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乳经离心脱脂、酶凝乳除酪蛋白后,通过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乳过氧化物酶,利用考马斯亮蓝、SDS-PAGE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每毫升牛孔能提取乳过氧化物酶0.027 mg,纯度为97%.  相似文献   

2.
酪蛋白糖巨肽(简写CGMP)是从干酪生产副产物乳清中分离得到的.当牛乳中κ-酪蛋白被凝乳酶水解时,可产生2种肽,较大的肽叫副-κ-酪蛋白(含1~105残基片段),具有不溶性,变成干酪凝块的一部分,较小的肽(含106~169残基片段)具有可溶性,变成乳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丹麦研究遗传变异和翻译后修饰影响牛乳凝乳过程中酪蛋白巨肽的释放干酪生产过程中凝乳酶促作用的第1个阶段是凝乳酶切割κ-酪蛋白(κ-casein,κ-CN),释放出亲水性C端-酪蛋白肽——酪蛋白巨肽(caseino-macropeptide,CMP)进入乳清。由于遗传变异以及磷酸化、O-连接的糖基化一系列翻译后加工的原因,κ-酪蛋白的成分很不均一。丹麦研究人员利用液相串联质谱法分析牛乳中添加凝乳酶后总蛋白谱和各种酪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超纯水溶解,经过二硫苏糖醇和碘代乙酰胺溶液反应打开二硫键并保护巯基后,加入胰蛋白酶溶液进行酶解,反应结束后用乙腈水溶液定容,离心,移取上清液待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标准曲线在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在生乳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5%~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牛乳和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目的是分析牛哺乳期最初几天的初乳中大小不同酪蛋白微胶粒的组成(包括α_s~-、β-、K-和γ-酪蛋白),还研究从初乳中分离出的完整的 K-酪蛋白的性质。脱脂初乳的酪蛋白微胶粒经10、30、60分的离心(100,000×g)后部分被沉淀,而经60分离心未沉淀的酪蛋白,在 pH4.6时从上清液中出现沉淀物。在含6M 尿素和硫基乙醇(4克/升)的三氯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水牛乳β-酪蛋白(β-CN)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为依据,从水牛乳中分离并纯化出具有活性的β-酪蛋白亚型.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分析其在胃肠道中的消化性能;根据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来分析生物活性肽的释放.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显示,水牛乳中β-CN有A和B两种等位基因.消化性能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更利于β-酪蛋白在肠...  相似文献   

