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齐市个体养鸭户张某于2007年4月从个体孵化站购雏鸭500只,在饲养1个月后陆续发生雏鸭死亡,共死亡325只,死亡率达65%,剩余175只雏鸭经药物治疗恢复了健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市个体养鸭户李某于今年4月从个体孵化站购雏鸭1000只,在饲养到1个月后陆续发现雏鸭死亡,15d内共死亡650只,死亡率达65%,剩余350只雏鸭经治疗恢复了健康。1临床症状病鸭全身衰弱、寒战、怕水、独蹲一处、闭目昏睡、发热、  相似文献   

3.
我市个体养鸭户李某于今年4月从个体孵化站购雏鸭1000只,在饲养到1个月后陆续发现雏鸭死亡,15d内共死亡650只,死亡率达65%,剩余350只雏鸭经治疗恢复了健康。1临床症状病鸭全身衰弱、寒战、怕水、独蹲一处、闭目昏睡、发热、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我市某养鸭专业户购进1000只雏鸭,至20日龄时,个体较大的20—30只雏鸭发病,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2634只RF系白番鸭的羽型分布进行了测定,并对羽型划分标准及番鸭快慢羽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34只雏番鸭中,快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mm以上)占90.47%;慢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及主翼羽2mm和2mm以内)占9.53%;慢羽基因和快羽基因的频率为分别0.0649和0.9351。通过3种组配观测羽型的遗传方式。快羽♂×快羽♀后代雏鸭105只均为快羽型;慢羽♂×慢羽♀后代119只雏鸭快慢羽分别为32只和87只,慢羽对快羽呈显性。快羽♂×慢羽♀后代181只雏鸭中,快羽公母鸭分别为11只和78只,慢羽公母鸭分别为78只和14只。可见番鸭的快慢羽是受性杂色体基因控制的伴性性状。  相似文献   

6.
陶立 《广西畜牧兽医》2005,21(3):129-130
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dtifer,RA)引起的一种雏鸭疾病,是目前养鸭业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各养鸭地区不断有该病的报道,但雏鹅发病少见。2002年4月中旬南宁市郊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110只狮头鹅开始发病,共死亡37只,淘汰病残鹅13只。经流行病学调查,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鹅鸭疫里氏杆菌病所致。  相似文献   

7.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引起家畜中毒,早有报道。本文报道鸭的亚硝酸盐中毒。一、发病情况:某个体养鸭户,养鸭35只(土种家鸭),圈式散养,中雏鸭(40日龄左右)20只,成年鸭15只。1989年10月某日,  相似文献   

8.
张力 《中国家禽》2003,25(16):22-22
1发病情况2002年3月8日一专业户从郊区某三元鸭种苗场购进雏鸭1780只,3月13日清晨发现育雏室有23只雏鸭死亡,该专业户误认为是室温过低造成,未引起重视。至14日晚又有59只雏鸭死亡,15日清晨发现有94只雏鸭死亡,随即到本站求诊。2临诊症状部分雏鸭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头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齐市郊区某个体养鸭户,于1998年4月6日购进雏鸭800只,饲养到8月30日时发现部分鸭表现出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随后6只鸭死亡,并且病鸭数量逐渐增多.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鸭群共发病%只,发病率为12.0%,死亡52只,死亡率为6.5%.  相似文献   

10.
1提高种鸭育成均匀度应从育雏抓起1.1将每个育雏圈内的雏鸭数一致,使饲料投放量准确,雏鸭采食量相对一致。否则便会造成雏鸭采食不均而造成个体间生长速度差异。1.2一些个体较小或体质较弱的雏鸭应分开饲喂,适当增加饲料量,促使其体质尽快恢复。待其生长速度与...  相似文献   

11.
叶土发 《中国家禽》2001,23(13):19-19
1发病情况 2001年1月31日、2月1日和2月3日,某养鸭专业户分别从我市三个孵化厂购进北京鸭雏鸭5000只、3200只、4300只,合计12500只,三批雏鸭未进行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免疫,从2月11~12日起,三批雏鸭陆续发病,突然死亡.曾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注射、恩诺沙星饮水治疗无效.户主于2月19日带病死鸭11只及病重鸭2只来本站求诊,据了解三批雏鸭已死亡3820只,死亡率30.56%.  相似文献   

