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索澳洲龙纹斑亲鱼生长关键阶段的营养组成,提升澳洲龙纹斑人工繁殖技术,以增加其鱼类苗种资源。【方法】通过分析化学方法检测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含量,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呈极显著差异,雌、雄亲鱼肌肉中17种氨基酸除了组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15种氨基酸均为雌亲鱼含量极显著高于雄亲鱼(P0.01),雌亲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甜味氨基酸总量、苦味氨基酸总量、酸味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含硫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和芳香族氨基酸总量等均极显著高于雄亲鱼(P0.01)。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脂肪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均是油酸C18∶1n9c,棕榈酸C16∶0次之,而且雌亲鱼的棕榈酸C16∶0含量极显著高于雄亲鱼(P0.01),但雌、雄亲鱼的油酸C18∶1n9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雌、雄亲鱼n-3/n-6的比值都为1.0。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都达到了WHO/FAO提出的E/T应为40%左右和E/NT应为60%以上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标准,雌、雄亲鱼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相近且高达78%,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UFA为57.4%和55.4%)。【结论】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蛋白质差异显著。建议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分池饲养,饲喂不同营养的饲料。雌、雄亲鱼肌肉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黄尾密鲴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肥满度指标,幼鱼显著低于亲鱼(P〈0.05);肌肉脂肪含量,幼鱼显著低于咸鱼和亲鱼(P〈0.05);肌肉灰分含量,幼鱼显著高于亲鱼(P〈0.05)。肌肉中的苏氨酸、亮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成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成鱼和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缬氨酸含量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阶段(P〈0.05);NH3亲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和咸鱼阶段(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总量咸鱼阶段显著高于幼鱼(P〈0.05);半必需氨基酸总量成鱼和亲鱼显著高于幼鱼(两者P〈0.05)。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幼鱼肌肉中铁、锰、锌和铜四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成鱼和亲鱼肌肉中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3.
舒琥  周莹  肖丹  廖育艺  张海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02-12905
[目的]通过对三斑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的评价来评估其开发与利用价值,为培养优良的石斑鱼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对6尾野生三斑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野生三斑石斑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97%、1.30%、20.07%和0.94%。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质量分数,干样)为86.50%,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7.87%,占氨基酸总量的43.76%,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三斑石斑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36,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质量分数,干样)为32.53%。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3.17%和4.85%,矿物质含量丰富。[结论]三斑石斑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连城白鸭杂交后代肌肉氨基酸含量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连城白鸭杂交后代的胸肌和腿肌进行了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连城白鸭杂交后代的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FAA)含量分别为218.84、87.97和102.59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均为40%左右,与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接近。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79.24,表明连城白鸭杂交后代的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结论]该研究可为连城白鸭杂交后代的肉质研究、商品肉鸭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淡水石斑鱼的营养价值,为其生产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进淡水石斑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淡水石斑鱼及3种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比较,评价淡水石斑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结果]淡水石斑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为19.57g/100g,与吉富罗非鱼相近,显著高于红罗非鱼(P<0.05,下同);其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3种供试罗非鱼,具体排序为:淡水石斑鱼>吉富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从淡水石斑鱼和3种供试罗非鱼的肌肉中均可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EAA)7种;在氨基酸组成上,4种供试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Glu),最低的是半胱氨酸(Cys);淡水石斑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与红罗非鱼相当,显著低于奥尼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对应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淡水石斑鱼82.56,奥尼罗非鱼82.00,吉富罗非鱼84.00,红罗非鱼85.10.除淡水石斑鱼肌肉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奥尼罗非鱼外,硬脂酸、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显著低于3种供试罗非鱼.4种供试鱼肌肉中富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钾(K)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磷(P)元素,铜(Cu)元素含量最低.[结论]淡水石斑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淡水鱼,其组成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较高,常量及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属于较优质的食物蛋白源.  相似文献   

