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籼稻与小麦轮作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化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田间普查与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在单季籼型杂交稻与小麦轮作麦区,麦田杂草发生与其他种植方式的麦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水稻让茬早,播前杂草密度大;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主要是日本看麦娘与菵草;杂草出苗早,出苗高峰在秋、冬季;杂草群体大,危害重。根据杂草发生特点、气候特点及当地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播前灭茬、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秋季苗期茎叶处理、早春补除的全程化除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受天气、土壤墒情、田块平整度及用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直播稻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通常不能完全将杂草封杀,水稻出苗后需要进行茎叶处理。  相似文献   

3.
苄嘧·丙草胺等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苄嘧.丙草胺等在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安全性较好。30%苄嘧.丙草胺适宜用量为1800-2 250 g/hm2,50%苄.戊.异丙隆适宜用量为1 500-1 800 g/hm2,基本可以一次用药控制旱直播稻田整季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4.
65%甲·灭·敌草隆防除蔗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5%甲·灭·敌草隆2 625 g/hm2茎叶处理,防除蔗田单、双子叶杂草,药后10 d,株防效分别为96.2%和97.7%,总鲜重防效为98.1%;65%甲·灭·敌草隆3 150 g/hm2茎叶处理药后10 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9.5%和99.6%,总鲜重防效为99.7%.对甘蔗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材料、方法: (一) 供试药剂及施药方法: 1.供试药剂;35%稳杀得(SL—236)乳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提供; 比较药剂:43%拉索乳剂(美国产) 2.施药时期、方法:稳杀得于播后的7月10日(播后18天)喷雾,作茎叶处理喷药时主要杂草叶龄在3—4叶期,比较药剂拉索系在播后苗前的6月22日喷雾、封闭土层。施药系采用人  相似文献   

6.
许金昭 《植物医生》1996,9(3):47-47
农达广谱高效茎叶处理除草剂许金昭(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植检站362500)美国孟山都公司研究开发的41%农达水剂是一种杂草芽后茎叶处理的灭生性除草剂,喷施后药剂被茎叶吸收后传导至地下根部。能有效防除大多数的一年生和多年出禾本科、阔叶类及莎草科杂草,其杀草...  相似文献   

