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由于东北地区比较寒冷,养蜂者习惯于蜂群室内越冬。室内越冬的优点是:安全,便于管理等。一、蜂群人室1.入室时间:蜂群入室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而定。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即白天中午最高气温下降到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可将蜂群搬进越冬室具体时间还要根据群势和越冬室的情况灵活掌握。2.蜂箱的搬运和安排:搬运蜂箱要保持箱体平衡,轻搬轻放,力求巢牌在箱内不串动位置,不互相挤碰,蜂团不受震动,保持安静状态。搬入越冬室的蜂群要根据越冬室的规格排列成2行或4…  相似文献   

2.
一、下痢群的处理下痢群是指患有下痢病的蜂不良或越冬室湿度过大,箱内潮气排不出去,蜂箱内逐渐集成小水珠。潮湿群若不及时处理,会使蜂蜜发酵,蜂群早期下痢,妨碍越冬安全。潮湿群应作如下处理:加强室内通风,对于潮湿不严重的可用草木灰撒于能够透气的覆布上或将草木灰用小纱布袋装上放入隔板外,浸湿后再换;对于潮湿严重的蜂群,可以换箱,将潮湿蜂箱放入室内,换入准备好的清洁干燥蜂箱里,并用优质蜜脾替换劣质蜜脾,然后逐渐降低室温,待蜂群结团后搬回越冬室。越冬期特殊蜂群的处理@闰德斌$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132108@…  相似文献   

3.
康国强 《中国蜂业》2001,52(5):32-32
江南地区蜂群越冬是养蜂的一大难题。几年来 ,我摸索出室外堆积越冬法 ,是介于囚王越冬和暗室越冬两法之间 ,取“两法”之长的一种越冬方法。一、堆积前的选备 :在扣王后的第 9天 ,检查一次蜂群。一查蜂王是否健在 ,二查饲料是否充足 ,三查是否有自然王台。然后将蜂箱按顺序编号 ,绘好蜂箱摆放图 ;还要准备充足的稻草〈没有稻草其它草类也可〉 ,每箱 2~ 3堆草料。然后 ,选择堆蜂场地 ;场地要求阴凉、通风、安静、并修平。二、堆放 :傍晚将蜂箱按编号顺序搬到堆放场地 ,分两排按三个平箱高度垒堆 ,两排之间可容人通过 ,箱与地面用砖垫起 ,两…  相似文献   

4.
半地下蜂群越冬室,温度稳定、湿度适宜、管理方便、蜂群越冬安全。下面是吉林省敦化县黄泥河公社黄泥河大队养蜂场建筑的半地下蜂群越冬室。越冬室的地下是用石头砌成宽100厘米、高110厘米的墙壁,地上继石墙基础用砖砌成宽24厘米,高110厘米的双壁,双墙空间加填锯末,天棚上覆盖40厘米厚的锯末。沿室内两侧地平面设4个40×40厘米的进气口,在两侧房山上设4个50×50厘米的出气口,室内空气通过大百页窗口排出。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肇源县根据历年蜂群越冬的情况总结出了蜂群越冬的方法,具体的是:一、越冬的形式肇源地区蜂群有地上越冬室和半地下越冬室、地下窖等三种,但根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地下窖越冬是蜜蜂越冬最安全的形式,既不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又能保持一定衡温,便于管理,蜜蜂也安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 ,冬季气候严寒。蜂群的越冬期长达 5个多月 ,气温最低时在 -3 5℃左右。蜂群的安全越冬对发展养蜂生产极为重要。为了使蜜蜂越冬有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我们从 1 990年开始试验沟槽式越冬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越冬前的准备1 沟槽地点的选择 :在蜂群入沟槽前 1 5~ 2 0天(即在 1 1月初 ) ,选择土质干燥、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挖沟槽。沟槽东西朝向。2 沟槽的规格 :沟槽宽 1 2 0厘米 ;深度计算公式 :蜂箱高 3 0厘米 箱底垫草 1 0厘米 蜂箱盖上盖草2 0厘米 =65厘米 ;长度计算公式 :2 0厘米 2 0厘米(两个边的保温…  相似文献   

7.
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12℃时,蜜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因此,保持正常温度是蜂群越冬的关键,一般采用室外越冬,其好处是:(1)蜂群不患下痢病 ;(2)不伤热 ;(3)到春季繁殖快。 一、抓好包装安好家 室外越冬的场地要选在防寒向阳、背风、干燥、安静的地方,蜂箱不要放在粗沙土上。室外越冬要抓好包装措施。挖一土槽,深为62厘米,宽125厘米,长则根据蜂群多少而定,一般进入11月中、下旬或12月上旬左右进行包装。先包弱群,后包强群,将强、弱群分开,以便管理。第一次,在蜂箱底部、箱前、箱后都围上20厘米厚的保…  相似文献   

8.
谈寒冷地区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韩福禄我在20年养蜂中,因几次搬家用过多种办法使蜂群越冬,觉得用半地下越冬室蜂群越冬安全、管理方便,节省饲料。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秋季培养好越冬蜂和蜂王,准备好合理的半地下越冬室,...  相似文献   

