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五我们曾以本所三队75号树位PB86芽接树作材料(1963年定植),分别在4、5、6、7、8、9月份先后开割部份胶树,研究不同开割期的产胶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开割的情况下,先开割的胶树不会明显影响后期产量;在高产期割胶的仍然是高产,在低产期开割的,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休割,也仍然是低产。本试验的目的是想通过提前在2月底胶树刚萌动时开割,6~8月份雨季天和低产期休割,9月份以后第二高产期复割,研究只割两个高产期、是否能达到预定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比较相同条件的老龄割胶树位采用d4气刺微割、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进行不同割胶频率刺激割胶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割胶产量及用工效率差异明显,降低采胶频率,割胶刀次减少,干胶产量下降7%~20%,干胶含量相当,株次产量差异显著,d4气刺微割株次产显著高于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刺激割胶。d4气刺微割省工明显,日用工时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省31.25%,年用工时分别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约用工10.42%、22.5%;年度用工效率d4气刺微割分别为d2和d3刺激割胶的5.2倍、3.8倍,用工效率d3与d2相比提高1.4倍;人均割胶劳动效率d4气刺微割比d2和d3刺激割胶分别提高3.6倍和3.2倍。气刺微割采胶速度快,产量稳定,死皮恢复好,耗皮节省能延长胶树经济寿命,通过降低割胶频率可以增加人均日割株与承割岗位数,大幅提高人均产量和效益,配以轻简化采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高产高效采胶技术,能有效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正> 德宏每年6至10月的雨季,夜雨、晨雨多。据瑞丽气象站资料及我站多年观测统计,割胶前后和割胶期间下雨的天数平均为60天(次)左右,其中1981—1983年5至10月,2—12时下雨的天数平均达85天。每年雨冲胶有8次之多。阴雨天气多,割面潮湿,不易干燥,为割面病害流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孟连农场试验和推广的橡胶树塑膜防雨裙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雨季割胶的雨冲胶及胶乳变质的问题,并且降低了割面病害的发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6割龄RRIM600不同割胶制度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3割龄以采用s/2d/3割制,4割龄后转为s/2d/2割制为好。胶树茎围增长快,死皮轻,后期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6.
墨江县橡胶场经过两年实践证明,新割制很好地解决了生产季节胶粮争劳力的矛盾,是提高民营橡胶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途径。1 割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场自1993年投产以来,常因胶价波动、劳力紧张等原因,形成了农闲割胶农忙停割和人员未经培训就上树位割胶的生产状态,使产量不稳定,加工厂达不到设计的生产能力,加上胶园分散,开割率低,长期不能生产一级胶,导致最终经济效益低下。1998年开始新割制的试点,1999年在33hm2面积的22个岗位上推广新割制,即s/2d/4 ET(1%~1.5%) CRM0.5%(m/2),从5月1日至10月20日每12d涂药1次,全年共14次…  相似文献   

7.
研究未刺激、乙烯利刺激、乙烯气体刺激胶树微割排胶影响面内不同高度部位胶乳的蔗糖、无机磷、总固形物含量和水势,并比较分析同种处理割胶前后及不同处理间割胶前后胶树胶乳中这些生理参数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气体刺激较其他2种处理能够较明显扩大胶树排胶影响面,有利于增加胶树胶乳产量.并提出用开割前和停排后的胶乳干含差来指导割胶生产.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在不同的预割后正式割胶时的胶乳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不预割树相比,经预割处理后的橡胶树干胶含量略微下降,硫醇含量可能因为株间差异因而变化不明显,无机磷含量上升,胶乳中的蔗糖含量下降,表明预割可以增强橡胶树的整体代谢。  相似文献   

9.
<正> 西双版纳垦区在割胶生产上,迄今仍不分品系、割龄,普遍采用1/2S·1/2d(不加刺激)强度为100%的割胶制度。显然,这是不科学的,并且由于长期在割胶刀数和深度上控制不严,已造成了橡胶树的大量死皮,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根据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与橡胶树的产胶排胶规律的关系,应从割胶刀数和割胶深度上来调节采用1/2S·1/2d割制的不同品系、不同树龄的割胶强度,以保护和提高产胶能力,使整个生产周期持续高产稳产。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0.
<正>干胶含量是割胶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产胶潜力大小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割胶强度大小的一个具体指标。干胶含量与管、割、养的关系密切。全面搞好管、割、养,干胶含量稳步上升。在搞好管、割、养的前提下,适当施用乙烯利,对幼龄芽接树的干胶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现根据原河口农场八分场(现属蚂蝗堡农场)十五年干胶含量的  相似文献   

11.
景洪农场1998年对1.4 万hm 2 割胶树推广减少割胶刀次、使用复方刺激剂(ET+ CRM)、增加割胶株树、减少胶工人数的新型割胶制度。根据品系、树龄不同,分别采用s/2d/3、(s/4+ s/4↑)d/3+ ET+ CRM、(s/2+ s/4↑)d/3+ ET+ CRM 等割制,同时建立了一套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998 年比1997年干胶增产3.72% ,胶工人均产干胶比1997 年增加50.86% ,新增经济效益2 188.5 万元  相似文献   

