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凤冈锌硒绿茶中7种儿茶素及咖啡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兰  向丽萍  李霞  张俊英  冯发青  王奥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92-4693,4697
采用HPLC方法同时测定了26个凤冈锌硒绿茶样品中7种儿茶素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咖啡因(CAF)的含量。结果表明,凤冈锌硒绿茶中儿茶素总含量平均值为20.08%,其中EGCG含量最高;儿茶素平均品质指数为556;咖啡因的含量平均值为3.9%。该研究可为凤冈锌硒绿茶品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工工艺对绿茶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方式的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对儿茶素组分和茶多酚保留率的影响,采用不同杀青工艺(滚筒杀青、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不同揉捻工艺(轻压揉捻、重压揉捻、传统揉捻)、不同干燥工艺(烘干、炒干、烘炒干)分析绿茶产品中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等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复杂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及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工艺、轻压揉捻工艺、烘炒干工艺较有利于提高EGCG、C、EGC、EC、ECG等儿茶素组分的保留率,而且简单儿茶素组分C在杀青、揉捻、干燥等绿茶主要加工工艺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保留,并且可能由于儿茶素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氧化、异构化等作用,其含量反而得到了提高,增幅达34.02%。  相似文献   

3.
绿茶和发酵茶的茶多酚组成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市售4种绿茶和发酵茶(包括红茶、滇红茶和普洱茶)的茶多酚组成和比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多酚种类和含量。[结果]市售绿茶均含有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茶多酚,以及没食子酸(GA)和咖啡因(CAF),EGCG为4种绿茶有效成分中的主要物质。半发酵茶铁观音7种有效成分全部检出,EGCG含量最高为16.610 mg/g。发酵茶红茶中茶多酚(儿茶素)部分被降解,GC、EGC、EGCG含量低,咖啡因含量高为17.304 mg/g;滇红茶中EGCG和ECG含量最高,分别为4.588和3.559 mg/g;普洱茶主要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和咖啡因,几乎测不出其他5种茶多酚。[结论]茶叶不同发酵工艺使茶多酚不同程度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1-3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绿茶的标志活性物质而广受关注。本文综述了EGCG的功能活性与制备技术,旨在为EGCG的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绿茶提取物中儿茶素单体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茶素的作用机理,对自制的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绿茶提取物中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两组溶剂系统,一组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水(0.2:1:2);另一组是正丁醇-乙酸乙酯-水(0.2;1:2)系统,每次实验进样量为4g绿茶提取物,用前一组溶剂系统,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每一种单体的纯度达到了98%,其中ECGC达到99%;用后一组溶剂系统,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士C)得到了分离,纯度达到9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现行绿茶审评方法进行绿茶冲泡,主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来自7个省(市)的35个绿茶样品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各儿茶素单体含量的总体趋势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D-C)。主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TP)、氨基酸(AA)、EGC、D-C、EGCG、EC、GCG、ECG、咖啡碱和芦丁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绿茶产地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聚为I类,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聚为Ⅱ类,四川省聚为Ⅲ类,浙江省、江苏省聚为Ⅳ类。[结论]该研究可为绿茶加工工艺的改进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滋味贡献度,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研究不同等级绿茶之间的滋味差异,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绘制滋味风味轮。【结果】分析各生化成分的滋味贡献度,筛选浓度阈值比(Dove-over-threshold, Dot)大于1的物质,发现γ-氨基丁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是四川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成分;EGC、EGCG、GCG、ECG是涩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谷氨酸是鲜味的主要贡献成分。通过OPLS-DA模型,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半胱氨酸、儿茶素总量、可溶性糖等1...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白藜芦醇在多种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研究温度、时间、紫外线和溶剂等对白藜芦醇稳定性的影响,跟踪白藜芦醇分别与酸碱、H_2O_2、DPPH·、铜离子的反应。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紫外线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白藜芦醇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跟踪到了酸碱、H_2O_2、DPPH·和白藜芦醇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检测茶叶中儿茶素的HPLC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方法能够同时测定普洱茶中右旋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没食子酸(GA)九种儿茶素组分,各组分获得了理想的分离,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普洱茶中上述9种儿茶素组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对凤冈锌硒茶中九种品质成分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凤冈锌硒绿茶中7种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C)、没食子儿茶素(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酸(GA)和咖啡因(CAF)的方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乙酸及EDTA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表明,茶叶中各目标峰均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捷、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药理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的认可。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经越来越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儿茶素上,尤其是其中的单体之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最引人注目。本文就近年来对EGCG药理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为探索EGCG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抑制肥胖、缓解代谢综合征等功效。本文总结EGCG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从降血糖功效、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等方面综合分析和阐述EGCG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绿茶缓解代谢综合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绿茶提取物脱色除杂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金  魏运洋  张小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17-1118,1133
在进行绿茶规模化提取研究中,提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同时还会夹杂大量色素等杂质,严重干扰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分离纯化.采用醇提水沉、活性炭回流、活性炭超声波3种方法进行研究与比较,确定出最佳脱色除杂方法为活性炭回流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活性炭回流脱色法的最佳工艺为:用占药材干重36%活性炭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14.
以1芽1叶初展的茶鲜叶为原料,借鉴温州黄汤的制茶工艺,设置连续的闷堆时间(0、4、8、12、16 h)处理、不同的闷烘时间(0、2、4)、温度(35、45℃)条件处理,测定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等含量,并对不同闷烘条件处理所制成的茶进行感官审评,研究闷堆工序和闷烘工序对品质生化成分和成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闷堆过程中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儿茶素总量等呈下降趋势,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咖啡碱、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C、EC、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种闷烘温度处理下,随着闷烘的持续进行,茶多酚、EGCG、EC、GCG、ECG、CG、儿茶素总量等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他品质生化成分含量均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以闷烘2 h时相对最高;5组闷烘处理间进行比较以"45℃+2 h"闷烘处理下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GC、EGC、C等品质生化成分含量,以及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值显著最高;酚氨比值显著最低,但感官品质得分显著最高。  相似文献   