6.
3种人工养殖石斑鱼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种人工养殖石斑鱼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石斑鱼的营养价值。[方法]对人工养殖并投喂配合饲料的3种石斑鱼(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褐点石斑鱼、东星斑和斜带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24%、19.78%和21.17%。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分别为:76.53%、27.66%、32.44%,76.88%、24.55%、34.77%和77.61%、26.29%、33.48%。3种石斑鱼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比较接近。3种石斑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营养价值基本接近,但其鲜美程度以东星斑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石斑鱼必需氨基酸需求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基础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
史氏鲟鱼鱼籽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史氏鲟鱼鱼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蛋白质营养的化学评估,为鲟鱼鱼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为鲟鱼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分析史氏鲟鱼鱼籽中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史氏鲟鱼鱼籽中粗蛋白含量为26.00%;18种氨基酸含量为25.21%,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0.16%,占氨基酸总量的40.3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7.5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其氨基酸评分为92;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8%,EPA和DHA共占10.3%;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达22.07 mg/kg和18.00 mg/kg。因此,史氏鲟鱼鱼籽具有高蛋白、低糖的特点;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研究与推广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江黄颡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赵鑫  黄凯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48-4450,4480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并进行相关营养分析。结果表明,江黄颡鱼肌肉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5%(占鲜样的比例,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0.0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43%,占氨基酸总量的40.58%;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37%,占氨基酸总量的8.64%;必需氨基酸中除了亮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FAO/WHO评分模式;赖氨酸含量高于鸡蛋蛋白标准模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7;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较其他食物高。江黄颡鱼氨基酸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史氏鲟鱼鱼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蛋白质营养的化学评估,为鲟鱼鱼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为鲟鱼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分析史氏鲟鱼鱼籽中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史氏鲟鱼鱼籽中粗蛋白含量为26.00%;18种氨基酸含量为25.21%,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0.16%,占氨基酸总量的40.3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7.5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其氨基酸评分为92;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2.8%,EPA和DHA共占10.3%;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达22.07mg/kg和18.00mg/kg。因此,史氏鲟鱼鱼籽具有高蛋白、低糖的特点;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研究与推广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成分,并评价其品质,为进一步了解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价值及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乌江水系毕节段收集4龄繁殖前期的野生云南光唇鱼,活体取每尾鱼体脊柱两侧肌肉,分析测定其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及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46±1.11)%,粗蛋白含量为(17.33±0.13)%,粗脂肪含量为(2.07±0.07)%,粗灰分含量为(1.48±0.25)%;肌肉中共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3.30±0.36)%,其中含有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总量为(19.81±0.11)%,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为46.97%,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EAA/∑NEAA)为88.5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63±0.39,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是决定和限制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营养评价的关键氨基酸.肌肉中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为(34.807±2.464)%,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65.191±2.735)%.[结论]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效果好,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又可作为功能保健成分予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L-8800氨基酸分析仪对奇苏II、奇苏III、M183和M218四个贵州本地紫苏品种叶片中总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贵州紫苏叶中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最高为奇苏II,鲜叶含量为8.02 g/100g;游离氨基酸中奇苏III与M183两个品种均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奇苏II与M218共检出16种及15种游离氨基酸,四个品种紫苏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在0.25~0.31 g/100g之间。结果还表明,四种贵州紫苏叶中氨基酸EAA/TAA、EAA/NEAA值接近WHO/FHO参考标准,药效氨基酸比例高达60%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植物氨基酸资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蛋白质在鸡消化道食糜中肽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消化率的关系。试验1研究了3月龄黄羽肉鸡对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的氨基酸利用率。试验结果,几种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0.92,豆粕0.87,棉粕0.75,菜粕0.76。试验2研究了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在鸡消化道各段(胃、十二指肠、空肠)食糜中肽氨基酸(PAA)的含量,并探讨了氨基酸消化率与肽氨基酸含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试验结果,不同蛋白质饲料在胃肠道食糜中肽氨基酸含量存在着很大差异 ,鱼粉最高,豆粕其次,棉籽与菜籽最低。将氨基酸消化率与肽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以6h时间点的空肠段肽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消化率之间相关最高,R^2=0.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北地区生长的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陕西卫矛(E. schen sianus)、苦皮藤 (Celastrus angulatus)、疣枝卫矛(E. verrucosoides)、白杜(E.maackii)和冬 青卫矛(E. japoniˉ cus)等6种卫矛科植物种子中的水解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方法:用石油醚将种子脱脂得到 种粕,然 后用盐酸水解,再经脱盐后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18种氨基酸从 这6种 植物种子中检出,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在38mg/g以上,占所含氨基酸总量的 43%, 并且对人体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的精氨酸含量特别高,苦皮藤、疣枝卫矛和白杜种子中 高达22 mg/g。结论:初步研究显示该类植物种子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121MB型氨基酸分析仪对陕西主要栽培的10个银杏叶品种的水提物进行了氨基酸的测定和分析,并利用DPS对10个品种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叶片水提物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主要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3种药用氨基酸。10个品种中以C94-53、陕引30号和陕引32号为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正食物混合后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表中的数据错误。利用WHO/FAO提供的标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与各类食物中的同种氨基酸含量进行重新计算,并对原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和校对,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结果标明原表中的数据、结论与实际有很大的出入。如谷类、豆类和奶粉的混合比例应为67%、22%、11%,谷类、豆类和奶粉的氨基分为44、69和83,混合后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而非苏氨酸),其氨基酸分为75,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其氨基酸分为83。  相似文献   

