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 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 cm左右,蛹期31 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 d,雌虫寿命3~8 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2.
花斑皮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花斑皮蠹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花斑皮蠹在陕西咸阳地区1年发生1~2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越冬代蛹期平均6.9 d,第1代蛹期4.7 d,第1代卵期平均9.8d,第2代卵期平均7.5 d,成虫平均寿命约15 d,每雌虫平均产卵量约51粒;幼虫化蛹历时60~80 min,孵化历时10~15 min,幼虫多6~7龄,龄期10~13 d;幼虫耐饥饿能力为初孵幼虫7~24 d,老龄幼虫1~2年,饥饿中的幼虫无互相残食的习性;饥饿365 d以上的幼虫其成虫生殖力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成虫大多在白天活动,在自然条件下有趋向木麻黄防护林带飞翔的行为。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每天8时和16时为交尾高峰。成虫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MeliaazedarachL.)。苦楝树饲养雌虫每头产卵156~198粒,平均176 4粒,是木麻黄饲养的3 10倍;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72~110d,平均91 8d;雄虫寿命88~125d,平均103d,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Casuarinaequi setifolia)的多存活30 2d、40d。幼虫主要集中在离地面40cm高度内的树干根际附近,占总虫数的94 8%。1年生林分受害株至第2年5月成虫羽化期死亡率最高,达66 7%,3~7年生林分有虫株率最高;7年生以下林分应重点防治。在生境条件相似的同龄林中,星天牛则喜欢危害基径较大的木麻黄,6cm以下的树则较少受害。  相似文献   

4.
星天牛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害虫。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木麻黄主干木质部内越冬 ,化蛹集中于 4月中、下旬 ,蛹期 2 1~ 2 6d。日平均温度 1 9 5℃时蛹期 2 5d,2 1 5℃时蛹期 2 1d,蛹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 3 91± 0 69)℃ ,有效积温为 ( 1 44 0 4± 1 5 96)日度。羽化盛期为 5月中、下旬。根据蛹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整个蛹期可分为 4个时期 ,每一时期都具备各阶段蛹的形态特征。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表明成虫期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取食苦楝树的雌虫每头产卵在 1 5 6~ 1 98粒 ,平均 1 76 4粒 ,是取食木麻黄的 3 1 4倍 ,日平均产卵量是取食木麻黄的 1 5 7倍 ;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 72~ 1 1 0d,平均 91 8d ;雄虫寿命 88~ 1 2 5d,平均 1 0 3d ,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的多存活 3 0 2、40d。  相似文献   

5.
田间采集老熟幼虫或蛹,在室内分时段观测杨扇舟蛾成虫羽化、交尾和产卵规律.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河北沧州地区1 a发生4代,个别5代.成虫主要在傍晚羽化,雄虫羽化高峰出现在15:00-18:00,雌虫在18:00-21:00,单体成虫羽化需13~28 min.雌虫自羽化至初次交尾时间为34.82~54.62 h,成虫交尾起始时间在04:00-05:00,交尾结束时间在19:01-20:00,整个交尾持续时间15.4~16.17 h.雌雄成虫均可进行2次交尾,交尾高峰期和羽化高峰期相差7~11 h.成虫羽化后多在第2和第3天交尾,7日龄以后雌虫不再释放性信息素与雄虫交尾.雌虫交尾后大多当晚或第2天晚上产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4:00,产卵方式为块产,个别单产.单个卵块平均卵量50~80粒,卵块单层平铺,总卵量220~420粒.雌虫可孤雌产卵,但卵不能孵化.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波纹杂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杂毛虫属。危害马尾松、栎类、油茶等幼林。在湖南溆浦,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林间枯枝落叶层中或地面上越冬;幼虫出现在三月下旬至九月中旬;老熟幼虫结茧前2—3天停食,在潮湿山洼化蛹;蛹期41—49天;成虫羽化多在晴天进行,羽化时刻为21—22时。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产卵,每一雌虫的产卵量为62—404粒,平均243粒。雌虫寿命4—12天,平均8天;雄虫寿命4—10天,平均7.5天。  相似文献   

