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肥西县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并掌握水稻倒伏原因、水稻生产现状及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调查发现导致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品种、施肥情况、栽培管理方式等,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缓解水稻倒伏的对策,供其他相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育苗实验,对比分析了浒苔多糖(EP)和多糖铁(EPI)对水稻育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浒苔多糖和多糖铁对水稻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水稻的氮含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对于空白组,浒苔多糖处理组分别提高了42.2%、45.9%、2.7%,多糖铁组相对提高了48.2%、52.8%、4.3%,而多糖铁相对于多糖组提高了4.2%、4.7%、1.6%。另一方面,浒苔多糖和多糖铁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生长势,相对于空白组,多糖及多糖铁处理组的水稻的根长、株高、干重等指标显著增加,浒苔多糖处理组分别提高了9.2%、25.4%、27.0%,多糖铁组相对提高了48.0%、49.6%、39.8%,而多糖铁相对于多糖组分别提高了35.5%、19.3%、10.0%。因此,浒苔多糖和多糖铁可促进水稻体内氮元素的积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提高水稻的生长势,表现在根长、株高和株重等指标显著增加,其中多糖铁对水稻的促生长作用更为显著,可为浒苔在农业中的高值化开发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2018-2019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本文分析2018-2019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F两优305、安两优153等2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我省中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栽培方式有移栽和直播两种,主要是移栽。在机械化移栽方式中,为发挥水稻插秧机械的优越性,机械插秧必须保证插秧质量。水稻插秧机自身能满足机插秧质量要求,但在水稻移栽中仍不能保证机插秧质量时,其影响除土壤特性等自然因素外,耕地质量直接影响机插秧质量,利用北斗导航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激光整平等技术改进耕作机械,减少人工作业造成的误差,使整个耕作区域接近一个水平面,以满足机械插秧要求,从而促进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9-2020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至今,本文分析2019-2020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N两优8424、五乡优丝占、源美丝苗等3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安徽省中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内容:根据东北地区水稻冷害、虫害发生情况,阐述水稻虫害发生类型、特征特性及冷害类型,提出防控措施,为水稻有效控制虫害,减轻冷害造成的损失,科学防控虫害,减轻冷害造成的损失,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稻(中稻+再生稻)的生长发育及病虫发生的特点,以及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在荣县多年应用的实践经验,集成了以“赤?吲乙?芸苔+烯肟菌胺?戊唑醇”为中心的水稻健株防病增产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达到了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危害,前季稻不早衰,再生稻苗早发,增产效果显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研究公路沿线环境中重金属对水稻植株不同组织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Pb、Zn、Cu、Cd在水稻中均表现出距离上的显著积累特征,其中盆栽水稻籽粒中的Pb含量超过规定值93.8~196.3倍,若食用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距离公路较近的区域种植水稻等被人类直接食用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客观评估秋风灾害对于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应用水城县历史水稻抽穗扬花期低温灾害综合评价指数,结合历史产量资料,开展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秋风是影响水城水稻产量的重要灾害,应用综合评价指数能够客观反映秋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但要实现秋风对产量影响的定量化评估,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水稻螟虫因多种原因在沿江稻区回升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有效的控制水稻螟的高效药剂,笔者于2015、2016年在通州区平潮等地进行了,多种新药剂防治水稻大螟、二化螟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四氯虫酰胺、阿维·氯苯酰胺、阿维·氟酰胺防治螟虫效果显著,适期用药一次,对大螟的总体防效可达90%以上,对二代二化螟的兼治效果也达70%--80%,值得在水稻大螟和二化螟总体防治上推广应用。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0ml、甲氧虫酰肼30ml、四氯虫酰胺30ml、阿维·氯苯酰胺40ml、阿维·氟酰胺SC30ml。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在二化螟大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或者用药二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南陵县2018年水稻产销形势及2019年种植意向,并提出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养分相等的条件下,当氮肥的用量超过21.0 kg/667 cm2时,水稻的增产效果不显著;水稻氮肥的用量范围为9.0~21.0 kgkg/667m2。氮、磷、钾化肥的合理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化种植技术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采用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方法来培育土壤,使用生物农药、诱捕器、稻鸭共作来除去田间杂草、防治病虫害,严格按说明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本文介绍了水稻非化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育秧、适时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农业服务中心结合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要求从江苏省溧水区 红太阳种业引进苏审稻201413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30号,在溧水区和凤镇群英圩、龙头水库圩区两个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中大面积示范种植,从武运粳30号优质水稻硬盘育秧、大面积大田机插的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通过与当地长期种植的对照品种武运粳23号进行比较,通过定点考察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具有穗型大、抗逆性强、生长健壮等特点,其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虽然在生长后期易感穗颈瘟,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穗稻瘟,武运粳30号是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良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应养分的水稻幼苗进行为期2周的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增加,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对地上部和根部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含氮处理氮含量明显高于无氮处理,但其15N丰度却低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含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同时含氮处理铵态氮含量高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铵态氮含量。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下水稻氮损失率在15.18%~34.35%之间,氮、磷、钾任意两者配施均降低植株氮损失率,并提高植株体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但以氮、磷、钾配合处理植株氮损失率最低,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质膜透性最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中等栽培条件下的粳稻品种对比示范,分析比较这些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米质及食味性等重要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当地粮食品牌生产的优良品种,切实推动我市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小。水稻增施氮、磷、钾肥均能增加每100 kg籽粒氮、磷、钾的吸收量,且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吸收量均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配方施肥处理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收获指数和吸收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施用硅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很多硅,水稻植株中硅含量2.36%~6.47%,土壤中有效硅为350~370mg/kg.为保证水稻对硅肥需要,施用硅肥非常重要.试验证明,施用硅肥不但能增加水稻高度、分蘖数、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而且也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寿县水稻种植情况及种植中缺水易旱的现状,总结了绿旱639在寿县节水抗旱高产栽培中的播种方式、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