16.
生长猪饲粮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生长猪饲粮理想蛋白质(IP)或理想氨基酸模式(IAAP)研究和应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指出IP是一种饲粮最佳氨基酸(AA)平衡模式,是指潜在的可被完全利用的那部分饲粮蛋白质。阐述了确定IAAP的原则与方法:包括(1)分析生长猪的AA成分;(2)总结单个必需AA需要量估计值;以及(3)用N平衡方法设计专门试验的方法。比较了7套IAAP的具体内容、饲喂效果及确立方法特点,Baker模式和  相似文献   

17.
保健饮料皋茶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皋茶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见的18种氨基酸中,除了色氨酸在酸性环境下遭到破坏,其余的17种氨基酸都存在检测图谱中.游离氨基酸中总氨基酸含量为0.8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约为0.15%,含量最低的是半胱氨酸,约为0.004%;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1.6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约为1.75%,含量最低的是苯丙氨酸,约为0.03%.  相似文献   

18.
三种木本植物伤流液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野茉莉科的白花龙与葡萄科的东南爬山虎、葡萄等三种木本植物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数量,也测定了伤流液中总糖量与还原糖的含量。从测定的数据论述了这段时间前后根系贮存物转化概况。结合这三种植物根中氨基酸生物合成问题作出论述,认为根内的氨基酸生物合成是以天冬氨酸为领头的天冬氨酸族氨基酸为主。  相似文献   

19.
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蒙顶山名茶"鲜香"与"鲜味"特征的产生机制,提供蒙顶山名茶品质评价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全量法和杯茶法制备茶汤试液,分别采用水合茚三酮比色法和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4种蒙顶山名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组分含量。【结果】4种蒙顶山名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较高,分别为蒙顶黄芽(5.28±0.57)%,蒙顶石花(5.59±0.51)%,蒙顶甘露(4.65±0.82)%,蒙顶毛峰(5.34±0.96)%;在杯茶法1次冲泡5min条件下,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的浸出率与浸出浓度亦较高,浸出率为55.24%~76.14%,浸出浓度为58.73~78.24mg/100mL;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的特征为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在1 000mg/kg以上,色氨酸、半光氨酸、组氨酸和络氨酸组分含量为100~500mg/kg。【结论】蒙顶山名茶高氨基酸总量、丰富的组分含量及独特配比是其茶香"鲜香高长"、茶味"鲜浓爽口"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等4种非生物学评价法对3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和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不同的评价方法结果有所差异,CS的范围为8.36~21.46;AAS的范围为9.87~23.1;EAAI的范围为42.83~65.68;SRC的范围为54.90~63.20,31份种质的SRC均在50以上,有16份超过60;枇杷果实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肉种质的CS、AAS、SRC显著高于白肉种质,而两者的EAAI差异不显著;野生种质的EAAI极显著高于栽培种质,CS、AAS、SRC差异不显著,不同来源地的种质之间CS、AAS、EAAI、SRC差异均不显著;类平均法欧氏距离通过聚类分析将31份种质分为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