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择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研究其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D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在15~28日龄阶段,各多糖组和E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B组高于E组,C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高于E组。从全期来看,B组采食量最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D组最好。白术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湘黄鸡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组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30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B组脾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D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法氏囊指数高于其他各组;在15~30日龄阶段,B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各组间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白术多糖对1~14日龄阶段的湘黄鸡脾、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白术多糖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激素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0.6%和0.8%)的白术多糖;F为抗生素添加组。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A、C组和E组的血清中IGF-1浓度显著(P<0.05)高于D组。在1~14日龄阶段白术多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IGF-1的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白术多糖来研究对樱桃谷肉鸭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和E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0.6%和0.8%)的白术多糖;F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一阶段,15~28日龄为第二阶段。在1~14日龄阶段,E组的盲肠双歧杆菌数显著高于A组、C组和F组;C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F组和B组;各多糖组的盲肠大肠杆菌显著低于A组。在15~28日龄阶段,E组的盲肠双歧杆菌数显著高于A组、C组和F组;C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F组和B组;各多糖组的盲肠大肠杆菌显著低于A组。E组、A组、C组和F组。试验结果表明:在1~14日龄和15~28日龄2个阶段,日粮中添加白术多糖均能明显改善肉鸭肠道微生物区系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白术多糖来研究其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激素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选用4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C、D、E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0.6%和0.8%)的白术多糖;F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两个阶段,1~14日龄为第一阶段,15~28日龄为第二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A组血清BUN浓度显著(P〈0.05)高于C组;A组血清AMM浓度显著高于(P〈0.05)C组和D组。在15~28日龄阶段,B组血清CHO浓度显著(P〈0.05)高于E组和F组;B组血清GLU浓度显著高于(P〈0.05)E组和F组。白术多糖能通过影响樱桃谷鸭血清尿素、血氨、胆固醇及血糖的浓度,发挥促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191-1197
将480羽1日龄鸿光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24羽,其中A组为对照组,只喂基础饲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25%,0.250%和0.500%的苦玄参颗粒,试验期49 d;于21,35,49日龄时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10羽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生化及免疫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C组21日龄日均增重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35日龄时C组也明显高于A、B、D组(P0.05),但49日龄时4个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5日龄时C组的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阶段C组也有高于A组的趋势(P0.05);C组21日龄时饲料报酬极显著优于其他3组(P0.01);试验期间C组鸡死亡率比A组降低50%;饲粮添加苦玄参颗粒对试验鸡的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然而,21日龄时C、D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A、B组(P0.01),35日龄时C组也显著高于A、B、D组(P0.05);C、D组的谷胱甘肽含量21日龄时显著高于A、B组(P0.05),35日龄时也极显著高于A、B组(P0.0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C、D组在3个阶段中均有高于A、B组的趋势(P0.05)。可见饲粮添加0.250%苦玄参颗粒能明显提高35日龄前鸡的生长性能,并显著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死亡率;在3种不同添加量中,0.250%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水平添加复合酶对岭南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1 200只,随机分成基础日粮A组、B组(基础日粮添加复合酶)、低蛋白日粮C组和D组(低蛋白日粮添加复合酶),饲喂63 d后,对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整齐度和屠宰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B组、D组的ADG和ADFI指标分别显著高于A组(基础日粮组)和C组(P0.05);ADFI分别提高了10.08%和7.11%,D组和B组间ADG和ADFI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4个试验组中,基础日粮A组岭南黄鸡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低蛋白日粮C、D组的整齐度(10%)显著高于A、B组(P0.05);低蛋白添加复合酶制剂D组在4个组别中整齐度(15%)最高(P0.05)。与A组(基础日粮组)和B组相比,低蛋白日粮C组和D组岭南黄鸡腹脂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胸肌率(P0.05);屠体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指标组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低蛋白日粮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升岭南黄鸡的ADG、ADFI和胸肌率,可提高肉鸡群体整齐度,未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叶多糖对1~28日龄粤黄鸡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1日龄粤黄鸡母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B组为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添加量为0.020%; C、D、E组为人参叶多糖组,人参叶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05%、0.010%、0.020%,多糖均采用饮水添加饲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 