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为明确有机生态活性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有机生态活性肥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生态活性肥可以促进花生生长,植株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均高于常规施肥对照;可以延缓花生衰老,增加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可以提高花生的双仁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从而最终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炭基花生专用肥以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普通三元复合肥及不施肥相比,对花生产量、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炭基花生专用肥和有机肥对花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花生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饱满度等各项经济指标。两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处理5炭基花生专用肥450kg/hm2+有机肥2160kg/ hm2(有机肥中N+P2O5+K2O替代40%炭基肥基准用量中氮磷钾)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花生上施用有机碳肥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施用有机碳肥,可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和百粒重;从产量结果分析,花生苗期在施用花生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配施40 kg/667m~2有机碳肥,产量可增加80 kg,增幅为18.6%。从经济效益分析,合理配施40 kg/667m~2有机碳肥,纯收益可增加196元/667m~2。  相似文献   

4.
有机碳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有机碳肥的应用效果,在夏玉米上进行了有机碳肥不同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成产因素分析,施用有机碳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从产量结果分析,施用有机碳肥450~600 kg/hm~2较不施用有机碳肥的对照处理增产2 522.39~2 835.82 kg/hm~2,增幅为24.74%~27.82%,增产效果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施用有机碳肥450~600 kg/hm~2较不施有机碳肥对照净增收益2 965.31~3 004.48元/hm~2。  相似文献   

5.
根瘤菌肥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根瘤菌肥对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花生根瘤菌肥的花生根瘤数、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在常规施肥和常规施肥氮肥减半基础上施用根瘤菌肥处理比常规施肥的根瘤数、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4.08%~261.97%、7.9%~15.2%和2 870.7~5 083.5元/hm2,其中以常规施肥(N∶P∶K=17∶11∶14)1 125 kg/hm2+15 kg/hm2固体花生根瘤菌肥穴施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 ̄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纯无机肥及不同用量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砂壤土花生土壤微生物种群及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随有机无机肥配施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施无机复合肥对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不明显,中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纯施中量无机肥处理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全生育期平均值分别提高114.9%、49.0%和29.0%.(2)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其中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纯无机肥(农民常规施肥)相近于或低于(尤其在生育后期)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其余3种酶.(3)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关系密切,相互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无机肥加中量有机肥比中量纯无机肥增产14.0%,表明在砂壤土上施用有机肥,其对土壤肥力提高的增产作用远远大于其本身所含花生生育所需营养直接供应作用.(5)兼顾土壤肥力和花生产量,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可采用中量有机无机肥混配施用.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花生生产增产提质,以常规施肥和空白处理为对照,观测了施用木霉腐植酸肥在花生苗期、初花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木霉腐植酸肥促进了花生根系生长,提高了花生侧根数、有效分枝数,增加了双荚果数及籽粒重量,提高了土壤有益微生物量,大幅度降低了镰刀菌等土壤病原真菌数量,提高了花生果仁品质;相对于空白对照,木霉腐植酸肥对花生增产提质防病效果更明显。木霉腐植酸肥应用于花生连作土壤,具有良好的土壤生态改良、增产增效作用及品质提升效果,值得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包膜控释BB肥在花生生产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研制的两种控释BB肥在花生上进行肥效试验,研究控释肥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肥(T1)处理为对照,设置当地习惯施肥处理(T2),与T2总养分量相同的高氮控释BB肥处理(T3),T3处理的80%用量处理(T4),与T3处理实物用量相同低氮控释BB肥处理(T5),T2实物量的50%高氮控释BB肥处理(T6)。[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条件下,高氮控释肥处理(T3)比普通复合肥处理(T2)花生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325.5 kg/hm2,纯收益增加1 877.6元/hm2。施用总养分量80%的高氮控释肥处理(T4)和施用等实物量的低氮控释肥处理(T5)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花生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考察花生农艺性状结果看,施用控释肥处理(T3)比施用普通肥料处理(T2)百粒重增加了1.2 g,出仁率高出了1.6个百分点。[结论]施用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增加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氮素营养不足或氮磷钾比例失调时,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蔬菜品种生产效益和碳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通过对浏阳市4个农场2种生产模式8种蔬菜3年的经济(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比等)和环境(碳排放量、碳足迹)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有机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和碳足迹分别为无公害生产的18.5%和87.4%;(2)肥料和电耗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58.76%和16.67%;(3)碳排放量和碳足迹都与N肥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即施用的N肥越多,碳排放量就越多,碳足迹也越大;(4)有机模式下,有机肥用量达到122352 kg·hm-2时,作物产量最大;而无公害模式下,农用化学品投入20103元·hm-2时,叶菜产量最大。因此,要保障蔬菜增产丰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量,其主要出路在于推广有机模式,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N肥和其他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建立节水灌溉体系以节约用电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3年在大田进行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比例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酸化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活性有机质及总有机质与作物产量及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适量无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作用大于单独施用无机肥,在75%有机肥的处理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最大,分别为无机肥处理的1.37和1.39倍,不施肥对照的1.68和1.84倍.②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值、阳离子代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随无机肥比例的上升而显著下降,交换性Al3 含量随无机肥比例的上升而增加,交换性H 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配合施用有机肥处理的pH均高于不施肥对照,各处理pH值随着无机肥施用比例的提高显著下降,降幅与无机肥比例呈极显著线性相关,R2=0.998(P<0.01).③水稻产量仅与中活性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11、0.820,而与水稻土总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总有机质含量与各盐基离子含量、阳离子代换量、pH值都显著相关,而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仅与交换性K 、Na 含量及pH值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皖西酸性稻田土壤pH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习惯施肥(T1)、施入750 kg/hm2土壤调理剂+225 kg/hm2有机硅功能肥(T2)和1125 kg/hm2土壤调理剂+225 kg/hm2有机硅功能肥(T3),研究改良后土壤pH、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并折算其经济效益,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施用含硅调理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T2和T3)土壤pH均出现增加,其中比T1提高0.14-0.15个单位;成熟期水稻产量以T2处理最高,比T1提高7.11%,并达到显著性差异;与T2相比,T3处理的水稻产量出现下降;施用含硅调理剂显著提高水稻的总粒数,降低水稻空秕率,其中T2处理的空秕率显著低于T1处理44.26%;水稻产量分别与水稻株高、空秕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折算经济效益,施用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肥料投入成本,降低水稻的经济效益。综上,施用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土壤pH,同时可能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增加水稻产量,但也要注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另外施用土壤调理剂进行酸性土壤改良时,也要注意投入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韭菜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有机肥料种类,提高韭菜产量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鸡粪和蘑菇渣3种有机肥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有机肥韭菜株高、茎粗和叶宽均优于对照(处理4),以花生饼肥(处理1)表现最优,其次是鸡粪(处理2),蘑菇渣(处理3)最差;施用花生饼肥(处理1)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65.514 t/hm2、175.556万元/hm2,依次是施用鸡粪(处理2),施用蘑菇渣(处理3)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结论]韭菜生产中选择花生饼肥做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硅(Si)肥水平下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及锌(Zn)、铜(Cu)的吸收和转运情况。方法 试验以水稻‘皖稻71号’为材料,通过水培方式,设置硅肥(以SiO2计)水平分别为0(对照,CK)、30、60、90、120和150 mg·L-1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Si肥水平处理下水稻幼苗的生物量、Zn和Cu含量及积累状况。结果 施用Si肥后,水稻幼苗叶片数、株高和根长均高于对照,水稻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鲜质量)分别增加5.44%~52.81%和4.83%~42.49%,叶片数、株高、根长和地上部生物量均在90 mg·L-1 SiO2处理达到最高值。施Si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部Zn净吸收量提高了5.79%~77.43%,Cu净吸收量提高了6.51%~44.96%。60和90 mg·L-1 SiO2处理的Zn转运系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0.91%和38.18%,Cu转运系数较对照分别提高8.70%和26.09%。水稻地上部Zn、Cu含量随着Si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90 mg·L-1 SiO2处理达到峰值,之后随Si肥水平的增加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结论 综合考虑水稻生长指标、生物量和对Zn、Cu的吸收等因素,本研究中90 mg·L-1 SiO2处理是微量营养元素Zn、Cu吸收的最佳施用Si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韭菜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有机肥料种类,提高韭菜产量和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鸡粪和蘑菇渣3种有机肥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有机肥韭菜株高、茎粗和叶宽均优于对照(处理4),以花生饼肥(处理1)表现最优,其次是鸡粪(处理2),蘑菇渣(处理3)最差;施用花生饼肥(处理1)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65.514 t/hm~2、175.556万元/hm~2,依次是施用鸡粪(处理2),施用蘑菇渣(处理3)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低。[结论]韭菜生产中选择花生饼肥做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韭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的肥效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配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且其肥效优于同养分量的化肥处理。施有机无机配肥处理的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重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增产幅度为30.3~78.0kg/亩,增产率为13.2%~34.1%,最高产量施肥量为58kg/亩,经济最佳施肥量为48kg/亩。  相似文献   

