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罩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种猪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每年春秋两季对昌平区种猪场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笔者总结了2016—2018年三年的监测结果,昌平区辖区内的6个种猪场,抽检的种猪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0,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昌平区猪群未感染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之一。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氏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诊断制品生产及从事布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动物科研人员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布鲁氏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感染。布病的传染方式是动物传染给人,但人和人之间、人向动物一般不传染。该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尤其是羊、牛和猪。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1病源羊布鲁氏菌病原有两个生物种。以羊和绵羊两个布鲁氏菌型。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但猪种型布鲁氏菌除感染猪以外,也感染羊。因此羊、猪不可混养。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较强,由于气温、酸碱度的不同,其生存时间各异,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的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尸体中很快死亡,一般在  相似文献   

5.
猪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 (brucella)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 ,母畜发生流产和不孕 ,公畜可引起睾丸炎。对人则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本病分布广泛 ,可严重损害人、畜的健康。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有6个生物种 ,即羊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绵羊布鲁氏菌 ,其形态相同 ,均为球杆状小杆菌 ,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但各生物种的毒力和致病力是有区别的。猪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 ,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猪感染布鲁氏菌后 ,可发生全身性感染 ,并引起繁殖障…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生殖障碍性疾病为主要特点.布鲁氏菌依感染动物种类不同分为6个不同的种,猪种布鲁氏菌是其中之一,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1991年我省猪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为0.87%,1997年血清学阳性率则上升为2 8%.因此,为摸清我省种猪群中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我省猪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1997~2000年,我站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16 510头种猪进行了血清学抽样检疫.于2000年底对22家种猪场5 850头种猪检疫,布鲁氏菌病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现将监测及净化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而引发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人畜共患,生猪尤为易感。一旦生猪染上该病,则会出现公畜睾丸炎、母畜不孕等症状,影响生猪养殖效益。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一、流行病学猪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是由致病菌布鲁氏菌感染所致。在猪养殖业中,猪型布鲁氏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经使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布鲁氏菌能引起人的感染发病,威胁着公众健康,被一些西方国家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所以对布鲁氏菌的检测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3 奶牛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损失. 3.1 目前我国牛布病流行状况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20个生物型,即羊布鲁氏菌(又称马耳他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牛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有9个生物型)、猪布鲁氏菌(有5个生物型)、森林鼠布鲁氏菌、绵羊附睾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0.
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目前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猪布鲁氏菌共有5个亚型,中国该病主要由3个亚型引起,该病能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并能引起猪繁殖障碍。文中分别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猪布鲁氏菌病,希望能对科研工作者和养猪企业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规模猪场能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布病虎红平板与试管凝聚试验法,在安顺市35个养殖场采集898份猪血清,对养殖场猪细小病毒病(PPV)、猪伪狂犬病(PRV)、猪2型圆环病毒病(PCV2)、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及猪布鲁氏菌病等5种能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RV病0%、猪布鲁氏菌病0%、PPV病1.3%、PCV2病16.3%、PRRSV病3.0%.根据监测结果,PRV病和猪布鲁氏菌病得到较好防控,PPV病、PRRSV病、PCV2病均不同程度在养殖场流行,但PCV2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于新友  李天芝 《猪业科学》2019,36(12):92-94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老龄猪对该病具有一定抵抗力,症状表现不明显,性成熟期猪易感性增高,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不孕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文章主要从猪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天芝  于新友 《养猪》2020,(1):107-110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老龄猪对该病具有一定抵抗力,症状表现不明显,性成熟期猪易感性增高,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不孕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文章主要从猪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堪培拉国立布鲁氏杆菌病参考中心和国立生物学标准实验室,对1981-1985年接收的布鲁氏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的结果,指出了该菌的种和生物型在各州和各种宿主情况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分离的培养物,被鉴定为流产布鲁氏菌1、2、3型和19号菌株;猪布鲁氏菌1型和绵羊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3型是从地中海地区感染的人分离的。最常见的分离物为流产布鲁氏菌1型。从牛分离的非典型培养物有猪布鲁氏菌1型和利用赤藓醇的19号菌株变异型,讨论了它们在影响国家根除布鲁氏菌病运动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文记载了1981—1985年期间提交给国立布鲁氏菌病参考中心(NBRC)的所有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培养物的特性,它们来自除塔斯马尼亚外的各州和各地区,多数是由各州兽医实验室提供的,少数来自医院和开业者的病理材料。联邦血清实验室(CSL)1965—1976年的研究结果已在以前作过报导。  相似文献   

15.
正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可感染牛、羊、猪和犬等多种动物,其中又以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我国将布氏杆菌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发生后病原体在疫区难以清除,持续威胁地区易感羊只的健康。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范。1病原特征布鲁氏菌呈球杆状革兰阴性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在多数情况下不形成荚膜。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生物种,即牛、羊、猪、绵羊型附睾、沙林鼠和犬种,20个生物型。布鲁氏杆菌病在家畜中以牛型、羊型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范围和趋势,为未来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技术资料支撑,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甘肃省不同地区黄牛、奶牛、羊、猪等易感动物血样685814份,进行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2014年布鲁氏菌病共检牛97245头,检出阳性230头,阳性率0.24%;共检羊587148只,检出阳性7805只,阳性率1.33%;共检猪1421头,均为阴性。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呈现出明显的种间与区域的不均衡性,本试验的结果为有效推动全省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感染牛、羊、猪、狗、骆驼和鹿等动物,并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通过食用受感染的食物和实验室接触传播给人类。布鲁氏菌的传播引起布鲁氏菌病,该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极其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在兽医临床上对动物和人类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布鲁氏菌一旦感染,治疗非常困难,因此对于布鲁氏菌病重点在于防控。由于目前布鲁氏菌的检测方法众多,原理多样,易造成人们对布鲁氏菌检测方法使用原理的不清晰以及混淆,导致对布鲁氏菌病检测的局限性,文章主要对布鲁氏菌的常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检测技术、以及一些以免疫反应为基础的新型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同时对布鲁氏菌的防控进行展望,以期为布鲁氏菌的检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和掌握大理州4县(市)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州剑川、洱源、大理、宾川4县(市)的7 655份家畜血清(牛血清样品5 467份、羊血清样品1 962份、猪血清样品226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发现大理州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8%(55/1 962),牛和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果表明,大理州羊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高,牛群和猪群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布鲁氏菌感染风险低。结果提示,大理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减少布鲁氏菌由患病羊传染人的风险。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狗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只限于狗食了感染布鲁氏菌的牛、羊和猪的流产胎儿,而造成狗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病。自1966年Carmichael等在美国的200例流产Beagle狗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后,相继在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和阿根廷等国都有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病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以流产、不孕、睾丸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布鲁氏菌病共有6种病原,危害畜牧业生产较大的有马尔他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羊布鲁氏菌病)、流产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牛布鲁氏菌病)和猪布鲁氏菌病。丹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牛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目的是摸清我县牛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