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是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贡献极大。近几十年,东北黑土地出现的“变薄、变瘦、变硬”等耕地质量退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对东北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黑土地进行保护与利用成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东北黑土地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土壤资源组成的复杂性,阻碍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政策的科学制定和顺利实施。以此为背景,本文根据东北黑土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按照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的原则,将东北黑土地划分成松嫩平原区、三江平原区、辽河平原区、长白山辽东区、西部风沙区和大小兴安岭区6个类型区,分别概述了不同类型区在气候、地理和土壤组成方面的特征;从气候、农业生产和土壤限制因素等层面探讨了不同类型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归纳了当前不同类型区适用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以期为协调黑土地保护与产能提升矛盾和合理利用黑土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安全面临诸多风险。“仓廪实,天下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因此,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具有战略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更好地宣传报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特策划“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专题。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保护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专题刊发的5篇文章中有3篇是分别关于东北黑土区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的研究。其中,宋戈等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统筹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政策背景下,研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期间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地域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分化特征,研究结果对于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邹文秀等通过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黑土区耕翻深度和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改善黑土物理性质效果最优的农艺措施,研究可为东北黑土区建立以“土壤质量提升、秸秆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楚天舒等采用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法从宏观角度对黑龙江垦区2000-2018年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资源收支平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指导当地农田养分管理和面源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另外2篇是关于陕西地区耕地细碎化整治和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张蚌蚌等系统剖析了陕北榆林市榆阳区的“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两种耕地细碎化整治创新模式,通过整合农户土地,对改善农地细碎化问题、提升农地经营效率、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王捷等研究了不同田块表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原因,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明确了表征土壤养分变异度的合理采样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田间养分监测设施布设以及农业生产精细化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本专题集中刊发的5篇系列文章,分别来自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研究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对统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土壤质量、优化土壤养分管理、破解耕地细碎化难题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韩晓增  邹文秀 《土壤学报》2021,58(6):1341-1358
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发的方向。东北黑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6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自然黑土肥力较高,但是开垦后受生态系统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土壤肥力发了巨大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垦殖初期(约30a)迅速下降,开垦50a后下降速度趋于稳定;侵蚀区黑土层受风蚀和水蚀等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机培肥、轮作、等高种植等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土培肥与水土流失防治。黑土层是黑土地的标志性土层,是黑土地肥力的核心。基于黑土层保护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建议从以下3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解析人类活动下的黑土层厚度及颜色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下维持和增加黑土层厚度的技术途径;(2)针对东北黑土地6种土壤类型耕地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主控因子,因地制宜建立以“肥沃耕层构建”、“障碍性土层消减”和“控蚀固土增肥”为核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探索模式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和机理;(3)以长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观测场,集中研发坡耕地控制面蚀和沟蚀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东北黑土区耕地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目前其耕层变浅、质量下降等耕地压力问题逐渐显现。