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九阡李是贵州省特早熟优良李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九阡李的特征特性,分析了九阡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九阡李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龙成梅  杨再波  孙成斌  吴荣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28-2329,2331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鲜贵州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有机溶剂法提取贵州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2∶1,V∶V)作为提取剂,超声波提取20 min,料液比(M∶V,g/ml)为1∶10。在该条件下,九阡李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174.0μg/g。[结论]该研究为其他新鲜果品(尤其是李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龙成梅  孙成斌  冯定坤  张应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71-19072,19214
[目的]探索新鲜贵州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剂,在一定的水浴温度下,对贵州九阡李中的总糖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并计算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九阡李中总糖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条件下,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共同影响总糖的提取率,3个因素对总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常规水浸提,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4;此时总糖的提取率为9.7%。[结论]该研究为贵州九阡李和其他新鲜果蔬中总糖的提取、保鲜等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九阡李鲜果的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阡李新鲜果实的一般营养成分、维生素、营养生理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九阡李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的糖酸比为2.71,每100 g九阡李鲜果中富含维生素C为19.54 mg。故其鲜果酸甜无涩味,品质佳,是极好的鲜食果品。检测分析结果可为其产品的加工及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九阡李是地方早熟优良果树品种。为推广应用该品种,系统地检测了该品种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并对其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作出科学评价,同时检测了九阡李鲜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Cu、Pb、Cd、Hg、As的含量。结果表明:三都县九阡镇白庙村、水条村、水夕村,周覃镇水备村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无公害水果九阡李种植基地的选择和建立;其鲜果无有机氯农药残留,5种重金属在鲜果中的含量亦在合理的低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可行性支撑基础。  相似文献   

6.
羌脆李是经四川农业大学、茂县科技局、茂县农业局从茂县本地栽培的小青李中,通过多年多点试验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经过几年的种植,羌脆李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羌脆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都九阡李的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阡李垂直分布于海拔450 ̄1200m的205个自然村寨,集中产于水各、水条、水昔三个自然村,现有种质资源7281株,其中成龄结果树4723株,年产叫产16万kg以上,九阡李为落叶小乔木,杯状形或半圆头形,生长较旺,根系分布浅而广,叶互生,单生出叶;一年2次抽梢;花序束状、先开花后抽枝叶,每朵花从开地凋谢4 ̄5天,整个花期20 ̄25天;果实生育期90天左右,紫红艳丽,汁多,味浓香甜,清脆可口,品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果树栽培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果树栽培的具体过程中,果树栽培技术的适当与否会直接对果实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贵州省部分地区的果树栽培实际情况,分析了贵州省部分地区果树栽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本着提高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阐述了果树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作为珍稀食(药)用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其栽培技术的逐渐完善,迅速发展成贵州省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效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本文对贵州省羊肚菌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总结了贵州省羊肚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菌种高质保供、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差异化栽培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果树设施栽培起步较早的省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研究",并在省内及部分邻近省份大面积开发,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对桃、李、杏、甜樱桃等进行了保护地栽培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均居领先地位.由于通过设施栽培生产出的果品价格好、效益高,使这些成果不仅在辽宁省内迅速得到开发和推广,而且也带动了全国,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的热潮,到2005年末,全省设施果树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辽宁省果树设施栽培在长达30年的发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为使全省果树设施栽培再上一个新台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现对其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13+11-13,11
贵州省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是我国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树以及栽培茶树的省份之一,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出产的高品质绿茶闻名全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不规范、经营手段不科学、市场开发不深入、产业结构不完善、各方面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全省茶叶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客观发展特点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福建花生育种、栽培与加工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贵州果业发展迅速,在许多果树栽培集中的乡村,水果生产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经过几代果树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贵州省的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品种进一步优化和更新换代,果品质量得到改善,果树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笔者就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果业的发展成就作一概述,并对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谈一点看法,仅供参考。1贵州果业的生产成就1.1果树栽培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贵州省果树栽培面积仅有0.62万hm2,产量6.58万t;2006年达到11.91万hm2,101.72万t,为1982年的19.21倍和15…  相似文献   

14.
李是桂林市特色水果品种之一,在桂林市栽培历史悠久。文章介绍了桂林市李栽培面积、产量、分布区域及主栽品种黑宝石李、萘李和大水李的特点、栽培现状。针对桂林市李产业发展面临的病害严重及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发展桂林市李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理条件相同的温室中,桃、李、杏栽培的树形选择应以开心形为佳,并以不同高度来调节树冠高矮,以此来解决温室后部光照。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些年来,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采茶成本高、茶叶市场开发不足、茶园机械化程度低下等问题。本文在调研、分析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认识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茶产业的生存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6月5日,开磷助力石阡县汤山街道精准脱贫化肥捐赠仪式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举行。开磷控股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廖慧出席仪式,并代表控股集团对汤山街道北塔村现场捐赠30吨化肥。捐赠仪式上,廖慧表示,在2018年全省产业大招商行动中,开磷定点联系石阡县,把开磷和石阡紧紧联系在一起。开磷是个负责任的企业,作为涉农支农企业,开磷将充分调动企业优势资源,不遗余力地帮助支持石阡县发展,为石阡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解决的措施,提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的果树设施栽培从90年代初起步,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发展,到2002年全省果树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54万hm2,产量18万t,栽培树种有草莓、桃、李、杏、大樱桃、梨、葡萄等,已经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果树设施栽培生产基地.但在生产中还存在不顾条件盲目发展,适于设施栽培适宜专用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材料落后,商品化处理滞后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是贵州省思南县近年来广泛推崇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之一,它对思南县玉米种植经济收入有较大的影响。然而,根据一段时间的调查不难发现,在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地膜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从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在思南县玉米栽培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