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琰  张淼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45-148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生态稳定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程度等7项指标,建立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为0.8523,表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珍稀雉类,别名地鸡,隶属鸡行目雉科长尾雉属,也是我国现有4种长尾雉中体型最大、尾羽最长的一种。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已知白冠长尾雉分布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董寨保护区就建立了白冠长尾雉人工仿野外生境,用于繁育、驯化和研究白冠。现已成功培育出12个世代100多只的人工繁殖种群,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分布于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巢紫啸鸫的巢址、卵、雏鸟等基本情况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潘小艳  王俊  张漪  刘恩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158-159,177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基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现状特点,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平责任、全民行动三大保护原则,进而探讨了对鸟类栖息地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这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它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巢箱招引鸟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巢箱对鸟类的招引情况。[方法]利用2008年在保护区内悬挂的100个人工巢箱,分析2008~2013年间鸟类对人工巢箱的利用规律。[结果]董寨保护区招引的鸟类主要为红角鸮(Otus sunia)、麻雀(Passer rutilans)、大山雀(Parus major)、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和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2008~2013年每年鸟类对巢箱的利用率为17%~34%,且有重复利用旧巢的习性。此外,鸟类对巢箱的利用率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保护区内植被逐年恢复,可供利用的自然巢址逐年增加有关。巢箱的位置对巢箱的招引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以山坡下林缘的巢箱招引效果较好。[结论]在今后的人工巢箱悬挂中,应该优先选择在森林下部的边缘进行悬挂,以起到更好的招引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白冠长尾雉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因环境破坏和人为干扰,目前仅见于河南、湖北、安徽、贵州、陕西等地,呈破碎的"孤岛状"分布,种群数量下降明显。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西段北坡,以森林珍稀野生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冠长尾雉的重要分布区,分布密度及种群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10年被命名为  相似文献   

7.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指定种类8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该保护区分布鸟类新记录4种。  相似文献   

8.
董寨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6-2002年,作者对董寨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冬季鸟类14目、33科、1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国际湿地公约》保护鸟类6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鸟类26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65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10种,省重点保护鸟类9种,2000-2002年,作者连续两年冬季先后发现该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13种。  相似文献   

9.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夏候鸟。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巢白眉姬鹟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巢白眉姬鹟5月16日产卵,窝卵数为5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每次孵卵时间为(6.1±3.8)min,平均离巢时间为(5.5±2.0)min。在雏鸟约4日龄时,亲鸟的喂食频率为22.5次/h,但雄鸟的喂食频率高于雌鸟。该研究是对白眉姬鹟在我国华中地区繁殖资料的首次报道,可为白眉姬鹟繁殖资料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小明为了做作业,点燃了一支蜡烛。但因为觉得一支蜡烛太暗了,所以他又点燃了一支,可是这两支蜡烛一支长些,一支短些(如图1)。过了一会儿,电来了,小明先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没想到奇迹发生了:较长的那支蜡烛的火焰沿较短的那支蜡烛的烟雾传递过来,把较短的那支蜡烛点燃了!太神奇了,于是小明再次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结果随后其又被点燃了,再次吹灭,再次被点燃……试  相似文献   

11.
张学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82-10284
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的分析可知,凉山州拥有除宇宙旅游资源外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4个组别的自然旅游资源,有10个自然旅游资源类型、24种旅游景观、约115个自然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其岩石圈旅游资源稀有、神奇,具有观光和科考价值;风景水旅游资源引人入胜,富有休闲和体验价值;而生物旅游资源凸显旅游生态教育与农业生态观光功能;气候旅游资源则得天独厚,极赋休闲、度假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天柱山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指出了天柱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以巫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虎  涂建华  夏芬  李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48-14650
对巫山县旅游资源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在定性方面,对巫山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层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然后采用定量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得出巫山县旅游资源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天津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系列开发的对策,并重点阐述在开发有形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无形旅游资源的潜力,展望了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向-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伟  符国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85-10288
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是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海南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自然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6个亚类和6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94.1%和85.9%;海南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35个,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有47个,占总数的14.0%,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25个,占67.2%,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48个,占14.3%,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62个,占18.5%,而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区、东部海岸和三亚市。同时通过收集、统计、整理海南省近5年来的环境质量公报资料,分析海南自然旅游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海南省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总体质量良好的调查结果,但部分被监测城市(镇)噪声污染较重,因此,尽管海南省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优良,但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富裕地区,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基于对环青海湖地区与油菜花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的调研考察,介绍了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观光资源,归纳总结了环青海湖地区油菜花旅游开发的特点,即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旅游感受的独特性、油菜作物的特殊性和花期其他旅游活动的宣传效应,并总结了其启示与不足,以期为传统农业景观与大湖旅游的结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家界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大市。然而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密不可分,自然景观与田园风貌紧密相连。为寻找适应于张家界农业旅游的发展道路,采用SWOT分析法重点对张家界农业旅游发展的机会、优势、劣势及挑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秦皇岛的旅游资源,详细分析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北戴河海滨湿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秦文化、长城文化、孤竹文化、海滨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将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为网上宣传不足、环境恶化、地质资源利用不足,就此提出秦皇岛旅游业建设的构想,强调加大宣传、打造独特主流旅游品牌、开发亲民旅游线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旅游季节性差异、社区参与。旨在将秦皇岛打造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9.
南湾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应以森林生态游、生态考察探险游、茶乡田园观光游和水上游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措施,拓宽旅游渠道,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长清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SWOT分析法,对长清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清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浑然一体,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及适宜的气候资源优势,且面临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的机遇,也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类型单一,景区空间分布散乱、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及生态资源保护给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旨在促进长清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