7.
三氯乙酸沉淀液态奶蛋白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态奶为原料,经三氯乙酸沉淀处理后测定其蛋白含量,探讨了液态奶与15%三氯乙酸溶液体积比、沉淀温度、沉淀时间、离心时间对蛋白含量测定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三氯乙酸沉淀液态奶蛋白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液态奶与15%三氯乙酸溶液体积比1:3,沉淀温度35℃,沉淀时间10min,离心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8.
以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酶解产物对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为 指标,采用双酶水解方法研究酶对脱脂牛乳体系主要蛋白致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酶一步水解E/S为3 000 U/g、 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配比为3∶1、酶解80 min条件下脱脂牛乳中主要致敏乳蛋白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 白的IgG结合能力分别显著下降74.93%、97.24%、93.46%(P<0.05);酶解破坏脱脂牛乳蛋白高级结构,使α-螺 旋、β-转角结构增加,β-折叠结构减少,游离巯基含量显著增加至14.29 μmol/g(P<0.05),表面疏水性增强,结 构趋于松散;脱脂牛乳体系中粒子发生聚集,平均粒径显著增加至346.90 nm(P<0.05),稳定性降低;酶解产物 对牛乳蛋白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显著降低23.53%(P<0.05),综合致敏性显著下降69.60%(P<0.05)。因 此双酶水解是降低脱脂牛乳致敏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脱脂牛乳为原料,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方法研究碱性蛋白酶(Alcalase,AT)、复合蛋白酶(Protamex,PT)和风味蛋白酶(Flavorzyme,FT)处理对脱 脂牛乳的抗原性、分子质量分布、滋味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AT对主要致敏乳蛋白的脱敏效果显著优于PT和 FT(P<0.05),当酶底比为500 U/g、酶解时间为20 min时,其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的抗原抑制率 分别达到64.01%、76.00%和69.10%;AT、PT和FT处理后脱脂牛乳中低分子质量肽段明显增加,且苦味、涩味、苦 后味、涩后味随酶解时间延长、酶底比的增加而升高,FT处理脱脂牛乳的滋味优于AT和PT;酶解脱脂牛乳的亮度 值显著降低,红度值显著升高(P<0.05),透光性增加,AT处理脱脂牛乳的色泽更接近于牛乳。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制备牛奶酪蛋白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酪蛋白提取收得率和制品纯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离心转速为5 000 r/min,离心时间为30 min,进行离心脱脂;在预热温度55℃、pH值为4.6的条件下进行酪蛋白凝聚;离心排除乳清,转速为3 000 r/min,时间为15min,经水洗涤后50℃条件下烘干3.5h,用石油醚作为有机溶剂进行抽提,最终得到纯度为95%左右的酪蛋白制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乳蛋白组分对牛乳酶凝乳特性的影响,在脱脂牛乳中添加乳清蛋白浓缩物(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κ-酪蛋白(κ-casein,κ-CN)、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_A和β-Lg_B)。结果表明:这些乳蛋白组分可以缩短牛乳的酶凝乳时间,而且增加凝乳后的样品黏度,凝乳样品微观结构更加紧密;而添加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α-酪蛋白(α-casein,α-CN)、β-酪蛋白(β-casein,β-CN)和总酪蛋白(casein,CN)对凝乳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凝乳样品微观结构较疏松。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酶凝乳过程中酪蛋白胶束分子粒径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酪蛋白溶液中添加WPC、κ-CN、β-Lg_A和β-Lg_B后,分子半径分布发生变化,蛋白分子趋于聚集。选择酶凝乳差异明显的原料乳样品进行双向电泳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与牛乳的酶凝乳特性相关的差异蛋白大多是影响乳腺细胞代谢的微量生物活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牛乳总蛋白中酪蛋白约占80%,其中36%是β-酪蛋白.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遗传变体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A2β-酪蛋白为天然原型.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消化酶解后会产生不同的生物活性肽,来源于A1β-酪蛋白的BCM-7可能与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消化功能紊乱等人体慢性非...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Snap法(酶联免疫法)检测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17份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的生鲜牛乳进行了抽样检测β-内酰胺酶项目,17份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数17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牛乳中存在的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等主要过敏原进行论述,并就热处理、糖基化、酶解、发酵等蛋白质改性技术在降低牛乳致敏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中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含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胍、柠檬酸钠、二硫苏糖醇等的缓冲液及试剂使蛋白溶解变性,运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牛乳腺上皮细胞(MECs)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研究细胞分泌功能,试验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得到了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传代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对细胞标志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过体外诱导和RT-PCR分析鉴定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典型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表达广谱角蛋白,经诱导后可分泌β-酪蛋白。  相似文献   

17.
酪蛋白磷酸肽及其营养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酪蛋白磷酸肽(CaseinPhosphopeptides,CPP)是以牛奶酪蛋白为原料,经过单一或复合蛋白酶的水解,再对水解产物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含有磷酸丝氨酸簇的天然生理活性肽(Nicholas,1997)。它是多种长度不同的短肽混合物,主要分布于αs1-、αs2-和β-酪蛋白等牛乳蛋白的不同区域,周杏琴等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在不同的煎煮时间、提取温度、水料比条件下,探索最佳提取条件。并用不同体积的乙醇沉淀多糖,得出最佳醇沉体积比。水提后的玉米须残渣用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酶解提取,比较用不同的酶量酶解条件下的最适提取条件,提取的粗多糖用三氯乙酸(TCA)法除多糖蛋白,用紫外扫描检验蛋白是否除尽。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0min、80℃、18倍的水料比、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3%浓度的TCA溶液除蛋白质效果最好;通过紫外扫描检测纯化样品表明糖结合蛋白基本除尽。  相似文献   

19.
葡甘露低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双歧因子,近年来已被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试验通过对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解魔芋粉制备甘露寡糖进行条件研究,获得了以葡甘露低聚糖为主的酶解产物。酶解条件为:用煮沸的pH值3.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配制180 g/l的魔芋粉溶液,加酶量按30 IU/g魔芋粉计算,酶解水浴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4 h。酶解结束后,将酶解液进行高温灭菌并接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20 h后将发酵液离心,所得上清液即为不含单糖的葡甘露低聚糖,得率可以达到35.73%(以魔芋粉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蛋白酶水解作用对牛乳酪蛋白(CN)致敏性或者抗原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小鼠动物模型从体外和体内2个方面研究了水解作用对牛乳酪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为50℃,E/S为0.5%下水解2 h;此水解条件下酪蛋白的总致敏性降低最多,α-酪蛋白(α-CN)抗原性降低率为81.59%,β-酪蛋白(β-CN)抗原性降低率为62.69%。酶解组小鼠过敏症状比未水解的牛乳酪蛋白组相比明显减轻;与未水解酪蛋白相比,酶解物显著抑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的产生;酶解物显著降低血浆中组胺的释放。说明胰蛋白酶能够有效降低牛乳酪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