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奔明 《淡水渔业》2004,34(5):29-29,55
丝尾鱯(Mystus numerus)俗称白须公,属鲶形目(Sinionmes),鳞科(Bagridae),鱯属(Mystus)。丝尾鱯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是马来西亚主要食用和游钓鱼类,丝尾鱯的肉质细嫩、口感爽,无肌间刺,腹腔无黑膜,肉质雪白,无特别鱼腥味,肉质可与笋壳鱼媲美,当地售价较高。  相似文献   

2.
丝尾鳠(Mystus humerus),俗称白须公(见彩中插2),属鲶形目,鳞科,鳠属,是一种亚广盐性鱼类。原产地为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各国的江河、湖泊、沼泽地带。其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不带土腥味,无肌间刺,被当地列为优良淡水鱼类之一,是当地高档游钓鱼类。丝尾鳠是暖水性鱼类,有灰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现介绍的为灰色体色),适应性强,耐低氧,具有抗病力强、个体大、食性杂、易饲养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塘头价格与斑鳠相近。  相似文献   

3.
丝尾鳠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地方名为长胡子鱼。分类上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仅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丝尾鳠体色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臀鳍外缘略红,尾鳍红色。其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4.
丝尾鳠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尾鳠(Mystus nemurus)地方名也称白须公,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鳠属,原产于东南亚的江河、湖沼中。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腹腔无黑膜,是当地优良淡水鱼类之一,为垂钓爱好者所喜爱,2000年引进我国。白须公还有一红色变种,全身红色,眼睛象水晶钻石,晶莹剔透,外形美观,有“钻石猫”美誉,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暂拟名红白须公。  相似文献   

5.
丝尾鱯,又名白须公、丝尾鲜花,是一种亚广盐性底栖鱼类,原产地为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分布于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至上游的缓流水域,也常见于湖泊和水坝,而被确定的丝尾鱯品种多达5种,分别是Mystus numerus、M.baramensis、M.nigriceps、M.wyckii和M.vittatus,但只有1个品种──M.numerus最为常见。北京市为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增大名优养殖品种比例,从马来西亚引进丝尾鱯幼鱼8000尾,养殖获得成功。一、丝尾鱯的生物学特性1.分类地位丝尾鱯为鲇形目(S i l u r i f o r m e 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 sp)鱼类。2.外部…  相似文献   

6.
丝尾鱯(Mystus numerus)俗称白须公,属鲶形目、鳞科、鱯属,是马来西亚著名的游钓和食用鱼类,肉质鲜嫩,口感爽,无肌间刺,无特别鱼腥味,肉质可与笋壳鱼媲美,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斑鳠(Mystus guttatus)俗称芝麻(鱼甘)、白须(鱼甘)、(鱼甘)鱼,隶属鲇形目(Silurifome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常见个体为4kg~5kg,较大个体为5kg~10kg,最大个体达16kg以上。斑鳠为珠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在江河上捕捉斑鳠的渔农民越来越多,导致江河野生斑鳠的资源日趋枯竭,因此,开展斑鳠养殖技术研究,对其资源保护与增殖有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8.
对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丝尾鳠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含量最高为缬氨酸(Val),占1.24%,最低为胱氨酸(Cys),占0.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80%,占氨基酸总量的44.62%。依据1985年FAO/WHO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3种不同人群水平的氨基酸价(AAS)分别为176.26、255.69和513.82;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都是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研究表明,丝尾鳠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有开发前景的珍稀和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9.
对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丝尾鳠含肉率为68.3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2%,粗蛋白含量17.85%,粗脂肪含量0.80%,灰分含量2.43%;肌肉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00%, 含量最高为缬氨酸(Val),占1.24%,最低为胱氨酸(Cys),占0.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80%,占氨基酸总量的44.62%.依据1985年FAO/WHO推荐的蛋白质模式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3种不同人群水平的氨基酸价(AAS)分别为176.26、255.69和513.82;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都是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研究表明,丝尾鳠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有开发前景的珍稀和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0.
正斑鳠(Mystus guttatus)属鲇形目、鲿科、鳠属,分布于我国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和南亚地区的湄公河流域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它肉质细嫩鲜美,享有"淡水之王"的美誉,是主产区重要的经济鱼类,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一。近年来,由于受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江河野生斑鳠资源量大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