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正> 绫_(13)·54A×锦_(75)·8140是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的夏秋用新品种,于1990年3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在繁殖绫_(13)·54A、锦_(75)·8 740品种上有所进步,蚕种产、质量有所提高。其饲育成绩见下表。通过繁育绫_(13)·54A、锦_(75)·8140的实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夏秋用蚕品种的蚕茧产量和生丝质量,我们确定以培育好养、茧丝质优良,且较易于种场繁殖的夏秋用品种为目标,养成了锦75·8140×绫13·54A,于1991年3月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锦75·8140×绫13·54A是我场育成的一对四元交夏秋用新品种。该品1990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该品种自推广以来,得到了广大蚕农和蚕种场的一致好评,认为该品种较对照种781×7532具有体健、好养、茧形大、茧丝长、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1990年推广以来,该品种繁育数量急剧上升。1990  相似文献   

4.
绫83·my×锦15·8140是一对双限性新蚕品种,它既可利用其性状在原蚕饲养阶段鉴别蚕儿雌雄,又可在农村大面积普通种饲育期进行雌雄鉴别,实现雌雄蚕分别上蔟,分别烘茧,分别缫丝,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受四川省蚕种公司的委托,我区1991年承  相似文献   

5.
<正> 绫3·4×锦5·6是我省选育的春用新品种。几年来,在繁殖绫3·4、锦5·6品种上,年年有所进步,蚕种产、质量不断提高。其饲育实绩如下: 通过几年的繁殖推广,不断摸索增产规律,逐步掌握了这对品种的性状,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我们的体会,从技术上分析,主要是重视催青环节、精选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把好种茧保护和制种关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2015年-2016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根据蚕期饲养表现和茧质成绩、丝质成绩以及综合经济性状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锦·苑×绫·州在广东试验点的饲养表现及性状特点,为国家蚕品种审定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绫3·4×锦5·6这对春用多丝量品种,1985年9月经省级技术鉴定,确认其优于现行品种781×782·734后,至1987年底已繁殖推广达260万余张,成为目前我省当家品种之一。但是这对品种小系多,原有32个。1983—1985年在北碚、南充、三台、阆中四个选种站进行杂交鉴定期间,同时也进行了纯种小系的站间比较,并于1986年3月在北碚全省选种会议上,  相似文献   

8.
龚大刚  鲜跃荣  冯光强 《蚕业科学》2017,43(6):1039-1044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8与限2杂交育成新品种州,并将4个新品种组配成具有幼虫斑纹限性特色性状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的成绩良好:春季饲养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6.42%,全茧量2.10 g,四龄万蚕产茧量20.86 kg,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 g、0.67 kg;秋季饲养的茧层率23.68%,四龄万蚕产茧量18.16 kg,鲜茧出丝率17.89%,与对照夏芳×秋白比较,分别提高0.51个百分点、0.4 kg、0.4个百分点。此外,利用限性斑纹性状在幼虫期区分雌雄,可节省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鉴别用工成本及提高杂交率。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相似文献   

9.
<正> 绫3.4×锦5.6这一对春用多丝量新品种,经四年的研究试验与鉴定证明,各项经济性状均优于我省现行春季推广品种(782×734)×781。于1985年9月25日在成都通过技术鉴定。这对新品种已在我省绵阳、南充、重庆、成都、涪陵、万县、乐山、泸州、宜宾、自贡等10个地、市的30余个县示范推广。为了使种场、农村了解这对新品种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性状,兹介绍如下: 一、原种性状 (一)、锦5.6(互交原种) 1、性状: 中系,春  相似文献   