14日龄时,E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D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B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E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B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2)人参叶多糖组与A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 21日龄时,B、C、D、E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D、E组血清中IL-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C、D、E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1日龄时,A组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E组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14日龄时,C、E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1日龄时,D组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B、C、D、E组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C、D、E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 21日龄时,C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28日龄时,D、E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4日龄时,D组血清中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E组血清中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人参叶多糖能通过提高粤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IL-2、IL-12、TNF-α、IFN-γ、NK细胞的含量来提升粤黄鸡的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油脂酸价对采食量和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1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组10个重复。处理1组添加豆油,处理2组添加鸡鸭油,处理3组添加精炼混合油A(酸价1 mgKOH/g),处理4~6组分别添加不同酸价的劣质混合油A、B和C(酸价分别为8、35 mgKOH/g和53 mgKOH/g),处理7组添加劣质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劣质脂肪酸组可显著增加8~21、36~42日龄及1~42日龄肉鸡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劣质混合油C组8~21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与豆油组比,劣质混合油B和C组8~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显著降低。混合油的酸价与肉鸡采食量及42日龄体重呈负相关,随着酸价的升高,1~42日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42日龄体重逐渐降低,其中劣质混合油C组采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选择1日龄健康湘黄鸡24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Ⅱ和Ⅲ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mg/kg、600mg/kg和900mg/kg的大豆低聚糖;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Ⅴ组为抗生素添加组。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30日龄为第二个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Ⅱ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5~30日龄阶段,各低聚糖组和Ⅴ组的平均日采食量高于Ⅳ组,且Ⅱ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从全期来看,Ⅱ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大豆低聚糖的适宜的添加水平为600m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饮水中添加乳酸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三黄鸡5 000羽,随机分为5组,1 000只/组。在饮水中加入乳酸调节饮水pH值,使得A组、B组、C组和D组的饮水pH值分别为2.0、3.0、4.0和5.0,每天试验鸡饮用酸化水4 h,对照组为正常饮水组。测定各组试验鸡体重和采食量,并记录每日病死数,计算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病死率。结果①平均日增重:1~35日龄段,C组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最明显,提高3.33%。36日龄后,仅B组和对照组相同水平,其他组均降低。②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D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病死率:A组、B组、C组、D组比对照组病死率分别减少3.7%、4.2%、4.7%和2.1%。结论在三黄鸡的饲养试验中,乳酸调节饮水pH值为4.0时能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1~35日龄段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明显降低三黄鸡的病死率,对于肉鸡促进生长和抗病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猪饲料 用活菌微生态制剂饲喂10~28日龄哺乳仔猪,采食量平均增加70克/天,增重提高4.2%。7日龄仔猪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减少腹泻发生率3%,日增重提高6.4%,饲料转化率提高11.7%。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黑羽乌骨鸡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研究对黑羽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添加组、0.2%添加组肉鸡1~14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0.3%添加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均以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0.2%的试验2组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73%、5.41%、16.67%;15~42日龄3个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以添加纤维素酶发酵活干菌制剂0.2%的试验2组各项指标最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9.73%、11.58%、6.8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比试验,将40只14日龄哈巴特肉鸡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14~28日龄,分别饲喂401A(未添加NP-AC-1)、401B(添加0.5%NP-AC-1)。28~56日龄,分别饲喂508A(未添加NP-AC-1)、508B(添加0.5%NP-AC-1)。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鸡的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周末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除第3周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中白细胞常数、红细胞常数、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胸腺、法氏囊指数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白术多糖对樱桃谷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择白术多糖来研究其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激素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选用4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C、D、E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 同梯度(0.2%、0.4%、0.6%和0.8%)的白术多糖;F为抗生素添加...  相似文献   

16.