7.
水稻田化学除草的有效方法是土壤封闭处理,在水稻移栽时,由于劳动力紧张,农民往往不能及时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因此错过杂草的最适防治期,造成杂草泛滥。为了解决水稻栽插与化学除草争劳力的矛盾,2013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与德国拜耳公司合作,对其提供的机插与化除一体机进行除草试验。最终结果表明,机插与化除同步防除杂草的效果十分明显:株防效在药后45d达93.2%,药后60d达93.5%;药后60d的鲜质量防效达到91.8%,且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与张家港地区常规土壤封闭处理(移栽后3d进行化学防除)和茎叶处理(移栽后12d进行化学防除)相仿。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用于防除黄芩田杂草的除草剂,进行黄芩田施药试验,调查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氟乐灵播前土壤喷雾、播后苗前土壤喷雾的除草效果,以及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茎叶喷雾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和氟乐灵于播后苗前处理土壤后对黄芩田杂草的防效最高,在黄芩出苗后第50天,上述两处理对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99%和94.30%,株防效分别为77.89%和73.33%;二甲戊灵和氟乐灵于播前处理土壤的防效次之;精喹禾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处理茎叶的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6种药剂对油菜田杂草防除的效果。结果表明:50%乙草胺EC对油菜田的单、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1125~I500mL/hm250%乙草胺Ec的防效达96%以上,并且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用1125mlMhm233%二甲戊灵EC+1125mL/hm272%异丙甲草胺Ec混配剂对播后芽前土壤进行封闭,发现该混配剂防除油菜田单、双子叶杂草的效果也较好,防效达95%。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除草剂组合施药田间试验,调查各组合施药处理对直播早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秧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芽前每667 m2喷施40%苄嘧·丙草胺悬乳剂80 g或3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封闭除草,结合水稻3叶1心期以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 mL作茎叶喷雾,对田间杂草均具高防效,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9%以上。而不进行封闭除草,只在水稻3叶1心期每667 m2喷施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mL的控草效果也较为理想,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防治成本低于上述“一封一杀”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推荐将其应用于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11.
调查襄南地区春季玉米地主要杂草种类,并分两个时期(播后芽前、苗期)分别用3种处理对玉米田杂草进行化学防除,探讨了春季玉米地化学除草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除浦东新区机械直播稻田的杂草,2015—2016年进行了调查,并实施了不同的施药方案,进行防除效果比较。该地杂草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生期早、出草历期长、发生量大,发生程度较人工直播和机插稻田严重,且面积大、平整度差的田块杂草发生较重。比较不同施药方案的防除效果,初步摸索出针对机械直播稻田的化学除草方法。3次药剂封闭处理方法为播种前用噁草酮,播种后第1次用苄嘧·丙草胺,第2次用苄嘧·苯噻酰;2次封闭1次茎叶防除处理方法为播种后第1次用苄嘧·丙草胺封闭处理,第2次用五氟·氰氟草茎叶防除,第3次用苄嘧·苯噻酰封闭处理。上述两方案的防除效果较理想,最后1次用药后7、15、30 d对杂草防效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50%乙·异(口恶)草乳油(商品名:油哈)是丰乐农化公司开发的油菜田除草剂,主要用于直播油菜芽前及移栽油菜移栽前封闭处理.为探讨其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确定经济、有效的用量,作者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麦田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瑞飞特进行土壤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有非常好的封闭效果(防效可达100%),后期用爱秀+50%异丙隆WP组合进行茎叶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很好的株防效(97.64%)和鲜重防效(97.48%),但对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防效表现较差,防效仅为53.61%,且爱秀对小麦有一定程度的药害;前期用拜宝玛作土壤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均有非常好的封闭效果(防效达97.58%),但对小麦有轻微药害,后期结合世玛+伴宝助剂作茎叶处理可对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起到非常好的控制作用(防效可达100%),但对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防效表现不太理想(防效为67.17%);用优麦达+50%异丙隆WP+助剂组合进行茎叶处理对小麦田杂草整体防除效果在药后60d可达到最佳(株防效78.14%,鲜重防效88.73%),且对猪殃殃防除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7.42%);用简农进行茎叶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均表现出不错的防效,在药后60d效果最好(株防效87.54%,鲜重防效96.62%)。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播种时气温较高,杂草生长较快,杂草发生集中且以禾本科杂草占绝对优势。我场历年用阿特拉津或拉索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取得了好的防除效果,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夏玉米田今后的化学除草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一)筛选推广茎叶处理剂麦收后为了抢播夏玉米,常常是整地质量不及春播玉米田精细。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化除因垡块较大,而影响防效,同时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较短,也容易错过防除适期,每年都出现一定面积的草荒。1987年我场在夏玉米田进行了阿特拉津不同用量、不同施药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渭北旱塬保护性耕作春玉米田杂草发生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对渭北旱塬一年一熟区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除草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倒秆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春玉米田杂草种类与传统翻耕田差别不明显,优势种均为田旋花、反枝苋和灰绿藜,主要差别在于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生物量大.96%金都尔乳油900 mL/hm2和70%乙草胺乳油900 mL/hm2土壤封闭处理对保护性耕作春玉米田杂草均具有一定的防效,且对玉米出苗无影响,而96%金都尔乳油播后封闭处理明显优于70%乙草胺乳油,其50d的鲜重防效仍高达87.4%;20%克无踪水剂1 500 mL/ hm2和40%莠去津悬浮剂2 250mL/hm2定向喷雾处理也可有效控制春玉米田杂草,但20%克无踪水剂明显优于40%莠去津悬浮剂,其23 d的株防效仍高达88.4%;4种药剂的3种防治方法均具有保产作用,其中20%克无踪水剂处理后保产效果最好.可见,在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防治中,可优先考虑以96%金都尔乳油进行播后土壤封闭处理,其次可选用20%克无踪水剂于苗期进行定向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17.
大蒜播后20-25d(大蒜3叶期左右)、杂草大部分出齐(2-4叶期),用茎叶处理一次性化学除草,可解决蒜地杂草的危害。从安全性、成本、药效综合分析,以蒜草净及敌草隆+果尔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咪唑乙烟酸的除草效果及对豆科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1500ml/hm2和2000ml/hm2两个剂量的5%咪唑乙烟酸AS对黄豆、绿豆、黄芪间作田进行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结果表明,两个剂量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0.2%和92.6%;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4.0%和95.2%,尤其是对马齿苋、藜等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土壤处理防效达100%,但对多年生杂草问荆防除效果较差。不同处理方法两个剂量咪唑乙烟酸对3种豆科作物均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19.
二、土壤处理法目前虽然有很多新的用于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但仍有约85%的除草剂是在播前混入土中或播后苗前施用的。所以土壤处理法乃是除草剂施用的主要方法。 (一)土壤处理的优点和缺点土壤处理法有许多优点,它省工、减少大气污染,可以与整地播种等表土耕作一起完成。此外,由于土壤处理是作物播种前后的早期处理,所以可减少杂草的早期危害,增产效益高。但土壤处理也有缺点,如耗药量较大,一般土壤处理要比茎叶处理剂量约增加四分之一左右。另外土壤处理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烟嘧·氯氟吡氧乙酸12%悬浮剂玉米田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嘧·氯氟吡氧乙酸12%悬浮剂是丰乐农化公司新开发的玉米田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田茎叶处理。该药剂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可被杂草的茎叶和根部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敏感杂草受药后2-3d内顶端和茎秆萎蔫,出现典型的激素类除草剂反应,植株畸形、扭曲。为探讨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确定经济、有效的用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