9.
东北北部冬季严寒,有时气温降到零下30℃以下,蜂群在室外过多是抵抗不了的。日夜温差很大,并有三寒四温的变化,气温忽高忽低,对过冬的蜂群非常不利。只有采用室内过冬的方法,才能保证蜂群的安全过冬。几种常用的越冬室1、半地下越冬室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养蜂场,在许多地区,因为水位高,春季地湿,多采用半地下越冬室。由于蜂场多靠近林区,因而建造越冬室完全使用木材,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越冬是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冬天当外界气温降到12℃时,蜜蜂就停止飞行,开始越冬。蜂群越冬保持正常温度是关键,多采用室外越冬。如何才能让蜂群感到温暖又吃饱,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抓好包装室外越冬的场地要选在防寒向阳、背风、干燥、安静的地方,蜂箱不要放在粗沙土上。室外越冬要抓好包装。在地下挖一土槽,深为62 cm,宽125 cm,  相似文献   

11.
<正>蜂群进入越冬室后,随着气温的下降,越冬室内一般很长时间不会出现潮湿。但是"立春"过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越冬室内的温度升高,室内外的空气对流减弱,室内的空气湿度便逐日增加,有的蜂箱巢门口开始有蜜水流出,蜂群就变得不安静了。这时就要采取排湿降温的措施来安定蜂群,我的方法是:在出气孔上安装小型换气扇。换气扇的选择:一是应与出气孔的大小相适应,二是尽量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早春,我在蜂场附近的围墙上放一只旧蜂箱,因靠围墙边有一株大树,分蜂团常结集在大树上,很难收捕。我在树下放只空蜂箱,希望分蜂群能进入。蜂箱是标准箱改的,框缩短到能横放在标准箱里(框内围32×20cm),比较适宜于中蜂居住。蜂箱可放8框,我只放入5框,焊上巢基条的空框放在箱当中,两边空着。蜂箱前面涂上蜂蜡液,有蜂蜡香味。  相似文献   

13.
用蒸气浴急救越冬饥饿蜂群法蜂群越冬后期,常因饲料不足或其它反因而饿死。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抢救,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当,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或收效甚微以至无效。以前对于越冬期“饿死”的蜂群(一般指大部分已昏死.只剩少数能动的蜂)多数采用将蜂箱搬...  相似文献   

14.
葛平 《养蜂科技》2003,(5):15-16
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因管理不善常发生蜂王死亡、鼠害、缺蜜等现象。现谈谈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所采取的补助措施供蜂友参考。1 .检查越冬蜂群。通常情况下越冬室保持通风、黑暗、安静、温、湿度正常 ,蜂群能安全越冬 ,但在 1— 3月份 ,越冬蜂群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1 .1丢失蜂王 :在稳定的 0℃— 4℃时 ,有个别蜂群不安静 ,时有喧嚷声 ,有时有个别蜜蜂冲击蜂箱 ,蜜蜂散团 ,这种情况往往是丢失了蜂王。1 .2鼠害 :如有老鼠潜入蜂箱 ,当检查蜂群时蜜蜂尸体腹和胸分开 ,死蜂一段段的或有啐巢脾现象。则无疑有老鼠危害蜂群。1…  相似文献   

15.
我的蜂群自1979年开始由室内越冬改为室外越冬,保温物始终使用松叶,蜂箱六面除箱底垫20厘米厚外,其它五面也都包装10~15厘米厚,越冬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包装太严实,箱内温度有时较高,  相似文献   

16.
聚苯块蜂箱的制作方法去年我自己动手用家用电器包装物──聚苯块做了5个标准蜂箱,经室外越冬和春季繁殖使用,确实显示了它的优越性。1.保温性特好,蜂群越冬安全。特别适合高寒地区蜂群越冬和春繁时使用。2.经济实惠,废物利用,造价低。收集废旧包装聚苯块制作,...  相似文献   

17.
防鼠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关键蜂群进入越冬期,蜜蜂开始冬眠,抵御外来敌害的能力降低。近几年来,出现一种个体较小的老鼠,大的只有大花生果那么大,小的更小。前几年我忽视了越冬蜂的管理,致使老鼠乘虚而入,破坏蜂团,咬死蜜蜂,啃毁巢脾,污染蜂箱,造成有的蜂箱所剩无...  相似文献   

18.
<正>冬季,在一次对蜂群例行巡察时,我发现有2箱蜂声音异常,原来是包装时疏忽未装防鼠栅,老鼠进入蜂箱。发现时蜜蜂损失大半,箱底及巢门有很多蜂尸。冬季危害越冬蜂群的小动物主要有两种:一是老鼠,二是鼩鼱。老鼠对蜂群的伤害主要是在蜂箱内做窝产仔啃咬蜜脾,并污染蜂箱。老鼠在蜂箱内活动,使蜜蜂受到惊扰,不能安静越冬,消耗饲料,寿命缩短,进而导致春衰。消灭老鼠可使用鼠夹、鼠药,还有集贸市场出售的铁猫。  相似文献   

19.
越冬蜂群箱底清扫方法宫本金蜂群越冬前,按每个蜂箱的尺寸预先剪裁10张与箱底宽度相同、前后长度略长5cm的纸张备用,一般使用半开洁净的报纸即可。蜂群入窖前,在每个蜂箱底都铺上10张上述垫纸。铺纸时,使纸的三边与箱底边吻合,并使较长的一边露出巢门口约5c...  相似文献   

20.
王国旺 《蜜蜂杂志》2011,31(10):11-11
干土窑洞内温湿度稳定,暗,是蜜蜂越冬的安全所在。窑洞要打在西南方向,4~5m深、2~3m宽,洞内留有通风口,把蜂箱的覆布扎起一角即可。蜂群进入越冬室时间为11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