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3,(8):43-44
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异育银鲫精子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Cyprinuscarpio)的精子具有圆形的头部(直径为2.76~3.01微米,平均体积为11.89±0.63立方微米)、不显著的中部和细长的尾部(约40.1微米)。当异育银鲫精子入水时,其快速运动的时间约50秒,寿命长约5分18秒。异育银鲫(3n=156)的精子不但能使鲫(C.auratusauratus)的成熟卵受精,而且能够孵化出正常的鱼苗,表明它的精子生殖功能正常。同时,对部分子代用RAPD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该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prinae),鲫属(Carassius),鲫种(Carassiusauratus),银鲫亚种(Carassiusauratesgibelio)。方正银鲫与单性型银鲫只有雌鱼,没有雄鱼不同,它具有雌、雄两性,且两性的染色体数和核型都相同,是世界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营雌核发育繁殖后代。著名的异育银鲫便是利用方正银鲫作母本培育而来的。方正银鲫具有生长快、营…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高背鲫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背鲫即高体型异育银鲫,是采用生化遗传标记和组织移植亲和性检测的方法,从天然雌核发育银鲫4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方正银鲫雌核发育的D系鲫鱼为母本,江西的兴国红鲤为父本)。形态特征与普通异育银鲫相比,其体色为银灰色中略带黄色。此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  相似文献   

5.
异育银鲫亦称高背鲫、高鲫。其母本采用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风水库的银鲫,父本为江西省兴国县兴国红鲤人工交配育成的三倍体新型鱼类,由于母体为雌核发育个体,父本不参与受精,只对卵的发育起激活作用,使其子代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所以说异育银鲫是“异精雌核发育”的子代。在养殖中显示出良好的生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是黑龙江省方正县产的天然雌核发育银鲫(♀)与江西省兴国县产的红鲤(♂)杂交而得的雌核发育的子代,具有食性广、易饲养、繁殖简便、子代不分离等特点,有利于推广养殖;还具有生活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当年就可产生经济效益等优点,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异育银鲫尤其在  相似文献   

7.
异育银鲫养殖新品种——“中科3号”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刚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在鉴定出可区分银鲫不同克隆系的分子标记,证实银鲫同时存在雌核生殖和有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银鲫(♀)与平背型(A系)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异育银鲫是中科院水科所的科技人员通过杂交组合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它以产自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为母本 ,与江西省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产生的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异育银鲫生长优势明显 ,其生长速度一般比本地鲫鱼快20%~25%。池塘混养异育银鲫技术水平是 :每667m2产量500~550kg以上 ,其中异育银鲫占30%~35%,效益1200~1500元。1池塘条件1.1成鱼池面积0.33~1hm2,水深2~2.5m ;鱼种池0.2~0.33hm2,水深1.5m左右。鱼池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  相似文献   

9.
史氏鲟人工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分布在中国的鲟鱼有8种,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长江水系的达氏鲟(Acipenserdabryanus)和白鲟(Psephurusgladius);黑龙江水系有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和...  相似文献   

10.
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育出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育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1.
异育银鲫是我国黑龙江省出产的方正银鲫与兴国红鲤的异源精子激发雌核发育的种类。为了扩大异育银鲫放养,我站于八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共催产银鲫189尾,产卵164万粒,孵苗z2万尾,现将人工繁殖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生动物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核发育技术是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 2 0世纪 70年代末 ,我国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应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对雌核发育天然种群的发现、雌核发育的细胞学机制的研究以及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的开发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尤其是异育银鲫的选育与推广 ,可视为我国鱼类雌核发育研究从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的开始。虾蟹类雌核发育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也有较大进展。现将国内对鱼类和虾蟹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对经济水生动物雌核发育的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1 天然雌核发育鱼…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聚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测度进行了分析。本文选择优势度Y≥0.1的桡足类为本水域优势种,丰水期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枯水期有: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tenellu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运用聚集强度指标,通过对这些优势种在长江口锋区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聚集强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河口半咸  相似文献   

14.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与分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和日本的单性型银鲫(只有雌鱼,没有雄鱼)不同,它具有雌、雄两性,且两性的染色体数和核型都相同,是世界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营雌核发育系列后代。著名的异育银鲫便是利用方正银鲫做母体培训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刘云华 《水产科学》1997,16(1):22-23
异育银鲫鱼种池套养建鲤养成试验刘云华(丹东市宽甸鱼种场,118200)异育银鲫是采用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应用“异精雌核发育效应”而获得的子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比方正鲫生长速度快34.7%,比普通鲫快2倍左右。而且肉味鲜美,是近几年国内颇...  相似文献   

16.
中性柠檬酸菌对几种常见藻类生长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4500~4800lux光照,26~28℃的培养条件下,从绿裸藻(Euglenaviridis)水华中分离的优势菌种之一中性柠檬酸菌(Citrobacterintermedius)的分泌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粉核小球藻(Chlorelapyrenoidosa)、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 cormutum)、水华鱼腥藻(Anabaenaflos-aquae)和易变鱼腥藻(Anabaenavqriabilis)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glauca)、莱茵衣藻(Chlamydononasreinhardi)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uosa)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中性柠檬酸菌胞外分泌物能促进粉核小球藻细胞个体的长大,对其他藻类主要是影响细胞的大小。中性柠檬酸菌对不同藻类影响的差异对水华过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鲎资源已告危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鲎的介绍 鲎(Horseshoe crab),隶属节肢动物 门肢口纲(Arfhropo da)。整个肢口纲,现 在地球上生存的仅有 四种,即中国鲎 (Tachypleus tridenta tus,又叫东方鲎),圆 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南方鲎 (Tachypleus gigas) 及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它们自 古生代泥盆纪出现于 地球上,一直生存至 今,已达4亿年,未有 什么大的变化,被称 为活化石,是研究古 生物进化的重要材 料。同时,…  相似文献   

18.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饲料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饲料研究的概况袁成玉吴春平(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以下简称轮虫)饲料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至今,国内外仍有许多学者...  相似文献   

19.
为云南大鳞近金线鲃更改学名ThechangenameofAnchicyclochailusmacrolepis(Li)fromYunnan¥LiWeixian(ReservoirofHeilongtanLunan,Yunnan652200)1986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4,(7):40-42
<正>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审定情况:2007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2-2007。特征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核基因组与A系异育银鲫相同,线粒体DNA与D系异育银鲫相同,生长速度较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灰,鳞片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