10.
夏秋蚕品种围绕健康性强丝质好的选育目标,育种工作者相继育成了不少品种,但由于丝枳品要求不断变化,丝质的提高和收成的稳定往往两者出现新的矛盾,阆中种场选育组配的夏秋蚕新品种(湘辉×7532)×锦_(5.6),经过农村试养优于现行其它品种。把健康性和丝质兼顾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南农大蚕丝学院承担了重庆市经委“桑蚕新品种开发”课题及国家“七·五”攻关46-1-1字项目,经选育组配成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日_3×中_(5.6)多元杂交种。于1990年经四川省家蚕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已在四川农村大面积推广了普种16万多张,收到良好的效果。1992年荣获全国新产品博览会银质奖。在此,就该品种纯种、原种以及一代杂交种的性状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 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3月审定通过了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夏芳×秋白、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锦5.6×7532,湘晖、省北碚蚕种场选育的601×绫85·绫13三对夏秋用新蚕品种。这3对新蚕品种经1992、1993年省级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证明(如表1.2所示),其综合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正"锦·苑×绫·州"是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含多化性血缘的二化性斑纹限性四元杂交蚕品种,具有体质强、易饲养、龄期经过短、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至2014年又经过高温冲击和强健性改造,适用于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1原原种1.1性状1.1.1"锦"。中系二化性血统,四眠,从日本引进经系统分离选育而成。越年种卵色淡绿,卵壳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加快家蚕品种更新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我们针对多丝量品种某些经济指标不够理想尤其是健康性差、繁殖系数低的矛盾,采取多元杂交组合型式,以赶超现行品种781×782·734为目标,组织了省属南充、三台、北碚、阆中蚕种场协作进行家  相似文献   

15.
新蚕品种日_3×(中_(5·6)),1988年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基点试验和1989年的农村生产鉴定,其综合性状优良,今春在我县农村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县共试新品种日_3×(中_(5·6))9652张,主要集中发放在养蚕量较大的何埂、仙龙、临江三个区。今年春蚕发种后,虽遭受10多天的低温影响,但新品种日_3×(中_(5·6))的饲养成绩仍表现较好。据调查,日_3×(中_(5·6))平均单产为31.43公斤,单产值296.63元.  相似文献   

16.
家蚕新品种日_3×中_(5.6)是一对多丝量的春用杂交组合,1988—1989年经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基点试验和在乐至、壁山、绵阳、重庆北碚等地农村进行中间试验,发种20000张,养蚕实践证明,无论从蚕的健康性,单张产茧量,茧丝品质等综合性状、均符  相似文献   

17.
1995—1997年三年春期在本所实验室对生产上大量使用的四对春用蚕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其试验结果:繁育系数的排序顺序为781A×B>锦5×锦6>菁松>881>782×734>882>绫3×绫4>皓月;一代杂交种健康性排序为:菁松×皓月>781A·B×782·734>锦5·6×绫3·4>881×882;万头收茧量排序为锦5·6×绫3·4>881×882>781A·B×782·734>菁松×皓月;茧丝长排序为锦5·6×绫3·4>881×882>781A·B×782·734>菁松×皓月;解舒率排序为菁松×皓月>781A·B×782·734>881×882>锦5·6×绫3·4。  相似文献   

18.
蚕品种在养蚕生产中与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准确认识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重庆、四川农村大量推广了绫_(3*4)×锦_(5*6)、781X(782·734)、日_3×中_(5*6)、菁松×皓月、浙蕾X春晓、(春·蕾)X(镇·珠)、苏_5×苏_6、杭_7X杭_8等优良品种.尽管当前推广的蚕品种类型较多,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但就其遗传本质、血缘关系来说,多属于近缘姊妹性的多丝量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仍保持在七  相似文献   

19.
“东_(43)”及“东_(43)×7532·湘晖”组合是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选配出来的夏秋用新蚕品种。1988年到1991年,在翁源县由少到多、逐步扩大饲养。几年来,共饲养原种1871张,制得普通种95716张,大田饲养杂种91792张。无论是原种还是普通种都普遍受到欢迎。省蚕桑品种鉴定网点于1990年至1991年,以现行蚕品种“新九×7532”为对照,对“东_(43)×7532·湘晖”组合进行了两年实验室,一年农村的品比鉴定。1992年1月27日,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按《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条例(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成绩与丝质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中国蚕研所选配、四川省丝绸公司蚕茧部引鉴的827.829×826.8214、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双限性8140·锦15×绫83·My、省蚕研所选配的825.827×826.828三对家蚕春用新品种,为了便于掌握新品种特点和性状,尽快发挥品种应有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种场、农村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了有关资料汇集整理简介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