12.
勐腊农场于2002年引进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集刺激、防病、营养为一体“三效合一”的新型橡胶树割面涂剂/橡胶树抗病增胶灵,在割胶生产中进行推广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试验概况2002年,勐腊农场在所属6个分场推广试验“抗病增胶灵”,面积491.05hm2,开割胶树187648株。以试验队邻近同类型(品系、割龄)、同割制生产队树位作对照,面积537.07hm2,开割胶树192429株。试验队(处理)涂施抗病增胶灵,对照按常规涂施自配的ET+CRM+羧甲基纤维素的复方刺激剂。两种刺激剂的使用浓度、剂量、涂药次数相同,d/3割制的15d涂药一次,d/4割制…  相似文献   

13.
<正> 橡胶割面条溃疡病是胶树开割后的重要病害。一九六五年在芒市实生树胶园中首次发生条溃疡病,随着开割胶树的增多,易感病的国外高产品系大面积投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一九七三年后,病情有所发展,一些生产队和树位还比较严重。如:一九七三年调查遮放农场一分场二队,发病率达47.8%,病情指数25.0,停割株数占开割株数的20%;一九七三年调查盈江农场三分场五队郑可华树位,发病率达60%,病情指数49.0,停割胶树达半数以上;一九八一年调查瑞丽农场直属三队赵子会树位,发病率59.%,病情指数为42.9。3—5级病株占45.2%,致使一九八二年停割90多株。其它  相似文献   

14.
割制改革后胶乳变化及确保产品质量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橄榄坝农场开始推行新的割胶制度,使用乙烯利刺激剂,减少割胶刀次,提高了橡胶种收环节的劳动生产率。然而,割制的改变势必要求常规制胶生产也要有某些相应的变化,我们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数据和经验,不断摸索解决在新割制条件下制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上做了一些工作。现将我厂的做法介绍如下,与同行商榷。1 日产量波动小,高峰值降低我厂承担着橄榄坝农场4、6、7分场共1 816hm2割胶林的鲜胶乳和杂胶的加工任务。1998年全农场开始推行三天一刀割制,2001年推行四天一刀割制,在每年3~10月施行乙烯利刺激,1…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勐腊农场一分场是一个以生产经营天然橡胶为主业的生产单位,现有橡胶总面积1 701hm2,其中,已投产开割面积825hm2;开割胶树株,品系占开割面积307 901GT1的%;固定资产万元,年产干胶,年871 2851 722t创产值万元,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 553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一分场自年胶树投产开割以来,一1983直采用传统的常规割胶制度一人承担个树位s/2d/22的方法采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天然橡胶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橡胶树割胶树位调查,低于20割龄胶树实施新割制,一般表现干胶产量增产和年度间产量变化平稳,累计死皮病率低,而高于20割龄胶树实行新割制、老龄割制和强割制,虽然提高刺激剂使用浓度,仍不能表现干胶增产,同时4~5级死皮率明显增高;品系GT1表现比RRIM更耐刺激,增产幅度大,死皮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正> 云南垦区植胶经历了多次严重自然灾害,开封胶园的病残树越来越多。据1982年的调查,全垦区开割胶园中共有病残树157.5万株,平均每亩4.3株。这些病残树的产胶量虽然比正常树低,但是由于数量很大,其产量在我区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延长病残树的经济寿命和合理割胶,对于实现胶园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本文就我区病残树的保护和复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 西双版纳垦区橡胶生产的割胶制度基本上采用S/2、d/2、100%割制。60年代定植的胶树已进入中老割龄,产量开始下降,为挖掘生产潜力,稳产高产,1989年3月云南省农垦总局在西双版纳农垦分局召开了“中龄橡胶芽接树割制改革研究成果”的推广会议,推广此项研究成果参试农场有:景洪、东风、橄榄坝、  相似文献   

19.
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在农科院原子能所微生物室、热作所植保组的协助指导下,我场自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开展了23~16新农药防治割面条溃疡病害的大田生产性试验。此项工作受到了农场各级领导、生产队干部、技术人员、广大职工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参试单位、人员共有五个割胶分场,九个割胶生产队,57名胶工,89个树位。其中重点树位12个,大田试验树位(不设对照)77个。参试株数共计12,069株。分局23~16试验会议后,我们干9月25日在一分场八队召开了有参试单位领导、技术人员、树位胶工参加的“三结合”现场会,宣传了  相似文献   

20.
低割面阴刀(由下往上割)新割胶技术综述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橡胶树低割面阴刀割胶技术的研究结果.河口农场初试亦表明低割面阴刀割胶比常规割制有胶乳干含和产量提高、死皮明显降低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