为了掌握区域尺度上黑土耕地压力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保护黑土资源,该研究选取21个典型黑土县区,采用修正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灰色-BP组合预测模型分析测算耕地压力指数及耕地压力变化趋势,并依此对现有黑土地保护政策提出细化建议。结果表明:1)耕地压力指数受到耕地质量(负向影响)、实际人均耕地面积(负向影响)、粮食安全保障范围(正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负向影响)等综合影响,得出典型黑土区域耕地压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耕地压力可表征粮食安全压力,但粮食安全压力无法准确反映耕地压力状况。3)耕地压力变化趋势为整体向好,局部堪忧。2004-2019年21个研究单元中除拜泉县以外耕地压力均下降至安全范围,2020-2024年有15个县区处于无压力平稳区或压力下降区,其余县区处于不同程度的压力状态。最后,对于不同压力区域提出因地制宜的黑土地保护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缓解黑土耕地压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概念的引入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架构与方法。科学划定补偿分区、量化补偿标准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关键。该研究以省域为研究单元,辨析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转移与生态公平的理论关系,依据耕地生态承载力盈亏和耕地保有量目标是否完成构建"四象限"差序分区,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补偿标准,并进一步优化支付/获偿总额。结果表明:1)2019年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呈"北盈南亏"、耕地保有量呈"西盈东亏"的空间分异;2)补偿差序分区呈东北-西南方向"条带状穿插"的空间形态:全额获偿区以耕地大省为主(8个省级行政区),减额获偿区主要位于中部平原和丘陵区(6个省级行政区);全额支付区大多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5个省级行政区),减额支付区集中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12个省级行政区);3)从全额支付区到全额获偿区,补偿标准均值呈"阶梯式"递减,中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为6.13万元/hm2;4)经计算,黑龙江省获偿最多为1 683亿元,浙江省支付最多为2 151亿元。引入洛伦兹曲线验证,得到耕地生态保护补偿使省域间财政收入差距缩小了0.06。因此,该研究提出了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差序分区和标准量化方法,为提高耕地保护主体动力、建立国家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土地区耕地质量现状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东北黑土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耕地总面积3584万hm2,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商品粮的1/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土壤侵蚀和长期高强度重用轻养等原因,黑土地区土壤耕层变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酸化、结构变差、功能退化,导致黑土“变薄、变瘦、变硬”。通过分析明确了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较少、中低产田比例偏高、农田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指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黑土地区面临的最大机遇,提升黑土地区耕地质量是面临的最大挑战。进一步明确了提升黑土地区耕地质量主要对策,包括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确保黑土地耕层不变薄;加强有机物料投入,确保黑土地有机质不下降;重视平衡施肥和酸化土壤改良,遏制土壤酸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黑土地质量不降低;完善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制度,确保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7.
研究西部农户耕地保护生态外部性价值对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耕地面积建构耕地保护生态外部性价值计量模型,利用西部省区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农户耕地保护生态外部性价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户在保护耕地过程中向社会无偿提供的生态外部性价值量平均为8 174元/(hm2·a),各省区农户贡献的耕地生态外部性年价值量具有不确定性、区域差异性,整体上呈增长变化。因此,从西部区域角度建立西部农户耕地生态外部性价值的补偿标准与机制具有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揭示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遵循《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国家标准,在利用特尔菲法选取16个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对研究区2008年和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同一指标体系和同一分级标准的耕地质量评价,旨在掌握研究区10年间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探究耕地质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2008年以中低等地为主,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5.14, 2018年以中高等地为主,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92, 10年间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了1.22个等级;其中, 1~4等地面积均有增加,5~10等地面积均减少,10年间研究区评价单元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最多为8个等级,下降最多为7个等级,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评价单元总面积是等级下降评价单元总面积的3.5倍。10年间东北典型黑土区的中西部和西北部耕地质量上升较为明显,而其南部和东北部质量下降的耕地分布较多。本研究规范了研究区耕地质量时空对比分析的依据,合理揭示了其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区域今后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今后进一步可持续利用和管理黑土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11.78万km~2,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长期的开垦与种植,使黑土资源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肥力下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严峻的形势。