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正确评价10%醚菊酯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2010年在水稻大田内对二代灰飞虱进行了几种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对灰飞虱具有较理想的防效,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48%毒死蜱对灰飞虱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不好;10%醚菊酯在本试验剂量下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0值为2.89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2375、525mL/hm2在药后3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mL/h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3.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醚菊酯与吡蚜酮质量比为1∶2对褐飞虱3龄若虫生物活性LC50值为2.89 mg/L,共毒系数为146.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醚菊·吡蚜酮SC 375、525 mL/hm2在药后3 d对褐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19%、90.37%,速效性好,好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剂;其在药后714 d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醚菊酯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21%醚菊·吡蚜酮SC推荐用量为375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525 mL/hm2,对水50 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和持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尤其适宜使用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灰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药性的地方,但需要考虑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高效、安全药剂,2012年引入10%醚菊酯SC进行了其防效试验和安全性探索。结果表明,10%醚菊酯SC对稻飞虱(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稻飞虱发生基数较大的情况下,防效明显优于吡蚜酮,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但对稻田主要天敌(如蜘蛛、黑肩绿盲蝽)的杀伤力也大,建议在水稻生长后期使用为好,每667m^2适宜用药量为100mL。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10%醚菊酯EC等不同药剂对小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EC和25%吡蚜酮WP对灰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10%米旺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10%米旺对水稻稻飞虱有显著的防效,防治褐飞虱750-825mL/hm^2处理,药后10d防效分别为94.8%和97.6%,明显优于对照药剂。从不同用量试验看,防治褐飞虱以750mL/hm^2为宜。防治白背飞虱450mL/hm^2处理,击倒作用强,药后3d防效达93.揣,药后7d和10d调查,防效为87.6%-93.1%。  相似文献   

9.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10.
10%杀敌灵(醚菊酯)乳油可有效防治水稻褐飞虱,其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于褐飞虱低龄若虫盛期喷施,推荐其经济适宜剂量为1 500mL/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灰飞虱若虫药效比较试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 mL·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和450 g·hm-2对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防效,药后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5.0%和81.4%,且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300~ 600 mL/hm2对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为89.39%~98.30%,速效性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7~14 d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6%以上,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450 mL/hm2药后3~7d防治灰飞虱成虫的效果为75.00%~86.96%,与吡蚜酮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略好于毒死蜱处理.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21%醚菊·吡蚜酮悬浮剂推荐用量为450 mL/hm2,大发生年份用量可以增加到6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药时力求均匀.  相似文献   

13.
研究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对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能有效控制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从而达到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目的;且对水稻安全,在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7.50-15.00g.ai/hm^2。  相似文献   

14.
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对以白背飞虱、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一般在80%~85%,但较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效一般差5~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农药对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对蜘蛛的杀伤力进行了测定。结曝表明:药后3d和7d.25%吡蚜酮WP75g/hm^2对灰飞虱的防效最好,校正防效分别为82.2%和90.8%,持效期最长;药后10d.20%氯虫苯甲酰胺SC30g/hm^2、25%毒死蜱·杀虫单WP375g/hm^2、15%茚虫威EC 27g/hm^2、25%阿维·毒死蜱EC375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没有显著差异。25%吡蚜酮WP75g/hm^2、15%茚虫戚EC27g/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g/hm^2、25%噻嗪酮WP 300g/hm^2对蜘蛛的杀伤力较小,校正死亡率为12.6%~28.0%。5%氟虫睛SC30g/hm^2、48%毒死蜱EC 432g/hm^2和2%阿维菌素EC 13.5g/hm^2对蜘蛛的杀伤力较强,校正死亡率高达90.8%。田间系统调查表明。化学农药防治区蜘蛛数量显著少于不防治区.蜘蛛数量下降51.72%.  相似文献   

16.
用50%吡蚜·异丙威WP450g/hm^2,600g/hm^2,750g/hm^2,与25%吡蚜酮wP300g/hm^2进行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对比。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内水稻生长正常,未出现不良影响,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周围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影响不明显。但5o%吡蚜·异丙威WP600~750g/hm^2防治水稻褐飞虱有更好的防效,药后1d的防效可达67.13%~67.25%,药后3d的防效可达73.48%~75.16%,药后10d防效可达87.1%~90.73%,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灰飞虱越冬越夏场所与寄主植物调查及其在麦田、水稻上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综合防治技术。它的推广应用使灰飞虱种群数量明显下降,条纹叶枯病控制在较低水平,示范区水稻产量比非示范区增加251.10kg/hm^2,节省防治工本26.63%。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防治水稻穗期灰飞虱的适宜时间,以水稻品种甬优12号为试材,分别在水稻破口前5 d (8月26日)、破口期(8月31日)、齐穗期(9月7日)、齐穗后5 d (9月12日)和齐穗后10 d (9月17日)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25 g/hm2+40%毒死蜱乳油1125 mL/hm2,研究不同施药时期对水稻穗期灰飞虱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在破口前5d或破口期施药,对降低水稻灌浆盛期的灰飞虱虫口密度无显著影响;而在齐穗期~齐穗后10 d 施药,能有效控制灌浆期灰飞虱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采用25%吡蚜酮225 g/hm2+40%毒死蜱1125 mL/hm2防治水稻穗期灰飞虱时,防治适期为水稻齐穗后10 d内,即9月7~17日。  相似文献   

19.
选用10%醚菊酯SC1050g/h㎡、48%噻虫啉SC210g/h㎡、25%吡虫·仲丁威EC1125g/h㎡、5%"/L虫啉EC450ml/h㎡4种杀虫剂对水稻白背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和吡虫·仲威防效较为理想,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理清稻田常用农药对灰飞虱的毒力和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进而为科学防治灰飞虱提供依据,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14种农药单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以及10种混剂对2种飞虱的联合作用效果。通过观察灰飞虱种群数量变化和灰飞虱的繁殖能力,测定了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和噻嗪酮+毒死蜱对灰飞虱种群的中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和速灭威等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毒死蜱、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和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配组合对褐飞虱有增效作用,对灰飞虱有拮抗作用;除吡虫啉+毒死蜱组合对2种飞虱的毒力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混配组合对褐飞虱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灰飞虱的毒力。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远大于对成虫的毒力。毒死蜱、三唑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灰飞虱成虫的繁殖能力,水稻后期使用毒死蜱、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后,增加了灰飞虱的越冬基数,增加了来年迁入水稻秧田的灰飞虱数量。可见,在稻田使用吡蚜酮、噻嗪酮、啶虫脒、速灭威等杀虫剂单剂和吡虫啉+辛硫磷、吡虫啉+速灭威、吡虫啉+异丙威、吡虫啉+仲丁威、噻嗪酮+吡虫啉、噻嗪酮+甲萘威、噻嗪酮+混灭威、噻嗪酮+速灭威等杀虫剂混剂时,用能够控剂褐飞虱的农药剂量难以有效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稻田使用三唑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嗪酮+毒死蜱,将增加灰飞虱的种群数量;在秧田期使用三唑磷、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灰飞虱成虫,不仅不能控制灰飞虱的种群数量,还将促进灰飞虱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