃氨浓度升高,大麦干物质降解率降低。大麦日粮与玉米日粮相比,瘤胃氨氮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的效率降低。本研究中蜡质Baronesse大麦瘤胃和全肠道降解率低于常规谷物。究其原因,可能与淀粉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有关,同时两种大麦的不同加工方法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玉米秸秆日粮中添加纤维复合酶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玉米秸秆日粮中添加外源纤维复合酶,使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显著提高,pH显著下降;提高瘤胃内纤维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菜籽饼和棉仁饼是我国仅次于豆饼的另两类丰富的蛋白质饲料资源.美国NRC中鸡的营养需要量是按玉米-豆饼型饲粮制订的,而我国鸡的营养需要量标准,又主要引自美国NRC.所以,这样的营养需要量、能否应用于含有菜籽饼和棉仁饼的饲粮,则必须进行生物学有效性差异的试验研究.这对于我国养鸡生产中合理利用各地饼类蛋白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以菜籽饼和棉仁饼分别代替玉米-豆饼型饲粮中1/2豆饼  相似文献   

11.
低硫甙菜籽饼饲料对猪甲状腺肝脏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杂交性长猪18头,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饲粮中低硫甙菜籽饼用量分别10%和17%,与等氮量的豆饼日粮做对照,观察低硫甙菜籽饼对生长猪(30~90kg体重),甲状腺和肝脏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低硫甙菜籽饼用量达17%(取代全部豆饼)对生长无影响,甲状腺无显著变化,但肝脏有轻度组织学病变,说明,在生长猪日粮中,低硫甙菜籽饼用量达17%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采用体重60kg的长白×北京黑杂交公猪,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痿管,按照5×5拉丁方设计,测定了几种常用饲料玉米、豆饼、棉饼、次粉和菜籽饼的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利用无氮日粮测定内源氨基酸排泄量,从而计算出各种饲料的真实消化率.所测得的氨基酸消化率值与国内外报道的数值很一致。这为今后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进行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麦及其淀粉含量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斯科爱达荷州大学的Foley等学者选择6头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谷物类型和大麦(正常的和蜡状的)的淀粉含量在乳蛋白合成方面,对瘤胃发酵、消化率及瘤胃氨氮利用的影响。试验的处理为:玉米(40%玉米)、正常大麦(30%正常大麦:10%玉米)和蜡状大麦(30%高淀粉大麦:10%玉米)。所有谷物均为蒸汽碾压且以全混日粮形式饲喂。与玉米相比,正常大麦和蜡状大麦日粮均导致瘤胃氨氮浓度增加,但其他的瘤胃发酵参数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安装有瘘管的延边半细毛羊分别饲喂不同加工玉米的日粮后,其pH变化在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氨态氮浓度变化在饲喂3 h后整粒玉米组显著低于其它2组(P<0.05),而在6 h时粉状玉米组又显著低于其它2组(P<0.05)。瘤胃内CMCase和xylanase的活力在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瘤胃内原虫种群变化在颗粒玉米组表现出高于其它2组的倾向,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的营养消化率在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比例(6、9、12、15、18、21%)的菜籽饼(RSM)代替部分豆饼(SBM)的饲粮喂成都白鸡,从10日龄起连喂四周。结果表明:饲粮中用6~21%菜籽饼代替部分豆饼增重显著下降;在含菜籽饼12%以下时,饲料利用率与豆饼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菜籽饼的各组均使甲状腺、肝和肾的重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富含n-6PUFA(玉米青贮/牧草青贮、豆粕和豆油,对照组)和n-3PUFA(牧草青贮、菜籽饼和菜籽油,试验组)的基础日粮对法国西门塔尔牛中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影响。屠宰牛后立即采集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样进行分析。日粮能以不同途径影响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中反式-C18∶1和CLA的含量。饲喂n-3PUFA日粮的牛比饲喂n-6PUFA日粮的牛瘤胃中富含较多的反-11,顺-13CLA异构体。饲喂两种日粮的牛瘤胃内未检测到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但在十二指肠食糜中存在大量反-7,顺-9CLA异构体的存在。瘤胃内反-C18∶1的浓度及各异构体除反-16C18∶1均未受日粮的影响。饲喂n-3PUFA日粮的牛瘤胃内反-16C18∶1含量比饲喂n-6PUFA日粮牛瘤胃内含量显著低。  相似文献   

17.
1谷物饲料 谷物饲料包括禾本科谷实、豆类,如大豆、黑豆、豌豆和蚕豆等,属于碳水化合物性饲料,每千克饲料约含可消化能12 133.6~13 807.2兆焦以上,含粗蛋白在7%~13%左右,且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很不平衡,特别缺乏长瘦肉的赖氨酸.谷实类饲料含能量高、营养浓度大、体积小,容易消化吸收,故主要作为猪的能量精料来用.在瘦肉猪的育肥中、后期,应适当控制高能量饲料,稍提高大麦含量,以促进长肉和改善胴体品质.但大麦必须粉碎,否则不易消化. 2粮食加工副产品饲料 饼类饲料包括豆饼、花生饼、棉仁饼、菜籽饼和麻籽饼等,其粗蛋白含量可达30%~45%.蛋白质中除含有一定的必需氨基酸外,有的还富含赖氨酸.饼类饲料是养猪的优质高蛋白饲料,尤以豆饼质量更好,用以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 2 0年 ,酶在家禽日粮中的使用显著增加。除植酸酶外 ,美国家禽日粮中很少使用酶 ,主要原因是美国使用的以玉米豆饼为主的典型日粮能被家禽很好地利用。不过几种酶产品已推出供蛋鸡日粮使用。玉米的营养价值有时比估计的要低 ,这也表现在不明原因引起蛋鸡生产性能的变异上。玉米淀粉消化率、赖氨酸消化率以及玉米代谢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豆饼质量也会变化。加工可减少豆饼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和果胶 ,但不影响β-甘露聚糖水平 ,高浓度β-甘露聚糖是抗营养的。酶是用来克服抗营养因子的 ,具…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 菜籽饼是我国产量大、价格廉的一种蛋白质资源。由于和豆饼相比,口粮中添加菜籽饼,猪的生产性能下降,致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菜籽饼中氨基酸不平衡是其饲用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2、9、10〕。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在菜籽饼日粮中补加赖氨酸没有取得一致效果〔1、2、3〕。Tanskley(1984)〔9〕建议,在使用氨基酸利用率不同于玉米——豆饼日粮的饲料时,必须考虑其氨基酸的有效性来配制饲粮。因此,本试验目的是研究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在低饲粮蛋白水平情况下,改善饲粮有效赖氨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和节约蛋白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用体外产气法来评定反刍动物对玉米、小麦及大麦与苜蓿的组合效应。有机物质消化率、产气参数a和b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不同比例的玉米与苜蓿组合体外瘤胃发酵优于大麦与苜蓿组合及小麦与苜蓿组合。代谢能值并未呈现出规律变化,从瘤胃发酵参数综合分析,不同比例的玉米与苜蓿组合体外瘤胃发酵优于大麦与苜蓿组合及小麦与苜蓿组合,但不同蛋白源与玉米、小麦和大麦的组合效应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