选择1日龄健康湘黄鸡300羽,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5个,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中草药试验组、Ⅱ组为抗生素试验组、Ⅲ组为对照组,全部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21日龄为第1阶段,22~49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21日龄阶段、22~49日龄阶段和1~49日龄阶段,3个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试验组Ⅰ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抗生素试验组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Ⅲ组要高,比中草药试验组Ⅰ组要低,而料肉比比对照组Ⅲ组要低,比中草药试验组Ⅱ组要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不同脱霉剂的解毒效果。试验采用霉变玉米,以黄曲霉毒素(AFB1)构建了中度污染模型,选用320只1日龄樱桃谷商品代肉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2 kg/t脱霉剂Ⅰ,C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D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Ⅰ,E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Ⅱ。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C组1~14日龄采食量较B组降低了12.3%(P0.05),与A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E两组的采食量与C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采食量与A组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B组21、28、35日龄肉鸭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A显著提高了7.2%、13.2%、9.0%(P0.05),C组7、14日龄肉鸭的体重较对照组A降低了9.4%、8.7%(P0.05),D组35日龄肉鸭体重较C组提高了5.7%(P0.05),E组各阶段肉鸭的体重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3)B组14~35日龄肉鸭血清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27.30 g/L比24.16 g/L),而C、D、E组处于同一水平;(4)21、35日龄肉鸭血清肝酶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比较中发现,B、D两组ALT活性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E两组的肝酶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得出,在非霉变日粮中,添加脱霉剂Ⅰ改善了肉鸭的增重和血液免疫;而在霉菌毒素中毒状态下,肉鸭的采食量降低,增重减少,并且肝脏受到损伤,添加脱霉剂Ⅰ改善了中毒状态下肉鸭增重和肝脏损伤,而脱霉剂Ⅱ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350只AA商品内鸡随机分为A、B、C、D和E组,常规饲养。14日龄后,A组鸡正常对照,B、C、D和E组鸡舍温按每日1~2C由25C逐步降至12C,同时D和E组在日粮中按1.5mg/kg的剂量添加甲状腺素T3以诱发内鸡腹水综合征(AS);C和E组在日粮中以500mg/kg的剂量添加雏生素C(Vc)以观察其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和T3能显著增加AS发病率、红细胞压积(PCV)值和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率(P〈0.01),显著抑制内鸡的增重(P〈0.05),低温显著增加采食量,而T3则显著抑制采食量(P〈0.01);同时,分别在低温或低温加T3的条件下,添加Vc能显著抑制AS发病率和肺厚壁末梢血管百分率的上升(P〈0.01),但未能改变内鸡的PCV值、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换率(P〉0.05),从而提示Vc对低温和T3诱发的内鸡AS和肺微细血管肌型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后备种公羊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日增重350 g试验饲粮,其中A组日粮中粗饲料添加苜蓿,B组添加玉米秸秆,C组添加棉花秸秆,D组添加苜蓿和棉花秸秆,E组添加苜蓿和玉米秸秆,F、G、H组添加不同比例苜蓿、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G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显著高于F组(P<0.05);A、B、E、H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F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0.05)。(2)A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C组(P<0.01),显著高于D组(P<0.05);G组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3)A组饲粮单价最高,C组单价最低,饲料单价如下趋势:A组>E组>G组>H组>F组>D组>B组>C组,饲料总成本趋势与饲料单价趋势基本相同。(4)增重收益中A组最高,C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5.76%;经济效益G组最高,D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4.46%。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玉米秸秆:棉杆为12:24:13调配日粮时,经济效益最优,为265.43元/只。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天然抗霉菌毒素饲料添加剂对民猪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90日龄民猪生长育肥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3%、4%天然抗霉菌毒素饲料添加剂,测定其采食量和始末体重,分析其饲料转化率和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2组、3组、4组各项数据均优于1组,平均日采食量4组为1 506 g,优于其他各组;平均日增重4组为483 g,优于其他各组;料重比3组为3.11,优于其他各组。说明添加天然抗霉菌毒素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控制日粮中霉菌毒素,提高民猪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