8.
临夏地区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在临夏地区1年发生4代,幼虫共4龄,越冬成虫4月上旬始见,成虫交尾时长为80~160min,交尾后3~5 d开始产卵,在(20±2)℃的室温下饲喂表明:越冬雌虫产卵量(133.40±33.78)粒/头,孵化率98.91%±1.49%;第1代发育历期:卵期(3.03±0.04)d,1龄幼虫(2.06±0.94)d,2龄幼虫(3.27±0.78)d,3龄幼虫(1.82±0.84)d,4龄幼虫(6.50±7.10)d,蛹期(6.80±0.84)d,成虫平均寿命为(19.67±10.34)d,全世代历期43.15 d。10月下旬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对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表明在26℃、RH80%、寄主食料华盛顿棕榈饲养条件下,红棕象甲世代历期平均114.77d,最短87.00d、最长166.00d,其中卵期平均3.50d,幼虫期平均36.68d,结茧到产卵前历期平均29.96d。幼虫以8龄为主,1~2龄幼虫的体重小于0.01g,头壳宽短于1.0mm,3龄后幼虫体重、头壳宽度、体长和体宽开始增加,8龄时幼虫平均体重为3.36g,头壳宽度6.0mm。成虫雌雄性比1.78:1,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在无补充营养时,雌雄成虫寿命只有7.00d左右,而在补充营养后,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可分别达130.00d和244.00d。雌虫产卵量最大376粒,最小89粒,平均216粒。  相似文献   

10.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该虫在广西北部湾地区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以2~3龄幼虫在桐花树叶片上卷叶越冬,3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1~2d后即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量76粒。卵历期2~4d,幼虫历期11~15d,蛹历期7~8d,成虫寿命约6d;该虫有2个明显的危害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提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的初步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相似文献   

12.
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尼西乡对蔷薇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蔷薇大痣小蜂在迪庆地区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在种仁内越冬。幼虫在种子内生活历期达315 d,无转主危害习性;翌年3月种仁被食殆尽后,于4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长达130 d。蔷薇大痣小蜂成虫羽化开始时期因雌雄而异,雌雄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20—26日为羽化盛期;雄成虫比雌成虫羽化早。雌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期7~8 d,幼虫6月上旬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13.
小云斑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4年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每年4月上旬上升为害,至10月下旬下迁越冬,活动范围为10~25cm,越冬深度以40~70cm居多。成虫始发期为6月中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田间幼虫孵化盛期为8月上、中旬。各虫态的历期:蛹期29d,卵期26d,1龄幼虫340d,2龄幼虫365d,3龄幼虫700d,成虫16d。成虫雌雄性比1.2:1,昼伏夜出,21:00~23:00为出土活动高峰,雄虫有极强的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极弱。成虫不取食,雌虫产卵为单粒散产,产卵量平均为26粒,多产于15cm耕作层的卵室中。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含水量适宜的地块虫害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4.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在福建闽北1a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极少数以低龄幼虫在树皮下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在木质部内做一椭圆形蛹室化蛹,历时13~15d后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圆形的羽化孔道飞出,6月上中旬是成虫羽化出孔的高峰期。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在林间,成虫寻找松树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9d后开始交尾产卵,产卵前在树皮上咬刻槽,造成泪滴状松脂流下,1刻槽产卵1粒,少数可产2~4粒。卵期6~10d。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或褐色粉末状木屑与粪便的混合物。3龄幼虫咬一长椭圆形蛀入孔进入木质部,此后树皮外不再出现蛀屑。幼虫在蛀入木质部前死亡率极高,只有31 68%能蛀入树干中,幼虫期易受白僵菌侵染。幼虫期260~310d。  相似文献   

15.
榆举肢透翅蛾主要为害榆树,已知分布陕西、宁夏,两年1代,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中旬成虫出现,7月底至8月上旬达盛期,初孵幼虫于7月下旬始见,10月下旬幼虫进入越冬,成虫白天羽化,交尾,产卵。卵单粒散产,卵期13—19天。成虫寿命1—8天,雌虫平均3.3—4.4天,雄虫平均2.3—3天,雌雄性比1∶0.77—1。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区设立标准地及观察箱,经过多年进一步对黄连木种子小蜂化蛹、羽化、产卵、孵化、幼虫、成虫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在河南一般1年发生1代,少数2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果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1头雌成虫可产卵10~31粒,卵产在黄连木幼果内,一般1果1粒,卵经4天左右孵化.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的最适气温为23~25℃.  相似文献   

17.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通辽地区榆紫叶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幼虫期为5龄。在15~20℃变温条件下,卵期为8天;在19-26℃变温条件下,幼虫期为18.5天。雌成虫在19~26℃变温条件下,1次产卵平均为19.46粒,1年可产卵678粒,卵的孵化率为98.06%。  相似文献   

18.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19.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观察研究,美国白蛾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3代。第1-2代幼虫为6龄,第2代极少为7龄;第3代幼虫全部为7龄。记述了2008-2010各年度成虫发生期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观察了成虫羽化高峰期主要时段羽化量,以18h至19:30出蛾量最多,其中18h占38.98%,19h占23.29%。2009年第1代卵历期9-18d,平均13.0d;记述了幼虫体色变化、取食特点及活动规律和各代各龄幼虫发育历期,第1代幼虫平均历期34.8d,第2代平均24.5d,第3代平均43.2d;测量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及头宽。首次报道蠋敌、马蜂等天敌,记述优势天敌种类。分析了第3代虫情连年反弹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