为保护这些黑土资源,应改变以前旧的观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防治,通过人工调控,恢复生态,使这片宝贵的黑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 3大黑土区之一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4 0 0 30 4 8km2 ,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以往松软肥沃、黑油油、一马平川的黑土地已不复存在 ,致使江河、水库泥沙淤积。分析原因认为对黑土地的过度开发、掠夺式经营、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健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黑土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了遏制当前水土流失剧烈发展的严峻局势 ,要加大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同时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预防、监督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演进过程与特征的量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的演进特征和规律,为其更好地引领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方法  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基于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使用1998 ~ 2021年期间出台的国家及各省市层面304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献数据,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量化标准,对政策强度、数量、纵横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  黑土地保护政策强度与政策数量不断上升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政策颁布机构以农业农村部(含原农业部)、水利部居多,存在一定数量的多部门联合颁布政策;政策形式以“通知意见”为主,拥有党中央宏观指导方针;政策主题集中于保护目标、试点建设、技术模式方面;政策工具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其他类型工具使用次数有所增加;政策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  结论  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不断优化,未来应以构建“数量、质量、生态、权益”四位一体的系统性保护体系为目标,推动黑土地保护法治化进程,结合“田长制”的深入推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细化保护责任、过程管理、监督反馈,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掌握黑土区耕地质量状况,探索耕地质量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可以进一步保持耕地的健康发展。为探讨黑土区耕地质量与土壤侵蚀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嫩江市为研究区,利用层次分析法及CRITIC权重法确定22项选取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综合质量指数法构建地学特征、土壤特性、土壤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及植被生长5个维度的质量指数,引入TOPSIS模型分析确定嫩江市耕地质量等级,开展黑土区障碍因子诊断、侵蚀状况模型评估及耦合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嫩江市以中等级耕地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29.6%,高等级耕地较少,占比为10.1%。耕地质量等级存在较大差异,集聚类型以不显著为主,且在市域内呈现散碎分布的空间格局。2)根据障碍因子诊断发现,指标层中土壤pH值、排水能力、灌溉能力、地块连片度及比值植被指数指数的障碍度较高,是制约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准则层中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指数障碍度最高,对于耕地质量具有显著影响。3)嫩江市西南部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弱,侵蚀较为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嫩江市的北部及东部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东北高西南低。4)空间耦合协调分析发现,耕地质量与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耦合度介于0.22~1.00之间,具有明显的耦合响应特征,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土壤侵蚀与耕地质量处于良好的协同发展状态。研究为松嫩平原农业健康生产及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董秀茹  刘浩洋  刘洪彬 《土壤通报》2021,52(5):1020-1027
耕地土壤条件是耕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研究辽宁省耕地土壤条件及其空间分布,可以明晰辽宁省耕地土壤质量情况,为该区域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以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辽宁省数据,借助ArcGIS和数理统计软件,从耕地质量分类自然地理格局和行政区划的角度,对辽宁省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总面积为531.10 × 104 hm2,耕地土层厚度以小于60 cm为主,所占比例达到46.58%;土壤质地以壤质土为主,占比达到82.39%;有机质含量在10 ~ 20 g kg?1之间的耕地较多,占比达到70.12%;耕地土壤pH值以弱酸性为主,在5.5 ~ 6.5之间的面积最大,占比达到36.67%。辽宁省土层厚度大体呈现“东、西部薄中部厚”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壤质土壤为主,大体呈现“东、西和北壤为主,南砂中黏占少许”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肥力属于中等水平,整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耕层土壤pH值以弱酸性为主,大体呈现“东酸西碱中适宜”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实质是数量、质量、生态协同保护,且耕地具有类型与结构的差异。剖析耕地内部水旱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空间格局差异,找出影响不同区域水旱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为“三位一体”耕地差异化保护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为数据源,采用地形分布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重庆库区库首巫山县、库中万州区、库尾沙坪坝区水旱地数量、质量、生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① 沙坪坝、万州和巫山水旱面积比分别为42∶58、51∶49和9∶91。