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坚 《云南林业》2003,24(3):21-21
云南竹种资源和天然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素有“竹类的故乡”之称。竹笋是云南竹类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大当家产品。竹笋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深受人们喜爱,并享有“素食第一品”和“无笋不成席”的美称。云南食用竹笋种类繁多,无论种类、品质、自然产量均优于国内其他竹产区,为世界其他竹产国和地区所不及。傣味酸笋在云南竹产区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本文介绍利用龙竹(Dendrocalamus Semiscalndnes)竹笋为原料,加工酸笋软包装保鲜傣味酸竹笋的腌制方法。此方法在总结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其进行改进,达到了改善风味…  相似文献   

2.
竹子食品的近期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材、竹笋和其它竹产品为原料可以生产多种多样的天然食品。竹笋和竹笋制品、竹子食用菌、竹木糖醇和竹汁饮料是目前我国着重开发的食品。文章概述了上述食品的特性、生产现状和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概述江西省笋用竹引种和竹笋业现况。提出了若干建议:摸清适生条件,规划种植范围,合理配置不同笋期的竹种,确保引种造林质量,合理开发本地竹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箭竹不同地理种源竹笋营养成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地理种源的云南箭竹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发现:影响竹笋风味的营养物质如总糖、天冬氨酸、谷氨酸以及甘氨酸等物质的含量,白马河林场和鸡足山的云南箭竹笋均高于西山的云南箭竹笋。因此这两地比西山更适合作为云南箭竹笋用竹的种源地。而这两地当中则以白马河林场的云南箭竹笋为最。  相似文献   

5.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笋用丛生竹种 ,产笋期 5~ 10月 ,时值夏秋季节鲜笋供应的空白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根据绿竹笋的发展优势 ,从开发和发展绿竹笋资源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绿竹笋用林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竹资源非常丰富,有200多个竹种的竹笋可以食用,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笋生产和出口国。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竹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文中综述竹笋营养成分的组成、特点及不同竹种之间的差异,分析了竹笋营养成分中膳食纤维、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甾醇、黄酮等在改善消化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健康功效,并探讨主要营养成分提取技术和加工方法,最后提出竹笋次生代谢产物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抗氧化等多功能竹笋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研究方向,以为竹笋产品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竹类资源利用现状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通过对我国及浙江省竹类资源状况的分析。从竹材人造板系列、竹笋产品系列、竹工艺品系列、竹制品系列等6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及浙江省竹类资源加工利用现状,并介绍了重组竹、竹炭再制品、竹木复合板等几大类开发应用前景良好的竹类资源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8.
优良丛生笋用竹及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报道对同一栽培条件下的10种优良丛生笋用竹及4种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各种竹笋的鲜食品质、加工性能及营养成份含量的综合评价,评选出三类优良竹种:第一类为优良鲜食型笋用竹种,包括版纳甜竹、云南甜竹、麻版1号竹,其鲜笋鲜食品质最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笋期长,产量高,但加工成干笋色泽欠佳;第二类为优良加工型笋用竹种,包括麻竹、毛麻1号竹、毛笋竹,其竹笋加工成干笋色泽最佳,笋体大,易加工,产量高,但鲜食品质较差,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差;第三类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优良竹种,包括撑篙竹、大头典竹、绿竹、吊丝竹、吊麻5号竹、撑麻7号竹,其竹笋鲜食品质及加工性状均较好,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好,这些竹种的竹材材质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较抗寒,作为笋材两用竹在粤北以北的地区推广种植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植物。竹笋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1种优良的食物。竹笋加工制品多为清水笋罐头或玉兰片等。竹笋袋装泡菜,其产品香气浓郁,质地清脆,组织细嫩,咸酸适度,为人们所喜欢。1 主要原辅材料1.1 原料 要求竹笋组织柔嫩,无苦味和其它异味。如毛竹、早竹、哺鸡竹等。1.2 辅料1.2.1 食盐 应符合GB5461—85《食用盐》标准中一级精制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夹竹密度调控、施肥、覆盖等竹笋促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在800~1000株/667m^2时有利于提高白夹竹可食笋总量和可食率;覆盖有利于毛笋总量和平均毛笋质量增加;施肥能够明显的提高竹笋的产量和竹笋品质,是白夹竹经营中的一项主要措施,年度施肥4次对白夹竹生长发育的促进是长效而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大型丛生竹是广西各地发展笋材两用林优先考虑的竹种类型.研究6种大型丛生竹的竹笋产量及其与竹丛结构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大型丛生竹优良竹种选择及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6种大型丛生竹造林,造林后第3年调查竹丛结构和竹笋产量,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比较不同竹种的竹笋产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安吉县竹笋资源丰富,竹笋加工起步早。在产业兴盛时期,竹笋制品曾是当地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对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2008年之后,安吉开展水污治理行动,竹笋初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关停,竹笋产业遭遇重创。自2020年以来,随着浙江省和安吉县相继出台促进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安吉竹笋产业振兴迎来机遇。文章在调研安吉现有竹笋资源及加工利用实际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振兴安吉竹笋产业提出了建议,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补齐竹笋初加工链短板、推动笋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竹笋龙头企业转型、重视竹林经营专业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竹类资源丰富,但是不同种竹子的笋期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大熊猫饲喂峨眉山8个不同种竹笋,观察其取食情况。结果表明:每年4至10月共有5种大熊猫喜食的竹笋出笋,为大熊猫异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4.
梁山慈竹笋—幼竹生长规律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山慈竹分布于西南各省,广泛用于造纸、人造板及园林绿化等。本文研究了梁山慈竹笋—幼竹的生长规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梁山慈竹的出笋时间持续为73天左右;竹笋-幼竹的生长需要104天左右,生长过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梁山慈竹的高生长昼夜差异不明显;地径生长需要42天左右完成;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是竹笋-幼竹生长的限制因子;梁山慈竹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04t/hm2。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挖笋留竹,是培育毛竹笋材两用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留竹时间推迟,可增加竹笋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后期(谷雨后)留竹,竹笋产量比前期增加120.6%,比中期增加47.7%,经济收入分别增加148.7%和57.2%。但后期留竹成竹率低,成竹质量差,新竹胸径比前、中期分别降低13.9%和14.8%。根据试验表明,在试验地区以中期(四月十五日左右)开始留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天然高锌蔬菜资源——竹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锌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安吉竹种园80种竹子的竹笋取样分析,发现竹笋的锌含量普通较高,80种鲜笋的平均锌含量为(11.22±0.18)mg.kg-1,是普通蔬菜锌平均含量的2倍以上,其中88%的样品锌含量在7.00~13.99 mg.kg-1FW区间。黄甜竹、乌芽竹、五月季竹、河竹、金镶玉竹、杭州苦竹、茶杆竹等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笋的竹种,锌含量也在所有的竹笋中名列前茅。丛生竹竹笋的锌含量低于单轴散生和复轴混生竹种的竹笋。竹笋的高锌含量对其快速长高有重要的适应意义。竹笋种类多、分布广,着力开发竹笋这一大类群天然高锌的生态蔬菜资源,对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甚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佛山方竹笋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佛山方竹中心产区的305个金佛山方竹个体特征值为基础,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方竹笋重与笋径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方竹笋经产量表。  相似文献   