17.
在烟草移栽时穴施不同生态炭肥,研究了生态炭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分析生态炭肥处理对烟苗移栽后根围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烟株对青枯病的抗性;(2)施用生态炭肥后1周、8周、17周烟株根围SOC、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K;(3)施用生态炭肥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其变化趋势与土壤SOC、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极其一致;(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存在较高正相关,且随着植物生长其相关性逐步增强,而青枯病病情指数则与上述5个测定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氮素在土壤中累积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肥料用量较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少肥料施用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均能保证番茄产量稳定,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平均增收19 127元·hm-2,其中(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经济效益最高.(2)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降低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4%和7.0%;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的提高9.4%.(3)与番茄种植前相比,番茄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表现出表层增加、深层降低的趋势;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均低于习惯施肥处理相应土层硝态氮含量.(4)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渗漏水中硝态氮渗漏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平均分别降低35.5%和55.1%.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为(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生态炭肥防治烟草青枯病及其土壤微生态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草移栽时穴施不同生态炭肥,研究了生态炭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分析生态炭肥处理对烟苗移栽后根围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烟株对青枯病的抗性;(2)施用生态炭肥后1周、8周、17周烟株根围SOC、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K;(3)施用生态炭肥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其变化趋势与土壤SOC、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极其一致;(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存在较高正相关,且随着植物生长其相关性逐步增强,而青枯病病情指数则与上述5个测定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扩蓄增容肥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为土壤扩蓄增容肥研发和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有机页岩、油渣和无机化肥研制的有机无机复合型土壤扩蓄增容肥为供试肥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以不施肥为对照,比较扩蓄增容肥的不同施用量、扩蓄增容材料和传统施肥(无机化肥)对土娄土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等不同形态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传统施肥处理和扩蓄增容肥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氮(DON)、NO3--N含量,而扩蓄增容肥处理还能够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KMnO4 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以及DOC/SOC。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扩蓄增容肥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SOC和DOC含量。随着扩蓄增容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SOC、TN含量明显升高,KMnO4 C有增加的趋势。所有施肥处理对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以及NH4+-N含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结论】 扩蓄增容肥提高土壤SOC和DOC含量的作用较传统施肥明显,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且有效减少化肥投入并降低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