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和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相似文献   

3.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猪屎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纸摩擦种皮,75℃热水、98%浓硫酸和1 g/L KNO3溶液浸种4种处理方法及不同处理时间对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种子进行发芽前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h黑暗无光照和12h黑暗、12 h光照的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的千粒重为11.11 g、硬实率为85%;种子发芽对光照要求不严,属于光不敏感型种子;采用75℃的热水浸种5 min或砂纸摩擦种皮3~5 min,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00%,促进猪屎豆种子萌发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在20℃、30℃4、0℃、50℃温水中浸种的吸水规律,以及在恒温25℃无光条件下,浸种温度对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吸水量在20℃~50℃浸种水温范围内,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和浸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浸种12h和24h后吸水量基本不变;在25℃无光照条件下,20℃、30℃、4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缩短,出芽整齐,并以40℃浸种水温的种子萌发最好;5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萌发质量降低。对不同浸种水温下两种丁香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0℃浸种水温条件下,12h和24h分别为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最适宜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水分条件、培育温度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浸法"播种试验。结果不同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均有一定影响,赤霉素浓度适宜与否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明显,220 mg·kg~(-1)GA下达最高; 10~2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叶下珠的发芽率逐渐增大,20℃为叶下珠发芽的最适温度;光照可提高叶下珠的发芽率,但先黑暗后光照处理发芽率达最高;土壤水分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发芽率先高后低,当浸水量为1/3时,种子发芽率达39. 27%;在6~32 h浸种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叶下珠发芽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8h最高。结论先黑暗后光照、GA浓度220 mg·kg~(-1)处理种子,浸种18h,20℃培育温度,半浸水条件最适宜叶下珠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与光照、消毒方法、浸种温度、3种外源激素(GA3 、6-BA、NAA)处理对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种子在25℃/15℃全光照条件下萌发效果较好;0.1% KMnO4溶液消毒12 h与1%NaClO溶液消毒0.5h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北美红杉种子的浸种温度以45℃为宜;外源激素促进北美红杉种子萌发的效果并不明显,500 mg/L GA3促进种子发芽,6-BA和NAA抑制种子发芽,NAA的抑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光照和覆土厚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恒温15℃、20℃、25℃、30℃不同处理下,温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15℃/20℃、20℃/25℃变温条件下百里香种子的萌发情况。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百里香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15℃升高到25℃,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15℃~25℃是百里香的最适发芽温度区间,20℃/25℃是最适发芽温度条件。在不同光照情况下,25℃是最适发芽温度,16h光照/8h黑暗是百里香种子发芽的最佳光照条件,昼夜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百里香种子萌发。覆土厚度不应超高0.5 cm。储藏1 a的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可达86%,种子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田静  龚宁  乙引  洪鲲  王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16-3120
采用TTC法测定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种子的生活力,纸床法测定其发芽率,浸种法测定其吸水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浸种时间和光照时间对白术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其萌发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白术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为0.970,回归方程为Y=0.856X-10.607。浸种12 h时,白术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白术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浸种12 h、温度20~25℃、全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