18.
雷竹笋早出高产的覆盖培育技术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一个优良食用笋竹种。雷竹笋壳薄肉厚、笋味鲜美、肉质脆嫩、富含营养 ,是一种传统的蔬菜类保健食品 ,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崇阳县从 1 994年底开始从浙江临安市引种栽培雷竹 ,通过 3年多的试种 ,获得成功。从 1 998年起 ,崇阳县开始大面积种植推广 ,目前已初见成效。几年来雷竹栽培实践证明 ,覆盖培育技术是雷竹笋早出高产的一项最重要的新技术 ,能成倍地提高竹笋产量和效益。现就崇阳县雷竹笋早出高产的覆盖技术作一初步小结。1 基本情况崇阳县位于东经 1 1 3°43′~ 1 1 4°2 1′,北纬 2 9°1 2′~…  相似文献   

19.
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笋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竹笋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亟待解决.综述我国竹笋的资源情况、营养和药用价值,并从膳食纤维、含氮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竹笋深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提出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见食用竹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石竹(Ph.nuda)笋为参照,对红哺鸡竹(Ph.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乌哺鸡竹(Ph.vivax)、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f.aureocaulis)和早哺鸡竹(Ph.violascens)5种哺鸡竹竹笋的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粗灰分)和矿质元素(P、K、Ca、Na、Mg、Cu、Fe、Zn和Mn)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哺鸡竹竹笋的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毛竹笋和石竹笋(p<0.05);而在测定的其他营养成分方面,5种哺鸡竹竹笋与毛竹笋、石竹笋相当;黄秆乌哺鸡竹笋和乌哺鸡竹笋在粗蛋白、不溶性膳食纤维、P、Ca、Mg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哺鸡竹笋(p<0.05);而白哺鸡竹笋的Fe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