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为了解决满江红营养体安全越夏,繁殖萍种为连作晚稻养殖满江红提供种源,我们经过4年来的研究,初步鑑定了满江红营养体的抗热性能和越夏的养殖技术,从而初步解决满江红在浙南地区越夏留种和发展连作晚稻田养殖问题。1963年浙南的温州、平阳等地,越夏留种已达900多个社队。1964年在25,500亩连作晚稻田中养殖成功。现将初步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利用稻田的冬春季空闲期进行淡水小龙虾养殖稻虾连作模式,通过稻田改造、生态设置、人工饲料等生产管理,实现水稻小龙虾双收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稻田水旱轮作(第二年度)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稻田水旱轮作第二年度轮作晚稻田比连作晚稻田的杂草总覆盖度减少 80 % ,轮作处理中轮作方式 1的晚玉米田比轮作方式 3的晚玉米田杂草总覆盖度减少 2 4 %。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萍(红萍)是发展稻田肥源,增产粮食的一项有效措施。红萍是一种浮生水面的蕨类植物,既怕高温又怕低温,以25—32℃最适合它的生长,气温在5℃以下时就不生长了。我省冬季气温鞍低,平均为零下2—4℃,最低达零下6—7℃,以致冬季萍株发生大量死亡,影响下年的萍种供应。因此,保护红萍安全越冬,是红萍推广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我站几年来摸索的红萍越冬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从丹东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自然条件实际出发,为充分发挥境内的水面、稻田、荒地的生产潜力,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细绿萍(红萍的一种)开发利用的试验推广工作.六年来,按不同农业环境条件,初步探索总结出红萍稻田、红萍牧业、红萍鱼塘等以红萍为物质能量转换基本环节的生态模式,在全市农、牧、渔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7年全市养萍面积由1984年的1000亩增加到1.2万亩,鲜萍总产18万吨,创造价值72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虾,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稻田的产出效益,是目前沿江稻区的养殖主流。本文介绍了稻虾立体种养模式示范情况,简述稻田养虾前期准备、稻虾共生、稻虾连作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大面积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稻田小龙虾就是在稻田中开挖简易围沟并进行小龙虾种的放样过程,如养殖效果良好就能实现"一稻一虾"和"虾稻连作"。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异常火热,且模式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了某些地区的小龙虾主要养殖方式。在我国贵州省某市,小龙虾养殖就主要围绕"虾稻连作"方式展开,其技术成熟且具有较高的项目生产应用价值,为当地水稻农户又开辟了一条农业经济增收新路线。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殖河蟹是农村发展水产养殖的一种模式,可以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武夷山市有较多的水稻田,适宜发展养殖河蟹,而且近几年来已有一定养殖规模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蟹的产量,对这些年来稻田养殖的技术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让广大进行稻田养蟹的农户增加收入,现将稻田养蟹的技术总结如下:凡是水源充沛,排灌方便,土壤保水性强,不受洪水冲淹的晚稻田,都可以利用来进行养殖河蟹。  相似文献   

9.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提供更多的氮、碳元素和优质青饲料。以满足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牧业生产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红萍是一个蕨藻类共同体,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3—5天可以使有机碳和有机氮成倍增加。因此,充分养殖应用红萍(卡洲萍、细绿萍、中国三角萍、杂交红萍等),对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长季节(6月至9月底),以水稻种植为主,并通过稻田的适当改造,实现小龙虾低密度生态养殖;非水稻种植季节(10月至第二年6月初)进行小龙虾连作,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提升稻田土壤的肥力,改变土壤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的努力,水生绿肥——红萍在我县试养成功,胜利的突破了红萍的越冬保种、春繁、大田放养利用、越夏和秋繁五关,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一九七四年春我们就地保种和引进萍种一千二百斤,通过春繁,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育草鹅连作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模式下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养殖技术、套种黑麦草养鹅技术,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期实现稻田的可持续种养。  相似文献   

14.
龙虾稻田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其具体技术构成和养殖优势对养殖户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指导养殖户龙虾饲养过程,也能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水平,只有充分发挥稻田优势,利用稻田空间,培育适应强的龙虾品种,才能较好地促进龙虾生态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扼要分析了选择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从选择品种、投喂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虾稻连作"是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稻虾共生共养的生态循环农业。该文结合泥河镇实践,从龙虾养殖、水稻种植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提升当地稻田综合效益和生态效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油菜生产大多是在连作条件下进行的,如集中产棉区的套栽油菜、稻田移栽油菜等.油菜连作,菌核逐年累积,加重菌核病的发生;导致土壤缺钾和缺硼,降低连作地油菜产量.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在1980-1981年研究了红萍对外界水体中钾的吸收,发现和明确了红萍对外界水体中低浓度的钾有强烈的吸收,富集作用。其吸收钾的临界高峰在0.85ppmK_2O左右。对水液中0.5-5ppm的钾每昼夜可吸收50%。但是,养殖红萍除池塘、河沟等天然水体外,多数养殖在水稻田中。水稻田水层较浅,整个体系呈一种水-土系统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市场对虾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虾养殖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高的 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则必须要调整养殖结构。虾稻共生便是最佳 的选择,虾稻连作是一种结合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阐述了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的 难点并针对难题及问题提出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虾稻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研究了早稻套萍对降低稻田表面水养分浓度、增加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套萍能够有效降低表面水总氮、总磷的浓度,7d内总氮去除率为30.O%,总磷去除率为56.8%;同时,水稻的成穗率、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得到提高,产量也大有增加。根据监测期间红萍的平均氮磷含量、日增长速度以及稻田基肥施用后表面水总氮和总磷浓度计算,套种红萍约需46d和12d可完全消纳表面水中的氮和磷;稻田套萍前期可通过吸收表面水中的氮磷而降低稻田土壤表层有效氮磷养分,后期倒萍则能迅速为水稻提供养分,有利于水稻后期的生长发育和减少稻田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池塘和稻田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地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及稻田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建造、池塘养殖具体实施方法,养殖稻田的清整、稻田养殖具体实施方案等,为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