15.
综述分离制备儿茶素和儿茶素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研究进展,探讨各种纯化、分离方法的机理和优缺点,并展望了儿茶素和EGCG分离制备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梁艳  黄亚亚  邓永亮  胡歆  陈桂梅  纪晓明  周兴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67-10268,10293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为建立最佳的茯砖茶浸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8种多酚,包括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及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和咖啡碱(CAF)的含量的影响。[结果]8种多酚类物质在0.000 6~0.300 0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70%甲醇70℃水浴浸提法较蒸馏水100℃水浴和70℃水浴更能有效地提取茯砖茶的多酚组分;而咖啡碱的含量,蒸馏水超声提取法的测定值最高。[结论]对于多酚总量,70%甲醇浸提法较优,而对于咖啡碱类较稳定的化合物,蒸馏水超声浸提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茶叶儿茶素HPLC指纹图谱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70%甲醇对绿茶、白茶、闽北乌龙、闽南乌龙、红茶5类共25批次样本进行提取;以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研究自由基清除活性;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取指纹图谱数据并对所获取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HPLC指纹图谱与DPPH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结合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获取25批次样本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8个儿茶素类化合物,成功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R2=0.900 9。结果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与DPPH清除力相关性最强,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GA)与DPPH清除力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信息可预测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对茶叶中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以及表儿茶素(EC)含量的影响。以V_(甲醇)∶V_水=15∶8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表明,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表儿茶素3种单体质量浓度分别在0.1~3.2 mg/mL(r=1)、0.1~3.2 mg/mL(r=0.999 9)、0.1~3.2 m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在5℃储存温度下含量最高,分别为0.012 4、0.805 0、0.154 7 mg/g;95℃下含量最低,分别为0.001 8、0.147 1、0.026 6 mg/g。表明5℃是茶叶的最适储存温度。  相似文献   

19.
以16个云南茶树品种及5个肯尼亚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云南及肯尼亚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树品种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儿茶素总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肯尼亚茶树品种。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间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没食子酸(GA)、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在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是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差异的主要特征物质之一。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距离为15时,21个供试茶树品种可以分为3个具有明显生化成分差异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为茶叶产品的等级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发同时测定市售与种茶叶中没食子酸(GA)、表儿茶素(E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以及咖啡因(CAF)含量。结果表明:在Agilent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乙腈、甲醇、0. 5%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UV检测波长为275 nm条件下检测,各目标物(GA、GC、EGC、+C、CAF、EGCG、EC、GCG和ECG)的重复性RSD为0. 41%~2. 12%;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 68%~104. 4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9%~5. 78%。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茶叶中各目标物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可用于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定量检测。市售5种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均最高,为36. 15~87. 26 mg/kg,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明显比红茶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