水田(旱地)多分布于低(高)海拔、坡度缓(陡)、地形分布指数较低(高)地区。② 旱地质量等级沙坪坝 > 巫山 > 万州;水田质量等级沙坪坝 > 万州 > 巫山。③ 沙坪坝水旱地斑块密度指数分别为28.53和24.46,比其他两区高出10倍,巫山水旱地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6和4.43,是其他两区的10倍。④ 乡村劳动力和坡度是影响库区水旱地分布主要因素。交互探测后,坡度、乡村劳动力对旱地的解释力分别升至1和2位;坡度对水田的解释力升至1位。  结论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巫山和万州水旱地数量总体多但质量偏低,都市功能核心区的沙坪坝水旱地数量虽少但质量更优。水旱地分布受区域地形影响较大,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类进行差别化保护。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预警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宋戈  连臣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6):247-252
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是保护耕地和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从耕地保护角度,结合研究区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耕地资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利用纵比判断法,以研究区1996-2008年耕地资源安全定量评价值为基础数据,确定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度的阈值。应用灰色模型GM(1.1)与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黑龙江省2012-2015年耕地资源安全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耕地资源预警系统框架体系。结果表明,1996-2008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值呈不规则下降趋势。2012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警度为轻警、2013-2015年为中警,警度有上升趋势;2012年耕地质量略有升高,但耕地数量减少幅度较大,2013-2015年,随着耕地数量的增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2012-2015年生态环境呈平缓上升趋势。耕地数量与耕地质量不协调发展是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在预测期主要致警原因,城市化水平、水土流失比率和抗逆指数等是影响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状况的敏感因子。该文为相关预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质量自相关属性优化耕地保护空间布局,对于耕地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改进空间自相关模型,将生态环境作为耕地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框架的"第四维",从地块尺度模拟位于"三线"内地块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据此提出优化耕地保护空间布局的方案。结果表明:1)高淳区高质量耕地呈现出东部集中连片、西部零散分布的特征,低质量耕地集中分布在高淳东部,各耕地自然指数均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2)各耕地质量指数正、负相关型分别与高、低质量耕地的空间高度吻合,均表现出较强正相关性的空间聚集特征。自然质量、利用管理、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指数的Moran''s I值分别为0.79、0.92、0.89、0.77,空间集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利用管理、经济价值、自然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3)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质量自相关优化耕地布局,永久基本农田新增968.15hm2,等级提升0.94,确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缓冲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及综合调节区4个一级类与14个二级类。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综合质量最优,耕地质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扩散效应,应禁止非农建设;城镇发展缓冲区耕地质量较差但区位优势突出,是城镇建设理想区;生态环境保护区耕地综合质量较差但生态优势明显,应开展生态防护工程,形成生态保护格网;综合调节区应判明耕地障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序开展田间整治,实现向永久基本农田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在耕地需求更趋多样化的背景下,深刻认识耕地质量内涵及体系构成,是推进耕地质量理论研究、制定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基础。该文基于质量管理理论,在分析耕地的性状与功能、耕地利用的多元主体及多样化需求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体系、特点及表达方式,旨在完善耕地质量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展现为类型、空间、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性状,具有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功能。2)耕地利用的主体可以划分为耕地经营主体、物权主体和管理主体,对耕地的需求可分为生产、资产、生态和社会需求,各类主体围绕耕地及其利用相互分工,同时又互相博弈,使得耕地利用多元主体的需求更趋多样化。3)耕地质量是耕地自身各种性状与功能满足多元耕地利用多元主体需求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地力质量、设施质量、空间质量、生态质量、美学与文化质量。4)耕地质量是人们根据一定标准对耕地及其利用进行调查和监测后做出的定量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现实与主观行为的融合、质量体系与指标体系的契合、空间格局与耕地过程的耦合、观测尺度与本征尺度的调合、变量场与类型域的结合。5)耕地质量是对耕地某方面的质的有量纲量(绝对量)或...  相似文献   

18.
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尚未设立耕作层破坏认定国家标准,故而设立耕作层破坏认定标准十分迫切。本研究针对耕地“非粮化”现象,根据实用易操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照法律与国家标准、因地制宜、理化生指标兼顾五个原则,运用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思想,拟定了包括耕作层厚度、人为侵入体含量、砾石含量、土壤环境质量、pH、有机质含量、容重、耕层质地、生物多样性、盐渍化程度十项指标的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探讨了耕地“非粮化”耕作层破坏诊断标准的设立,并提出建立耕地破坏信用制度、考虑被破坏耕地的等别、开展试点工作、成立专门的鉴定机构、积极引导农户、完善种粮补贴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