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超级稻新组合“甬优9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是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1号),是全省首个省区试比对照增产16%以上、全国区试比对照增产20%以上、米质达国家及部级优质二级标准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甬优9号在乐清市北白象镇万南村做连晚连片示范种植,表现优质、高产、稳产、耐肥抗倒、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现将甬优9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5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2007~2013年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表现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株高和生育期适中、产量潜力大、米质优,适合手插、机插、抛秧、直播等多种栽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直播强化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甬优538”是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系,在奉化市种植,表现出矮秆、齐穗较早、中熟、高产和抗病、抗倒性强的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38”在奉化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浙江省诸暨市于2014年引入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2015年开始进行该品种绿色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体系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经2015-2017年的试验研究,最终完善了"甬优1540"绿色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体系。现对"甬优1540"的特征特性、在诸暨市作机插栽培的产量表现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龙游县双季稻机插主栽品种搭配试验,经机插适应性、丰产性等性状比较,选择出适宜本地机插的双季稻搭配较佳组合7组,即中嘉早17-甬优9号、中嘉早17-甬优15、中嘉早17-秀水134、中嘉早17-绍糯9714、金早47-甬优15、金早47-甬优9号-金早47-浙优18。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应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作者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虽然与“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杂交粳稻“甬优8号”在机插栽培条件下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机插“甬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晚播晚栽形势下,从成本投入等方面综合考虑,机插“甬优8号”每667m2移栽密度在1.7万穴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甬优7850"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最新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作手插、机插及单双季栽培皆宜。为促进"甬优7850"的种植推广,在分析其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时插种、科学用肥、精确管水、科学植保等方面,总结了其作连作晚稻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甬优6号"不同插种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适宜插种密度是“甬优6号”高产的关键。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插种密度试验来探索“甬优6号”的最佳插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奉化市于2008年从宁波市农科院引入“甬优9号”且作单季稻栽培,现已推广200余hm2,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晚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诸暨市于2011年引进种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强根、株高适中、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伏等特点。2013年诸暨市开始进行机插栽培配套技术体系的试验研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培育机插壮秧、适期移栽、精准施肥、科学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2.
甬优9号在建瓯市小松镇作中稻种植,表现出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育秧、栽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甬优9号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甬优9号”属籼粳杂交稻,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全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我县于2007年引进试种,经两年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现把“甬优9号”在山区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杂交晚稻甬优15机插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15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高产、米质优良等特点。总结甬优15在富阳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甬优9号”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新组合。该组合于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庆元县松源镇于2009年引进试种推广,表现为适应性广、抗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现将试种表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传统连作晚稻种植,由于季节紧张,成本居高不下,水稻产量不高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户对早稻种植的积极性。为了降低连晚种植成本,提高产量,我们对不同类型连晚杂交组合在本地区进行机插适应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籼粳型组合甬优2640、甬优9号相对比较适合本地区作连作晚稻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适合机插的水稻大穗型品种(组合),笔者示范种植了"甬优13号"、"甬优8号",通过不同栽培方式试验、不同机插规格试验、大区品比试验,得出"甬优13号"、"甬优8号"两个优质单晚组合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杂交晚稻甬优6号的性状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4月通磬翌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了甬优6号在乐清市种植的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探讨了该组合的主要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产量虽然与对照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对照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甬优6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范种植,摸索出甬优6号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