12.
行业会讯     
张家港市某养鸭户2003年10月24日引进一日龄肉雏鸭6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7日龄时,禽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以预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鸭500单位饮水,连用7d,但用该药饮水时不断有病死鸭出现,认为用药量小,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鸭20000单位的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第2天雏鸭死亡80多只,第3天死亡170多只。后请笔者前往诊治,剖检部分病死鸭,体内都有尿酸盐沉积物。  相似文献   

13.
刘利生饲养雏鸭的经验方田仔(上饶地区建行牧场)上饶县汪村乡刘利生是远近有名的饲养雏鸭专业户,在1987年4~6月饲养1500只雏鸭向外销售收净利1500元。1988年4~5月饲养雏鸭2100只获净利2000余元;去年从3~6月饲养雏鸭2批2500只净...  相似文献   

14.
<正> 雏鸭过食蝌蚪引起大批死亡,国内尚无报道。84年我县六塘乡郁连珠饲养5日龄雏鸭540只,因饲喂大量活蝌蚪,引起416只雏鸭死亡。  相似文献   

15.
雏鸭痛风的诊断陆文俊杨蓓蕾姬玉笙(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湖北省430070)发病情况1996年6月,某个体养鸭场购回雏鸭1500只,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2天后,由于该料短缺,改喂蒸熟的玉米和豆饼混合饲料,同时为了预防鸭的其他疾病,在饲料中添加约06...  相似文献   

16.
1992年5月26日安徽省淮北市某鸭场育雏绍兴蛋雏鸭5075只,经鉴别公、母雏后于28日出售雏公鸭2411只,实际饲养母雏2664只.由于当时天气高温干燥,平均日气温28℃~34℃.雏鸭从4日龄开始,每天上午9时,赶到舍外院里运动场自由活动,且设有浅水池(水深2~6厘米),便于雏鸭游水活动.而运动场露天堆积腐烂霉变麦秸草5小垛约1000公斤,许多雏鸭游水活动后爬到草垛上休息睡觉,有的雏鸭喙和鼻孔插入到霉变麦草缝隙呼吸.5月30日夜晚发现雏鸭死亡7只,从5月31日至6月7日,每天死亡13~28只不等,且呈逐日上升趋势.起初误诊雏鸭受热,煮绿豆汤饮水一日数次,在日粮中加入青、链霉素一日二次喂服,均无效果,至雏鸭长到13日龄时,共死亡154只,死亡率达5.7%以上.后来才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本公司研究所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粪便均正常,但在17日龄时突然有5只雏鸭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0月 ,我市滨海县坎北乡潘某饲养的 2 0 0 0只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大批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 ,诊断为添加劣质鱼粉而引起的食盐中毒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肉鸭饲养户潘某 ,9月 2 7日从泰州孵坊购入健康樱桃谷肉用雏鸭 2 0 0 0只 ,雏鸭采食状况良好。 10月 1日 ,潘某从饲料市场购回鱼粉 10kg。按 10 %比例自配饲料 ,雏鸭采食量增大 ,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 ,雏鸭死亡 8只 ,但采食量未减 ,饮水量大增。 10月 3日雏鸭死亡 12只 ,采食状况同上。 4日早上死亡 2 0只 ,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 ,见有多数雏鸭瘫痪在地 ,不愿活…  相似文献   

19.
3 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1)饮水。雏鸭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它应在雏鸭开食前2~3小时进行,潮口不仅可刺激雏鸭食欲,而且可以促使胎粪排出。潮口用的水中可加入5%的葡萄糖或速补-14,另外每只雏鸭加1万国际单位的土霉素碱,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预防肠胃疾病,水温在30℃左右。雏鸭代谢旺盛,又生活在高温环境里,因而对水的需求十分迫切,一定要有充足的饮水器具,一般来说,每100只雏鸭要保证有够30只以上的雏鸭同时饮水的器具。  相似文献   

20.
承德县三沟镇某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800只四日龄的雏鸭,由于怕雏鸭拉稀不敢给水,至使在一次充足给水时发生了暴饮,在半小时内死亡320只;以后间隔一天给水,雏鸭又相继死亡300只。最后,只剩雏鸭180只,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元。 临床症状 暴饮之后,急剧发病,最急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